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文学史书写方式"已显颓势,新的"主题学"书写方式则悄然崛起。在"主题学"的视域观照之下,2080年代的文学发展呈现出"主题明确""脉络清晰""体系完备"的概貌,这是新的文学书写方式的开始。

  • 标签: 主题学视域 文学主题 文学史书写
  • 简介:海外华侨和华人的这种世界性的生存与体验,是世界华文(华人)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也是世界华人文化和华文(华人)文学贡献于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功绩之一.20的美华文学,是在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移民背景上发展的.人口的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这种飘洋过海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传播,移民是其最重要的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不同文化交融的媒介点.在这一背景上升华起来的不同时期的美华文学,也发展出不同的形貌.一方面是华人移民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规制了美国华文(华人)文学的总体形态,使之不仅区别于美国的主流文学,也区别于美国的其他族裔文学;另一方面,不同时代华人移民的历史际遇、文化背景、生存方式和人生经历以及介入美国社会的方式与深度等,也发展出不同时期美华文学的特殊形态和不同的文化关注点.回应着他们对于故国母土潜存的历史焦灼和文化困惑.

  • 标签: 移民 双重经验 越界书写 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小引
  • 简介:一种审美思潮的出现,都是某种社会意识的折射与反映。20的乡土文学、历史小说、文化散文都弥漫着一种怀旧情绪。这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科技文明的转型期的一种有深刻意味的文化现象。

  • 标签: 《曾国藩》 民族传统文化 余秋雨 20世纪 90年代 乡土文学
  • 简介:说到近代以来中西文学潮流的嬗变,中国批评界曾经流行所谓"双向背逆运动"的描述.即认为西方文学是从以模仿再现为宗旨的写实传统逐步走向以主观表现为中心的现代文艺思潮,而中国文学则正相反,它是从以抒情表现为特色的古典文学演变为以客观反映现实为主流,以浪漫主义为补充的现当代文学.

  • 标签: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西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思潮 西方文学 文艺思想
  • 简介:20以来的中国民间文学文体研究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初至30年代中期,形成了进化论和古史辨两种研究范式,以前者为主导。第二阶段是3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不同的政治背景造成了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分别以社会一民族学、俗文学和苏联文艺理论为基础进行文体研究。第三阶段是70年代末至今,在对固定分类体系的借鉴和反思中,语境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取向。总体上,文体由分类、分析和文学的静态概念,转向了交流、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动态概念;由文学—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转向了民族志的研究范式。

  • 标签: 文体 民间文学 研究范式 学术转向
  • 简介:人的发现,是五四时代一个最为重要的成就。但在20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出现的却是大量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中过强的“社会角色”意识,这导致了中国儿童文学中作家主体性的缺失,并进而导致作品中类型化的成人人物形象和类型化的儿童人物形象,这是20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在强调“儿童观”的同时,反省我们的“成人观”,走出“成人本位”的观念误区,是走向21的中国儿童文学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 标签: 类型化 儿童形象 成人形象 父意识 主体意识
  • 简介:20中国文学的整合,也就是处理现、当代文学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史写作有关,尤其和当下的文学倾向有关。虽然重写文学史的高峰已经悄然滑过,但阅读经验和研究视野告诉我们在文学史写作过程中已经丧失了很多东西,也即在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整合为20文学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被整合掉了,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种人为损失。

  • 标签: 20世纪 中国 文学整合 文学史 文学题材 意识形态
  • 简介: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2020、30年代,他曾四次莅临潮汕。尤其是在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他受命主持东江地区的行政工作,在重视政权建设和物质建设的同时,为潮汕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周恩来 主政东江 重视教育
  • 简介:2020年代,美国的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最突出就是消费文化崛起,随着美国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社会财富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生活的产生,为消费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及其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替了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大众传媒的兴起对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标签: 消费文化 美国 20年代 现代化 闲暇生活 新中产阶级
  • 简介:20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的草创时期,也是北京电影市场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当时新式电影院的营建、改造,电影放映、电影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影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描述2020年代北京电影市场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对北京社会的影响。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 北京 电影市场 新式影院
  • 简介:光绪20年(1894),清朝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后,清廷于光绪21年(1895)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予日本。浮沤于台湾海峡上的闽浙海盗,原是清朝政府在海洋事务上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在对于统治台湾的日本总督府而言,"海贼取缔"成为日治初期总督府的重要课题,也是两国间的国际事务。

  • 标签: 日治初期 台湾海峡 闽浙海盗 海贼取缔
  • 简介:在世界范围内,20社会主义实践展现出一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波澜壮阔又复杂曲折的历史图景。现今,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已走过百年历程,总结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基本历史经验,可以为21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深刻的历史启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
  • 简介:1920初,俄国作为资本主义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就是形成巨额的垄断资本,产生了垄断组织。煤炭业是垄断组织控制下最重要的行业,它所形成的垄断资本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俄国 煤炭工业 垄断资本
  • 简介:教师是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农民知识分子,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桥梁,在1920初俄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学历及出身、生存境遇和社会形象等是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1861年改革后入职乡村教师开始规范化,教师素质提高,并积极地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但是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不佳:工资低、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生活负担大,农民不理解教师,神甫视教师为竞争对手,政府不信任教师。这表明乡村教师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比农民的地位高,另一方面与其他知识分子群体相比其地位较低。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 乡村教师 社会地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2
  • 简介:理论逻辑方法论类型在具体的研究中一旦脱离文学事实、文学经验而单凭某种理论逻辑去建构文学史,文化阐释方法将文学史研究判定为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在现时态中相互建构的个体对话过程,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事实如何存在

  • 标签:
  • 简介:很多时候,区域华文文学不仅是对大陆文学的利、偿和鉴照.而且同时也可能是对自我的另一种丰富,如果缺乏这种比较文学意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残缺的自我,也是对自我超越追求的一种固步自封。

  • 标签: 华文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内在楔入
  • 简介:【关键词】20中国文学/现代传播/电影/改编/发展,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借助现代传播之电影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在30—40年代有过一个小高潮

  • 标签: 中国文学 传播电影 改编中国
  • 简介:2030年代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20年代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 标签: 20世纪30年代前后 英国 和平外交 国际联盟
  • 简介:“门户开放”是近代英国获取在华利益的主体政策.自由贸易作为近代英国重要的商业政策,其内在逻辑即“门户开放”.同时自由贸易原则也是英国侵略他国的道德制高点.20初云南民族主义运动对英国造成巨大阻碍,英国遂打着商业自由、“门户开放”旗帜强词夺理.本文指出“门户开放”本身就是两张皮,英国的商业利益与政治利益密切之关系,才是英国提倡“门户开放”的根本原因.

  • 标签: 英国 门户开放 民族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