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与开放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吸痰,并对两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密闭吸痰对气道损伤、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及痰液喷出较少(P<0.05),平均每次吸痰操作时间缩短(P<0.05),吸痰后心率、收缩压增高较对照组减少(P<0.05),血氧饱和度减少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密闭吸痰简便、安全,可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方法 效果
  • 简介:文章针对“大气遥测技术”的课程特点,提出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研究与研讨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观点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模块梳理”,按照“借鉴学习——归纳总结——自主设计——动手实践”的思路,在教学中引入“分层次研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和研究。文章介绍了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因,对于在其他课程中推广该教学方法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项目研究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 分层次研讨 教学方法改革
  • 简介:本文就民办院校的封闭管理,浅析了当前采取封闭管理的优缺点以及开放办学的特点。实践证明,封闭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独立、行为自觉性,满足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顾虑,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民办高校 封闭式管理 开放式办学
  • 简介:摘要在临床教过程中,指导教师与护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要求双方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教老师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来调整知识结构,树立良好形象,以身作则。在教中对实习护士认真负责、积极引导、有效监督。护生将来也会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也将是护理团队的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并且也会成为老师,施教于她人。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标签: 护理带教 问题分析 核心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科临床护理教过程中各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护生进行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完善教老师的选拔制度、加强教老师的培训、规范教水平考核、教过程多元化个性化。结果临床教水平和护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儿科护理临床教只有在今后的持续发展中不断的总结、改进,使其更符合护生、患儿及社会的需要。

  • 标签: 儿科 护理带教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迈出学校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变知识为技能的必要过程。我科作为全国首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不仅体现在以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服务,也在护生的临床教方面大胆创新,转变观念,进行个性化实习工作指导,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实习生 带教 创新 体会 心理施教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采血后2种止血方法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静脉采血后对照组采用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观察组采用弹力联合棉签加压法,2种方法均压迫9分钟,对止血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弹力联合棉签加压法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结论静脉采血后用弹力联合棉签按压法可替代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对见习护士的临床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人文教学的内容。但是,受教老师的传统观念、知识水平、见习护士本身特点的制约,临床教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为了解决护理人员少,完善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2011年我院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录用了一批带薪见习护士,为了使见习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我院护理部针对教工作采取了系统的管理方法,在提高护理教质量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2011年带薪见习护士护理临床教的观察和体会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带薪见习带教 观察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士对临床教老师整体素质和和能力的需求。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在42名基础学历为高中,专业学历为大专以上,已经完成临床实习但未参加工作的实习护士对临床教老师整体素质和和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论目前的教老师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与学生的沟通和谐相处方面能够满足护士的需求,但在人格的尊重及授课技巧和吸引力方面需要加强培训,老师应及时主动地将临床护理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给护士,培养创新意识。

  • 标签: 实习护士 带教老师 评价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在临床科室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采取科学的教模式并逐步完善,使护生较全面地掌握专科理论与技能,关系到护生的实习质量。教老师优质的教学行为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教可帮助和引导学生尽快了解、熟悉和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和操作技能,使她们在井然有序的教程序中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 标签: 规范化 手术室 护理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包玲燕,女,50岁,1961年11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异位妊娠、子宫肌瘤。摘要目的调查钦州市中医院计划妊娠妇女的孕前体质辩证分型,为孕前保健提供中医依据。方法由中医师专人制定问卷,调查孕前中医辩证分型,并进行分型的相关分析。结果420例接受孕前中医体质辩证计划妊娠的妇女中,自衡质占3%,湿热内蕴质占45%,肝郁气滞质占21%,气血两虚质占11%,肝肾阴虚质占25%,肾阳虚质占15%。结论钦州市中医院计划妊娠妇女的孕前体质辩证分型中湿热内蕴质居多。

  • 标签: 经带 孕前 中医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妇科肿瘤护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本院妇瘤科一、二病区临床实习的护生116名,将护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名,对照组56名,研究组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教,对照组行常规教,对比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及护生对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都较高,同时患者对护生及护生对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的提高妇科肿瘤护理教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妇科肿瘤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与传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教中的作用。方法将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名,PBL教学组将学生分为3小组,每组安排一名消化科主治医师指导,教师以消化科的病例作为主体,设计学习内容,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以病例作为研究和学习对象,由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汇总整理,利用学过的医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成员围绕病例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由提出见解,教师可针对学生争论的焦点做出点评和总结;传统教学组,将学生随机分配给消化科临床教医生,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生多问多看,老师传授讲解,学生可直接向老师学习,并可反复训练,在两组学生出科时进行成绩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结果教学结束后,PBL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为84.2±7.5分,综合测试成绩为81.2±12.6分;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为83.5±8.2分,综合测试成绩为70.3±11.4分,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但PBL教学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科临床教中,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且不会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科临床带教 PBL教学传统教学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为制定临床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6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着专业理想与现实不协调;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不协调,理论与现实不协调,生活习惯与实习生活不适应,主体与客体有冲突,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不协调。结论?建议临床教教师在临床教中多与学生交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她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生 心理问题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管患者在家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3例出院管患者作为实验组,除常规做好出院指导外,教会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管后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方法。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气切后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地掌握出院后所导管的护理方法,能独立、有效地进行家庭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最佳康复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针对性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家庭护理,完善出院后PICC置管维护,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1.出院护理培训“看”“讲”“示”“练”四字教育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PICC置管家庭护理培训。2.家庭护理向患者提供科室制作的PICC家庭护理表(里面有维护方法及电话),患者或家属按照其内容进行自我护理和导管维护。3.电话跟踪随访对患者及家属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结果325例患者共1106次管出院在家期间,穿刺点渗血、感染4例,穿刺点部位肿胀3例,过敏湿疹2例,导管堵塞、回血3例,管道脱出4例,导管断裂2例,1级静脉炎2例,菌血症1例。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家庭护理,保证PICC置管全程的安全性,使血液肿瘤患者完成全程化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