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估高钾血症心电图变化及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电极法进行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患者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显示为高钾血症后,立即采用kenz110型心电图机对患者行心电图诊断。结果(1)92患者中有50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患有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比较,符合率为54.35%;其余42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无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以及恶性肿瘤;(2)92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血清中钾含量为5.5~7.0mmol/L。结论不同病因的高血钾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不同,心电图变化对临床诊断高钾血症有重要的价值,与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钾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钾离子 高钾血症 诊断 心电图 病因 评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变化;功能变化有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变化

  • 标签: 发热时机体代谢 功能的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大鼠催乳素变化及雌二醇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三组,正常组(对照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组,苯甲酸雌二醇加硫代乙酰胺(TAA+E2)组。TAA组、TAA+E2组大鼠用硫代乙酰胺(600mg·kg^-1)间隔24h两次皮下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TAA+E2组同时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d后眼球取血,离心后放射免疫法观察血清PRL及雌二醇(E2)浓度。结果TAA、TAA+E2两组血清PR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但TAA组与TAA+E2组之间血清PRL浓度无变化(P〉0.05),TAA组与E2+TAA组血清雌二醇存在差异(P〈0.05)。结论TAA诱导急性肝衰竭时,血清PRL可升高,但不受外源雌二醇影响。

  • 标签: 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衰竭 催乳素 雌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9000血凝仪,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6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APTT、P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抑郁症患者4周的治疗对其PSG(睡眠多导图监测)前后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HAMD-17、PSQI评估并进行PSG监测,在治疗结束后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4周前后HAMD-17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SG各项指征有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抑郁症在改善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同时也在改善其睡眠障碍,体现为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升、深睡眠比例增多等。

  • 标签: 抑郁症 PSG(睡眠多导图监测)
  • 简介:目的评价SARS患者血清铁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的诊断标准,66例全部为确诊病例,血清铁统一由我院检验科检测。结果大多数SARS患者的血清铁呈动态变化,从低到高再到恢复正常。结论SARS患者血清铁的变化积仅仅是本病的一种伴随现象还是血清铁参与了某些重要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清铁 SARS患者 动态变化 确诊病例 正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细菌的耐药状态,探讨能够反映耐药水平、耐药趋势、耐药程度和耐药速率的综合指标。方法分析某院2002-2009年2884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1523株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阶段耐药率及其率差值、率差比值、率差合值描述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态变化。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速率增加最快,其差值分别为8.43、6.9,7和6.80、31.36、5.65;肺炎克雷伯菌总体耐药程度的增加大于大肠埃希菌,其率差合值分别为136.53、115.65;阴沟肠杆菌的耐药下降程度大于铜绿假单胞菌,其率差合值分别为-125.16、-6.1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整体呈增加趋势,表皮葡萄球菌整体呈下降趋势,其率差合值分别为50.30、-157.01。结论阶段耐药率及其率差值、率差比值、率差合值4项指标可从多角度描述细菌的耐药状态,对指导细菌耐药性研究和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阶段耐药率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医患双方在利益、认知、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人文关怀缺失、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极易引发医患矛盾,医患关系面临很大的危机,医患沟通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而信息化导致医患沟通发生了变化,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使一种原本封闭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开放的关系。

  • 标签: 医患沟通 信息化 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不仅对盆腔器官起支持作用,还是涉及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一个复杂功能体。与男性不同,女性盆底经历了许多生活有关的适应性改变及内分泌事件。这种改变的大多数临床表现在绝经后更为明显并贯穿女性的老年期。这篇文章总结了女性中年及之后盆底在病理生理及临床方面的主要改变,重点讲述其与排尿及排便障碍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盆底 老年 盆腔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典型增生与胃黏膜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2.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三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结论胃镜下黏膜形态与不典型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形态变化在相应部位取材,以提高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

  • 标签: 不典型增生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孕妇3604例,其中妊娠≤12周(早孕组)424例,妊娠13~27周173例(中孕组),妊娠≥28周2688例(晚孕组),妊娠高血压疾病319例(妊高组),另外入选体检正常的未孕妇女302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胛)、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结果早、中、晚孕组PT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随妊娠时间增加而缩短(P〈0.05)。中孕组TT、APTT与早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孕组Fbg、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妊娠时问增加而升高(P〈0.05)。妊高组各指标明显异常,与晚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11.65±0.15)s比(12.30±0.07)s,Tr:(12.39±1.07)s比(12.87±0.63)s,Am:(29.39±2.03)stL(30.95±2.85)s,Fbg:(5.09±1.01)g/L比(4.29±1.25)g,L,D—D:(1.59±0.15)mg/L比(1.45±0.08)mg/L,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增强,可能有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预防孕妇DIC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凝血酶时间 高血压 妊娠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医学生由于其本科五年的特殊性,是大学生中一个尤为特殊的群体,来自于社会各阶段的压力也就更为突出。正确认识医学上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型钠尿肽(BNP)对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共122例为观察对象,分为SA组(36例)、UA组(38例)、对照组(48例),观察其发病前后血浆BNP浓度变化。结果UA组BNP水平高于SA组和对照组,其中SA组又高于对照组,且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时检测BNP可为胸痛的鉴别指明方向。

  • 标签:
  • 简介:白细胞是周围血中的有核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防线。因为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粘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所以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会产生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引起血液中的白细胞反应性增多。这种反应性增多的情形维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与病因相关。但在本院的门诊病人中,笔者意外发现一些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白细胞一过性地显著升高的病人。

  • 标签: 白细胞 显著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早后期分别行心电图(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ECG改变162例占84.4%,ECG正常30例占15.6%,经治疗后ECG正常的患者病情全部好转,异常的162例中39例病情恶化致死亡,死亡者ECG有显著多项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症,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可随脑疾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对脑外伤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ECG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外伤早期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