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营养支持对肿瘤放疗患者身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20年 1月进行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 16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四组,每组患者均占据 4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状态调查,并分析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D组患者营养不良率低于 C组, A组营养不良率稍高于 B组,但比较四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 P> 0.05); D组与 A组患者的动物性食物膳食结构情况高于参考量;奶类、豆类、蔬菜、水果摄取严重不足; C、 D两组的白细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四组患者的红细胞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四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值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应注意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注意营养结构的均衡,使得各项生化指标趋于合理性。

  • 标签: 营养支持 生化指标 肿瘤 放疗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对胰腺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入并进行治疗的胰腺肿瘤患者79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文护理。使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定患者生活质量,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LQ-C30及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胰腺肿瘤患者中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向好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具备临床价值。

  • 标签: 人文护理 胰腺肿瘤 生命质量 心理情绪
  • 作者: 王鹏程 孟爱凤 智晓旭 王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9期
  • 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南京 210009;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23,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南京 210009,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沈阳 110001
  • 简介:摘要对肿瘤运动管理现状、移动健康在运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移动健康在运动管理中的思考及展望,以期为国内开展运动管理的移动干预提供参考。其中具体应用的内容包括制定运动计划、记录运动情况、督促完成运动目标。

  • 标签: 综述 移动健康 肿瘤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妇科肿瘤患者乐观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Jalowiec应对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1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科肿瘤患者乐观应对得分为(1.61 ± 0.3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质是妇科肿瘤患者乐观应对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妇科肿瘤患者乐观应对25.2%的变异量。结论妇科肿瘤患者乐观应对得分处于低水平状态,其居住地、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注重挖掘和塑造患者积极乐观人格特质,以期提高患者乐观应对水平,达到最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护理目标。

  • 标签: 妇科肿瘤 影响因素 乐观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本院肿瘤晚期9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对照组,前组安宁护理,后组常规护理,对两组在护理时的不适症状、幸福感、疼痛程度做好对比。结果 在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前组的不适症状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幸福感更高,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其不适症状的缓解,降低疼痛,提高其幸福感。

  • 标签: 临床护理 肿瘤患者 晚期 安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接受 PDCA 循环管理在预防自杀方面的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肿瘤再住院患者 80 例入组,均存在自杀倾向,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管理,于护理后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自杀倾向好转率。 结果: 观察组存在自杀倾向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结论: 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可促进患者的自杀倾向好转。

  • 标签: 肿瘤患者 PDCA 循环 自杀管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肿瘤化疗患者护理对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选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 77.5% )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 97.5% )更高,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肿瘤患者化疗治疗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产生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肿瘤化疗患者,循证护理,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 中医护理干预效果 。 方法 : 1 20 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 中医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 消化道反应 。 结果 :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进食量、食欲、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上均存在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中医护理干预减轻了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对治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肿瘤 化疗 消化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MBL的血清水平。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BL血清含量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及健康者,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甲状腺腺瘤患者及健康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与健康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与健康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血清水平高,说明作为免疫防御分子,可能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免疫防御过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患者恶性肿瘤治疗舒适护理服务效果。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患者 200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90.00%相较于对照组 60.00%明显更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妇科患者恶性肿瘤治疗应用的舒适护理干预可将临床效果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妇科患者 恶性肿瘤治疗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在全国范围内的暴发,导致了全国各行各业的重大损失。恶性肿瘤患者因为自身疾病的发展和诊治特点,导致他们受到了更大的波及,是防疫保护的重点人群。同时,肿瘤内科的医护人员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面临种种困难的时候,准确且迅速的举措会让患者的感染风险降到最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迎来转折,在新冠肺炎后肿瘤内科的医护人员可能来不及休息,就要投入到治疗大批返院患者的工作中。但是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总结下来的经验和思考,相信对于肿瘤内科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肿瘤内科 患者诊疗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实验将采用营养支持策略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病情支持,提升营养指标水平。方法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前来本院30例患者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肿瘤化疗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3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营养支持,分析营养指标改善结局。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学清蛋白和血清前蛋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化疗 营养支持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及高危影响因素,为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信息管理中收录的肿瘤科医疗不良事件300例,统计分析入选资料对应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跌倒将其分为跌倒组(n=123)和未跌倒组(n=177),统计入选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病历,分析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不良事件患者中共计发生跌倒事件123例,跌倒发生率为41.0%,其中男63例、女60例。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血常规检查、2次跌倒、感觉障碍、自理能力、肿瘤是否转移、治疗手段及利尿药使用是可能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血常规异常、感觉障碍、肿瘤转移及使用利尿药是诱发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诱发因素较多以血常规异常、感觉障碍、肿瘤转移及使用利尿药为主,临床上因作出积极干预措施。

  • 标签: 肿瘤 住院 跌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目标,并将10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研究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在疼痛缓解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理念 晚期肿瘤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科学、实用的卵巢肿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卵巢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的三维理论模式,采用文献回顾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卵巢肿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于2019年2—4月选取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广东省、四川省7个省/直辖市1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2所高等护理院校的20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94.44%;权威系数均为0.92,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89、0.91,判断系数分别为0.94、0.9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4、0.426(P均<0.05)。最终构建的卵巢肿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共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卵巢肿瘤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规范妇科护理人员对于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卵巢肿瘤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体系 护理管理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于我院住院的 200 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 . 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放疗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采用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观察放疗后 3 个月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同时进行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放疗结束 3 个月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有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肿瘤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血管瘤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 40 例,将患儿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 20 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 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 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肿瘤介入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可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

  • 标签: []肿瘤患儿 介入手术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口 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 的口腔护理方案, 为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实现更好的护理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取本院 20 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此次 研究,纳入标本的 时间介于 为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7 月,对 20 例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总结合分析,主要进行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进行功能训练,通过拍片的方式观察肿瘤的变化情况。 结果 20 例口 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肿瘤的放射治疗,提高了自身生活质量,减少了复发的可能性。 结论 将 优质的护理服务应用于 口 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过程中,可促使其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更为良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亦会随之大为提升,也会相应的对护理服务给出更高的评价 。

  • 标签: 口 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放疗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探求控制和减少患者盆腔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 2017-2019 年间收治的 56 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妇科肿 瘤术后未发生盆腔感染的 56 名患者为正常组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法和二次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找出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慢性病、 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方 面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上述因素均符合logistic 方程。结论:年龄、原发慢性病、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针 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妇科肿瘤,盆腔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的1 494例中发生失禁的1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轻度失禁性皮炎13例,中重度失禁性皮炎6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发生中重度失禁性皮炎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营养评分、体重指数(BMI)、入住ICU的原因、PAT评分、Braden评分、愈合时间、失禁性皮炎的转归、原发病的转归、失禁的频率、失禁的类型、失禁的天数等因素,分析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AT评分、失禁的天数及失禁的频率是ICU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重症患者中PAT评分、失禁天数及失禁频率是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

  • 标签: 肿瘤重症患者 失禁性皮炎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