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以往的AdHoc网络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技术和“环”技术的AdHoc网络路由协议方案。在MIMO技术、“环”技术的支持下,新的AdHoc网络路由协议中采用了分集链路与复用链路,发挥了DZR协议与ZRP协议的优势,以OPNET仿真工具为平台,从而实现了新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最优化。

  • 标签: MIMO技术 DZR协议 ADHOC网络 路由协议
  • 简介: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因其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容易固定、能有效地引流尿液、保持外阴干燥,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2]。球囊式导尿管在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导尿管具有球囊的特殊结构,拔管困难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多。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内科,男性1例,年龄95岁;女性1例,68岁,留置尿管时间均在3~4周,留置期间均每周2次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病人饮水量少),2例均为病情好转需要出院拔管而出现拔管困难。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拔管困难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4月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67岁,平均40.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折按AO标准分型C2型10例,C3型12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8-16周愈合,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骨化性肌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评分(Mayoelbowperformancescore,MEPS)为77~98分,平均92.5分;优15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91%。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场对于高素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愈来愈大。但是就目前的中职学校而言,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落实得并不是很完善。文章主要从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现状以及职校班主任帮助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

  • 标签: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措施
  • 简介: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如何进行有效实施顶岗实习,仍在探索当中.目前公认的最佳途径就是校企主体合作进行顶岗实习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功能缺失.

  • 标签: 双主体 校企合作 顶管实习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肠吻合、荷包胰胃吻合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15名采用胰肠吻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25名通过荷包胰胃吻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7名患者发生感染,包括1例胆漏,3例胃排空延迟,1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和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对照组中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胆漏、胃排空延迟、术后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包胰胃吻合近期的临床疗效优于胰肠吻合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胰肠吻合 双荷包胰胃吻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单切口钢板固定治疗的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Hohl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单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且并发症少,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固定 单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管在上尿路梗阻导致肾积水中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采用J管置入法治疗上尿路梗阻疾病,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肾积水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置管治疗4周后,腰部疼痛感消失者22例,减轻23例;除1例为输尿管被肿瘤压迫所至肾积水患者未见好转外,其余44例患者肾积水均减少,较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出现血尿17例,膀胱刺激症状2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平均置管时间6周~4个月。结论J管治疗上尿路梗阻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后均可控制,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 标签: 上尿路梗阻 肾积水 J
  • 简介:4月10日,浙江省劳动关系暨“爱”活动现场会在飞跃集团召开。省劳动关系“三方”代表和台州相关单位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社保厅厅长吴顺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尹学群,区委书记陈祥荣等领导出席会议。大会由省人力社保厅副厅长仉贻泓主持。

  • 标签: 劳动关系 飞跃集团 现场会 常务副市长 市委常委 区委书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dual-sourcecomputedtomography,DSCT)在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6例行冠状动脉源CT检查的成人影像资料。结果806例冠状动脉CTA中,共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1例,其中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异常13例,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异常8例。结论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 标签: 冠状动脉变异 体层摄影术 双源 CT
  • 简介:目的;探讨腕带身份识别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所有手术患者全部佩戴腕带,即基本身份腕带和手术专用腕带,作为患者住院诊疗及手术时的安全核查。结果:应用期间,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方便且信息准确无误。结论:使用腕带标识,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手术专用腕带的应用区别于非手术患者,准确记录患者手术信息,方便手术安全核查,完善查对流程,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引发的医疗事故,规范医院管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

  • 标签: 双腕带 手术腕带 身份识别 安全核查
  • 简介:本文对部分相干光束的缝实验干涉条纹进行了研究。利用转动的毛玻璃以及两个透镜构成了一个简单的产生部分相干光束的光学系统,通过调整毛玻璃与两个透镜的共焦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定量地控制光束的相干性。对不同相干性的光束经过缝干涉之后的光强进行了实验观测,发现光束的相干性会对缝干涉条纹的衬比度产生影响,光束的相干性越低,条纹衬比度也越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模拟,理论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双缝干涉实验 部分相干光 条纹衬比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高压腔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应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4例留置耐高压腔PICC管的病人的堵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堵管发生的原因,根据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84例腔PICC置管病人有21例发生堵管,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正常使用。结论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本试验利用CMT-TWIN丝焊接技术,在Q235基体上堆焊Φ1.2ER5356和Φ1.2ER50S-6,以获得致密、无裂纹孔洞等缺陷的Fe-Al堆焊层。堆焊层主要由柱状晶组成,内部析出了细小的弥散相,EDS表明堆焊层存在Fe3Al。硬度测试表明:熔合区硬度分布不均匀,硬度峰值达450HV,而焊缝中心区硬度大致在350-400HV之间,表明此区域可能含Fe3Al较多。

  • 标签: CMT—TWIN 柱状晶 FE3AL
  • 简介: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特点入手,以北京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探索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的基本对策.通过对北京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关于“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建议,试图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实践.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分娩的胎妊娠产妇98例,对这98例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其中有49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的方式,将其命名为阴道产组,另外49例产妇采取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将其命名为剖宫产组,对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和回顾。结果阴道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孕周<37周以及新生儿体重>2500g的比率均小于剖宫产组。2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胎妊娠分娩的时候,通过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能够减少新生儿的窒息率,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该方法应该作为胎妊娠分娩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双胎妊娠分娩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妊娠分娩方式和孕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胎妊娠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表格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的孕龄和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以及不同胎位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组新生儿窒息共计15.83%(76/480)。孕龄28~34周和≥39周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龄35~38周的新生儿(均P<0.05)。第一胎胎位为头位的产妇中,阴道试产成功的新生儿,第一胎和第二胎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的新生儿(3.67%、6.42%vs0.00%、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妊娠产妇适当延长孕龄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非头位第一胎建议采用剖宫术分娩。

  • 标签: 双胎妊娠 分娩方式 孕龄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