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钠-葡萄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糖药物,其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医生的关注重点之一。心血管结局试验已经表明该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骨折、下肢截肢、急性肾损伤等不良反应仍需关注。本文将扼要介绍当前SGLT2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以帮助临床医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平衡风险与获益,进而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决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基葡萄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影响。方法: 设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盐酸氨基葡萄高、中、低剂量组,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通过手术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盐酸氨基葡萄,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 1次,90d后剥离右侧股骨测量股骨中心骨密度与远心端骨密度; 称量股骨重量,测定骨钙含量、大鼠血清雌二醇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骨密度、骨钙含量、血清雌二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升高( P<0.05) ,表明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心骨密度,中、高剂量组大鼠远心端骨密度均显著升高( P<0.05) ;中、高剂量组大鼠骨钙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降低( P<0. 05) 。本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氨基葡萄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症,具有增加骨密度的功效。

  • 标签: 大鼠 骨质疏松 盐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摘要青少年发病的成人糖尿病(MODY)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因其表型与1糖尿病和2糖尿病相重叠,故常被误诊。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MODY2,它是由葡萄激酶(GCK)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被称为GCK-MODY。GCK-MODY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较少见,故普遍认为在非妊娠期不需要治疗。虽然针对GCK-MODY的诊疗策略已逐渐建立,但GCK-MODY患者孕期血糖的控制及胎儿的突变状态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GCK-MODY的治疗管理十分重要,值得探索。

  • 标签: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葡萄糖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中持续血糖监测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椎体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 03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最终632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椎骨骨折风险评分模型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椎体骨折风险评分的相关性。椎骨骨折风险评分≥9分定义为椎体骨折风险增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椎体骨折风险增加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受试者中,平均年龄(55.0±12.4)岁,男性占72.5%,平均病程(9.4±8.0)年,平均椎体骨折风险评分(5.6±4.3)分。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椎体骨折风险评分呈负相关(趋势P<0.001),结果独立于潜在混杂因素及持续血糖监测其他指标。将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根据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第一分位椎体骨折风险增加是第四分位4.6倍,且在分别校正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后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2糖尿病患者中,持续血糖监测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与椎体骨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低葡萄目标范围内时间水平是椎体骨折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持续血糖监测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骨折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与新生儿筛查干血斑G6PD酶活性的关联。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以干血斑荧光定量法筛查结果G6PD<2.6U/g Hb为阳性,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筛查中心2016年10月1至20日G6PD筛查阳性的377例(男261例,女116例)及筛查阴性258例(男性32例,女性226例)样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检测15种G6PD基因,酶活性显著降低但常见基因未检出者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例行G6PD基因测序。各基因携带者酶活性多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c.1388G>A(35.07%)、c.1376G>T(32.13%)、c.95A>G(12.72%)、c.871G>A(8.32%)、c.1024C>T(4.08%)、c.392G>T(2.28%)为最常见变异,占检出位点94.62%(580/613);酶活性异常男性常见基因检出率为96.93%(253/261),常见基因异常样本中酶活性异常率为98.06%(253/258),顺位比前三位:c.1376G>T、c.95A>G 、c.1388G>A,酶活性均值分别为0.85、1.10、1.28 U/g H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P<0.01);酶活性异常女性样本常见基因异常检出率为90.52%(105/116)。单位点变异样本组中G6PD酶活性异常率为26.95%(69/256),酶活性均值(2.9±0.8) U/g Hb,2个及2个以上位点变异样本组酶活性异常率为83.72%(36/43),酶活性均值(1.5±1.0) U/g Hb,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P<0.01)。结论基因(男性)及基因变异数(女性)可能是引起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筛查干血斑G6PD酶活性可检出绝大多数男性患者、2个以上变异女性携带者及少部分女性单位点变异携带者,可为预防新生儿黄疸及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基因 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注射液对2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与机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30例在我院确诊的2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芎葡萄注射液200m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压、血脂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压、血脂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液用于治疗2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系统在2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2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指尖血糖监测与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系统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明显优于甲组(P

  • 标签: 瞬感扫描式血糖仪 2型糖尿病 依从性 效果
  • 简介:目的:制作一种能快速形成脑血瘀证的动物模型,供需要观察即刻治疗效应的实验研究应用.方法:将右旋酐40与50%葡萄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射入豚鼠颈静脉内,利用RunMan仪检测脑血、氧含量及采集血、氧波形并用MATLAB软件进行血、氧波形与互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按15ml/kg体重注射混合液后豚鼠脑血含量升高,氧含量下降,并持续60分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右旋酐40与50%葡萄混合液比例为1∶3时能形成这种改变,单用二者之一或其他比例都不能形成这种改变.结论:右旋酐40与50%葡萄按15ml/kg体重以1∶3比例混合后注射给豚鼠,可通过近红外光光谱法检测到脑血、氧含量变化与血瘀头痛病人体内的变化相同,并且稳定60分钟,可供需要观察即刻治疗效应的研究应用的动物脑血瘀证模型.

  • 标签: 右旋糖酐40 葡萄糖 血瘀证 近红外光 动物实验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硫酸氨基葡萄医治膝骨关节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至2014年间诊治的98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塞来昔布对患者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之上选择硫酸氨基葡萄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效果与发生不良反应的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总体有效率为85.71%的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选择硫酸氨基葡萄医治膝骨关节炎患者不但疗效较好,且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当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氨基酸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疗效 塞来昔布
  • 简介:摘要胰岛素抵抗在2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诸多研究已表明,甘油三酯-葡萄(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可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本综述重点阐述TyG指数与上述胰岛素抵抗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的关系。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高血糖孕妇胎盘葡萄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GLUT)1及4的表达变化以及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其中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孕妇16例为PGDM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16例为GDM组,无血糖异常的孕妇16例为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PGDM组和GDM组进一步根据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良好分为PGDM-控制良好亚组(n=10)、PGDM-控制不良亚组(n=6)、GDM-控制良好亚组(n=10)和GDM-控制不良亚组(n=6)。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孕妇胎盘中GLUT1和GLUT4的表达水平。比较组间GLUT1和GLUT4的表达水平,分析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与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GDM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治疗比例高于GDM组及NGT组[27.0 kg/m2(22.1~29.9 kg/m2)与22.9 kg/m2(20.5~25.7 kg/m2)和21.7 kg/m2(20.5~24.3 kg/m2);13/16与1/16和0/16],PGDM组孕妇中孕期空腹血糖、中孕期和晚孕期平均糖化血红蛋白高于GDM组[(6.1±1.2)与(5.0±0.4)mmol/L;(5.9±0.5)%与(5.2±0.3)%],P值均<0.05。(2)GLUT1水平在PGDM组及GDM组高于NGT组(1.251±0.354、1.004±0.368与0.733±0.216),在PGDM组高于GDM组;在PGDM-控制良好亚组(1.270±0.417)及PGDM-控制不良亚组(1.218±0.245)、GDM-控制良好亚组(0.900±0.424)及GDM-控制不良亚组(1.177±0.158)也均高于NGT组(LSD检验,P值均<0.05)。GLUT4水平变化趋势与GLUT1一致。PGDM-控制不良亚组与PGDM-控制良好亚组比较,GDM-控制不良亚组与GDM-控制良好亚组比较,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PGDM-控制良好亚组GLUT1、GLUT4及GDM-控制不良亚组的GLUT1与孕期增重正相关(r值分別为0.635、0.810和0.833,P值均<0.05)。结论不同类型孕期高血糖及孕期增重与胎盘GLUT1和GLUT4表达水平有关,但血糖控制水平对胎盘GLUT的表达水平影响较小。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孕期增重 血糖 胎盘 葡萄糖转运体1型 葡萄糖转运体4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乘积(TyG)指数与肥胖指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淞南社区3 356名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将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体重指数(BMI)与TyG指数分别相乘,生成TyG-WHR、TyG-WHtR及TyG-BMI 3项新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其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性别中TyG指数与肥胖相关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结果经多元校正后,与各指标最低四分位数(Q1)相比,TyG、TyG-WHR、TyG-WHtR及TyG-BMI最高四分位数(Q4)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均增加,OR(95%CI)值分别为2.93(2.37~3.62)、3.22(2.59~4.01)、4.33(3.46~5.42)和4.07(3.27~5.06)。在女性中,TyG与腹肥胖相关指标WHR(RERI=1.52, 95%CI 0.12~2.92;AP=0.32, 95%CI 0.06~0.59)及WHtR(RERI=2.41,95%CI 0.64~4.19;AP=0.39,95%CI 0.15~0.63;SI=1.88, 95%CI 1.10~3.21)在高血压发生风险方面具有生物协同交互作用,而在男性中并未发现。结论TyG与肥胖相关指标组合后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有显著相关性,性别及脂肪分布类型可能影响上述关系。

  • 标签: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肥胖 高血压 交互作用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腹膜透析液吸收葡萄量(GA)的几种估算方法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为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寻找方便、准确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门诊定期复查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4例,腹膜透析护理团队将常用的几种经腹膜透析液GA的估算公式获得的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Grodstein公式、Bodnar公式、K/DOQI公式、经验法一(按60%葡萄吸收率估算)及经验法二(白天按50%,夜间按80%葡萄吸收率估算)获得的GA值分别为81.3 (64.2,118.0)、(97.8 ± 19.7)、(94.1 ± 25.8)、87.1(76.2,109.0)、(89.5 ± 16.0)g;实测值为94.2(77.5,111.6)g。经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仅Bodnar公式及K/K/DOQI公式的估算值与实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可以考虑应用Bodnar公式及K/DOQI公式对吸收的葡萄量进行粗略估算,但要精确值时仍需进行实测。

  • 标签: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葡萄糖吸收 估算公式
  • 简介:目的:评估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疗效。比较2种不同步行频率和3种不同步行强度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该院门诊收治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每周步行3次)和B组(每周步行5次),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氨基葡萄18周,同时参与相应的循序渐进步行计划,并于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第6周后的关节僵硬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第12周的疼痛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6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周后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1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2组患者之间的自我效能指标、格登堡焦虑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3次/周、3000步/次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的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步行 氨基葡萄糖
  • 简介:为了测量替硝唑葡萄注射液中替硝唑的标示含量,本文从替硝唑葡萄注射液的性质作用入手,并结合具体试验案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对照比较法来对含量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 标签: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替硝唑 标示含量 测定方法
  • 简介:应用氨基葡萄及衍生物和5-氟脲嘧啶-l-乙酸及5-氟脲嘧啶-l-丙酸反应制备了六个新的氨基复合物.他们的结构被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证实.并用A2780和Pc-14细胞测试了它们的抗癌活性.

  • 标签: 抗癌活性 5-氟脲嘧啶 氨基葡萄糖 糖复合物 细胞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基葡萄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与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氨基葡萄单独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玻璃酸钠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感显著低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氨基葡萄联合玻璃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极好的疗效,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玻璃酸钠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奉贤区金汇镇泰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膝骨性关节炎 患者 100 例,依据 治疗 方法 分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 n=50 )和玻璃酸钠单独 治疗组(单独治疗组, n=50 )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 96.0 % ( 48 /50 ) ,单独治疗组为 80.0 % ( 40 /50 )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 P<0.05) 。结论: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治疗的效果较玻璃酸钠单独治疗好 。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氨基葡萄糖 玻璃酸钠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