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烤瓷牙钴铬合金和二氧化锆修复效果的临床对比。方法将100例(180颗)要进行烤瓷牙修复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结果对照组钴铬合金的成功率为91.67%,二氧化锆的成功率为95.00%。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的疗效明显要高于钴铬合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前者。

  • 标签: 二氧化锆 钴铬合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药物品的准备,提高灭菌成功率。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范围与禁止范围,认真做好各类物品的洁净度、干燥性,分类包装与装放等准备工作,同时消除影响灭菌失败的各种因素。结果提高了临床应用的一些精密仪器,手术器材等各种医疗器材和物品的使用周转频率,并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对各种器材的损害性。结论通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后的各类医疗器材和物品达到了无毒、无害化处理,且对环境无污染,这种先进的灭菌技术为临床提供了优质服务。

  • 标签: 等离子体 灭菌 成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二聚体检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验结果发现中度组与重度组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且70例中有8例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其中7例发生在中度组,1例发生在重度组.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有较高的价值,对评估患者病情程度,指导临床干预有重要帮助,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浆D-二聚体;检测中图分类号R1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5-01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离子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基于二氧化硫脲在碱性无氧条件下可快速完全分解生成亚硫酸根的反应原理,在氩气饱和的KOH水溶液中反应并超声提取,使馅料中的二氧化硫脲完全转化为亚硫酸根,该提取溶液离心后经RP柱去除脂溶性杂质,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IonPacASll-HC(4mmol/L×250mmol/L,5μm)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分析,通过检测亚硫酸钠含量间接测定二氧化硫脲含量。结果在1.26-252mg/L范围内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检出限(LOD)不高于6mg/kg,定量下限(LOQ)不高于12mg/kg,3个加标水平的方法回收率为92.3%-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4.9%。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分析。

  • 标签: 离子色谱 二氧化硫脲 阴离子交换 食品馅料 间接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拉-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尖锐湿疣病例9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艾拉光动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愈率。治疗组治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率为5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复发率。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4.17%、6.25%、0,对照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4.44%、40.00%、28.89%、13.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副反应。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艾拉-光动力 疗效
  • 简介:即刻种植只需一次外科手术.有利于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根据拔牙后骨吸收的情况.如果考虑即刻种植.术前应当对种植术后骨吸收的情况加以估计。本病例的目的在于说明可通过即刻种植和相应的术前评估来恢复牙列缺损患者的美观,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提出一种可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二氧化锆冠 即刻种植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压氧与醒脑静相配合在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所接收的76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将全部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高压氧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再予以醒脑静,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7%),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意识障碍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采取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疗效明显,且可加快意识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高压氧 醒脑静
  • 简介: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大量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如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碘和高锰酸钾都具有氧化性。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当往碘酒淀粉悬浊液中滴入维生素C时,碘单质被还原成一l价的碘离子,淀粉中的蓝色将逐渐褪去。如果控制好碘的用量,就可测出蔬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 标签: 维生素C 高锰酸钾 蔬菜汁 氧化性 测量
  • 简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往往容易走形式,若能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此,我们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第二节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应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和拓展,紧紧围绕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归纳,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实验设计 归纳总结
  • 简介:采用包埋-刷涂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ZrSiO4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手段分析该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并研究SiC单涂层和SiC/ZrSiO4复合涂层在1500℃静态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包埋法制备的SiC内涂层结构疏松,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氧化55h后质量损失率仅为0.5%,但氧化58h后,涂层内部形成大孔洞并产生贯穿孔隙,导致涂层失效,质量损失率迅速增加到2.1%。SiC/ZrSiO4复合涂层由非均质镶嵌式结构的ZrSiO4涂层紧密覆盖在SiC内涂层表面而成,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氧化198h后质量仅增加0.5%,并且基本不再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复合涂层不仅能自愈合外涂层的缺陷和裂纹,还能抑制氧化过程中大孔洞的形成,避免贯通孔隙的产生。

  • 标签: SiC/ZrSiO4复合涂层 SIC涂层 抗氧化性能 C/C复合材料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7-02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它能够专一性地清除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内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是生物抗氧化系统的重要酶类之一。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对SOD的特性及用于临床的安全性进行实验研究,并在退变的腰椎间盘中对SOD的变化研究,已经有部分的研究成果证实腰椎间盘退变与SOD的改变有关。该文章就SOD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腰椎间盘退变氧自由基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减轻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是否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丙戊酸钠灌胃正常组(VAPC)和丙戊酸钠灌胃模型组(VAPM)。以开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试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明显下降,海马BDNF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给予丙戊酸钠可明显阻遏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CU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海马BDNF表达减少有关;丙戊酸钠能阻遏这种变化,从而显示减轻CUS所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刺激 丙戊酸钠 氧化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高压氧治疗和预后,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情感障碍,肌张力增高,震颤及步态不稳等表现,头颅CT及MRI常显示基底节区,放射冠低密度改变,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慢波表现。经高压氧治疗痊愈10例,好转12例,有所好转8例。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治疗上应遵循早,足,综合治疗原则,尤其早期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临床意义。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及综合治疗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1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斯西酞普兰10-15mg/d)和对照组(阿米替林100-150mg/d)系统治疗,4周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同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的浓度,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8周两组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8周,两组NO、ET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大。

  • 标签: 艾斯西酞普兰 抑郁障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本文以六水硝酸铈(Ce(N03)3·6H20)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不依托任何硬模板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微纳米级规则的八面体形貌二氧化铈(Ce02)晶体。乙醇含量对该八面体Ce02可控形貌的制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反应温度下,随着乙醇的加入,乙醇和水的比例由1:3达到3:1,Ce02形貌相应从实心八面体变为空心不规则粒子。当乙醇和水的比例为1:1时,反应时间从最初6小时到12小时直到48小时,Ce02形貌从实心类似八面体先变为规则的八面体最后变为空心不规则粒子。本文重点考察了上述八面体Ce02的电化学行为,主要考察了在含0.02mol/L氯化钠的260x10。mol/L亚甲蓝fMB)溶液中,石墨烯(GN)/CeOd壳聚糖(CHIT)复合薄膜修饰碳糊电极(CPE)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在含0.5mol/L氯化钾的160mmol/LK3Fe(CN)6/KaefCN)6(1:1)溶液中,多壁碳纳米管(MWNTs)/CeO2/CHIT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测量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本文制备的微纳米级八面体形貌CeO2和新型碳材料(MWNTs,GN)复合后表现出明显的电化学协同效应,说明该微/纳级八面体CeO: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 标签: 八面体二氧化铈 形貌可控 水热法 电化学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缺氧以及缺氧后复氧条件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饲养SPF级SD大鼠,雌雄配对生产后,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并处死,取乳鼠分离出海马,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经过培养以及传代、鉴定后,取第4代神经干细胞(NSCs)作为实验对象。用氯化钴制备缺氧、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复氧组,每组在4h、8h、12h、16h后分别行NSCs形态学观察,NSCs的增殖变化,iNOSmRNA的表达,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缺氧条件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iNOS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氧8h时iNOSmRNA表达最多,此时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达到最高值。缺氧/复氧8h后iNOSmRNA减少。随着iNOSmRNA表达量减少,神经干细胞增殖数目也随之减少。结论iNOS的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起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 SD大鼠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