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第二十六节因此,这实在是很合适的,完全附合他是为我们而死在十字架上的,并且我们也看到这是何等的合乎情理,也了解到为什么对世界的救赎不能由另一种途径来完成。甚至在十字架上他没有从人的视觉中隐藏他自己;而是他使所有的受造物都能

  • 标签: 活着 不怕死 第三天 人能 信德 十二节
  • 简介: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稳定性,研究者们认为成人依恋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测得的依恋风格的稳定性来考察。采用各种自陈式问卷和半结构访谈方法的研究显示,在成人发展的不同时期,成人依恋风格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果暗含了成人依恋也有波动和变化的空间,研究者们提出生活压力、社会认知和个体差异三种模型对成人依恋的变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成人依恋稳定性方面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对象的范围、解释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可改进的空间。

  • 标签: 成人 依恋稳定性 生活压力模型 社会认知模型 个体差异模型
  • 简介:<正>(一)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角度看,信息增加很快,技术发展迅猛异常,因此国际上都从一次性教育转向二次性、多次性乃至终生教育;从我国具体情况看,现在正当青壮年的六千万职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十年浩劫的影响,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要补课。成人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工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为了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抓好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证,应该把它看成是实现“四化”的一项战略任务。但是要抓好成人教育是有很多困难的。首先是一些领导和决策人不够重视,看不到它的重要性或

  • 标签: 成人学习 成人教育 心理优势 直接影响 心理机能 儿童少年
  • 简介:战后英国成人教育与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研究的威廉斯、霍伽特和汤普森都曾长期任教于英国成人教育,并在从事成人教育期间相继推出了公认的文化研究奠基作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深入研究流形的文化现象,这种方法后来成为了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这些都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成人教育 文化研究 跨学科 政治
  • 简介:最近,毕业季“烧钱”现象又成了各方声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90后大学生想借这场迟到的“成人礼”寻找一些心理暗示。一直生活在父母襁褓里的90后,始终纠结在渴望独立又不能独立的矛盾中,毕业季成了他们宣誓独立的最好契机。所以,他们希望那是一次隆重的记忆,设计了很多值得铭记的仪式,再不计成本去完成。但是,这场狂欢的背后无法隐藏他们即将面对社会的种种焦虑。

  • 标签: 成人礼 毕业 心理暗示 90后 大学生 焦点
  • 简介:近年来,童装的设计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成人化倾向。这一设计倾向反映出消费者观念的变化。成人化元素的运用在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要的同时,也使得童装在款式方面、面料方面、配料与装饰细节方面。成本与价格控制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设计师和相关业内人士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成人化倾向 童装设计 消费者观念 个性化需要 价格控制 设计师
  • 简介:成人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个体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大脑的发育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者采取众多研究范式测量了成人心理理论。在进行心理理论加工时,青春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而青年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右颞上沟。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构建了两成分认知模型、共享回路与中线结构整合模型以及心理理论多层次模型来解释成人心理理论能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还应开发有效的研究范式来逐步揭示心理理论本身发展的特征、心理理论与外界因素如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解读互动心理的特征。

  • 标签: 成人心理理论 研究范式 神经机制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韦卓民先生的教育背景和信仰经历,对韦卓民先生的基督论作了简单的探讨,并指出了韦卓民先生的基督论对当前中国基督教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道成人生 韦卓民 基督论
  • 简介:<正>在科罗拉多收养计划中,发现父母和被他们遗弃的孩子的认知测验分数之间有相似之处,对此,有人提出用幼年期至成人期的遗传稳定性来加以解释。尽管这期问一个人的遗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对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高度相关。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遗传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个遗传和家庭环境传继(tran-

  • 标签: 初步分析 遗传稳定性 成人期 认知发展 儿童期 相似之处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与嫉妒的相关性及成人依恋对嫉妒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在温州医学院和赣南医学院分别随机抽取150名学生,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关系问卷、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和嫉妒行为反应问卷施测,并运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1)女性医学生的嫉妒显著高于男性。(2)依恋回避维度与医学生嫉妒负相关,依恋焦虑维度与嫉妒正相关;忽视型比沉迷型依恋个体更少有嫉妒体验。(3)依恋对嫉妒行为存在预测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成人依恋 嫉妒
  • 简介: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北京人愿意资助前夫或前妻,七成人对婚外情表示容忍,四成人认为“作风问题”是隐私。一个正日益突出的现象是涉外离婚案迅速上升。有关报道说,调查还发现,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1321件离婚案,原告为女性占了六成,这些女性提出的离婚理由很复杂,往往是很多因素交叉,不过最常见的理由是性格不合。

  • 标签: 婚外情 北京人 婚姻状况 成人 容忍 乐观
  • 简介:孔子的“义”内舍“仁”与“礼”两大因素,在外延上展开为“义德”、“义政”、“义利”三个方面。从幸福观一般原则的意义上看,孔子的义利观规定着幸福观的德性基调和现实品格,表现为重公利轻私利、重精神轻物欲的整体倾向,同时也客观地确认了功利的正当性。这种规定和确认是孔子在对现实生活的辩证分析中完成的。孔子的义利观探讨的不仅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关乎理想人格的成就,“成人”意义上的义利观在内在和深层意义上确立了孔子德性幸福的基本原则。

  • 标签: 孔子 义利之辨 德性幸福 幸福原则 成人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以往关于成人文章记忆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果,有的研究发现回忆中有年龄差异,有的没有发现年龄差异(Cohen,1988;Hultsch&Dixon,1984;Zelinski&Gile-wski,1988)。为解决这些分歧而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记忆操作有赖于个人、刺激和任务的交互作用,从而否定了把年老化(aging)与对文章记忆操作的减退相等同的看法(Hultsch&Dixon,1984;Jenkins,1979;Meyer.1985)。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中老年信息加工活动象儿童青少年一样,同样也具有适应意义。终生发展观提出(Labouvie-Vief,1985;Labouvie-Vief&Schell,1982),在不

  • 标签: 加工模式 交互作用 年龄差异 青少年期 成人期 心理活动
  • 简介:采用经典的空间线索范式,以成年人和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内、外源注意对感数和计数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六年级学生和成人的感数范围为1-3或4,计数范围为4或5以上,二、四年级学生的感数范围在1-3,计数范围在4以上,支持感数和计数分离的观点。(2)对感数加工,成人和六年级学生均不受两种注意条件的影响,而对计数加工,外源性注意条件下的反应比内源性注意快;二年级学生1-6的数量加工受两种注意条件的影响,四年级学生1-5的加工不受两种注意条件的影响。(3)成人和小学生在感数和计数加工上都存在线索效应。以上结果说明:二-四年级是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有意识地有效利用内源和外源性线索进行数量加工,其注意指向性更明确;从发展的角度为选择注意加工理论提供了发展证据。

  • 标签: 内源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 感数 计数 FINST理论
  • 简介:2001年1月28日晚上,看了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揭批李洪志邪教“法轮功”的节目,对李洪志及其追随者们崇尚迷信、反对科学、反人类、反社会、不讲正义人伦所造成北京自焚事件之严重恶果,深恶痛绝。

  • 标签: 李洪志 邪教 迷信 “法轮功” 人生 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