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胶浆与7%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复合应用减轻喉罩置入时造成的循环改变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40例,分为利多卡因胶浆组(L组)和2%利多卡因胶浆与7%利多卡因表面组(T组),每组20例,监测患者入室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喉罩置入前后MAP、HR和SPO2的变化,术后观察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L组患者喉罩插入后MAP、HR升高(P<0.05),而SPO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喉罩插入后L组MAP、HR升高(P<0.05),而SPO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T组患者术后发生咽痛、吞咽困难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2%利多卡因胶浆表面涂抹与7%利多卡因会厌部表面麻醉复合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喉罩置入所引起的循环波动以及术后咽痛、吞咽困难和恶心、呕吐的发生。

  • 标签: 利多卡因胶浆 7%利多卡因 喉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对30例下尿路结石病人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能耐受手术,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是一种简单、微创,恢复快的方法。

  • 标签: 表面麻醉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下尿路结石
  • 简介:目的介绍2%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利多卡因凝胶表麻下723例(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99例(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723例超声乳化术中1级麻醉效果523例占72.4%,2级麻醉效果181例占25.0%,3级麻醉效果19例占2.6%,4级以上麻醉效果无,病人都可以完成手术。99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2级麻醉效果54例占54.5%,3级麻醉效果29例占29.3%,4级麻醉效果16例占16.2%。结论在2%利多卡因凝胶表麻下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准备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易行。

  • 标签: 利多卡因凝胶 表面麻醉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表面麻醉下经电子喉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表面麻醉下经电子喉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表面麻醉下经电子喉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声带息肉 电子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中的舒适度、主动配合能力、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干预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弧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术中的舒适度、主动配合能力、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能缓解其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表面麻醉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影响
  • 简介:2013年11月8日下午,在第33届(2013)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与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联手,首次举办AOCS专场研讨会。这是中国洗协创新会议形式、提升办会效果的一次成功尝试。报告内容均由AOCS负责组织,充分体现了AOCS会议的专业性和一流水准。本文根据会场速记稿整理,以飨读者。

  • 标签: AOCS 技术发展趋势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国际 回放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洗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较大影响。在间接放电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表面活性。在对废水或生活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阴离子表面活性比较多,占表面活性总产量的40%以上,很容易造成水和碳污染的问题。这对于人类和水生生物来说,影响十分恶劣。因此,本文对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和有用的经验,这对于研究和改进阴离子表面活性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检测方法 综述
  • 简介:摘要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修复过程中,利用表面活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生物表面活性表面活性中具有较多优点的一种活性,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希望能对污染土壤起到较好的改善和修复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多环芳烃 土壤修复 应用
  • 简介:采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以及同一种类中不同的表面活性作为改性,利用沉降性试验和透射电镜对改性纳米碱式碳酸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对其改性效果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更有利于纳米碱式碳酸镁的分散及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存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纳米碱式碳酸镁 改性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现场煤层注水效果,针对润湿性较差煤体,提出采用添加表面活性的方法以提高煤体润湿性。以贵州百色集团六龙煤矿煤样为例,根据表面活性种类选出4种有代表性且廉价易得的表面活性,通过测定纯水和添加表面活性的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其与煤体的接触角,优选出磺化玻拍酸二辛酷钠盐(快速渗透T)作为最佳表面活性,最佳浓度为0.4%。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煤体润湿性
  • 简介:摘要文中对表面活性的特征与种类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表面活性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当中的国内外发展,深入的分析了表面活性在土壤修复当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有机污染 复合污染
  • 简介:2006年中国洗协表委会统计组统计了51家主要表面活性及其原料(含油脂化工)生产企业的产销量数据。如按表面活性产品和表面活性原料划分的话.表面活性产品的统计入围企业数为35家.入围产量为78.9万t.入围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1家.入围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2.7%;表面活性原料的统计入围企业数为27家.与上年相同.入围的产量为146.2万t.比上年增长了85.1%。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产销量 原料 生产企业 产量比 油脂化工
  • 简介: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张贵才等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硫酸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它对A3碳钢在饱和CO2拟盐水中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添加量为50mg/l时,

  • 标签: 两性表面活性剂 咪唑啉 硫酸酯 乙二胺 乙基 合成
  • 简介:以月桂酰氯、乙二胺与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羧酸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采用IR、1HNMR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合成所得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柬浓度为0.027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低2~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5mN/m。

  • 标签: 羧酸盐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 性能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从油田污水中筛选出一株类短短芽孢杆菌,经研究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具有高效辅助降黏特性,利用生物与化学的协同效应可显著降低稠油黏度。降黏A/菌株B-1发酵液的最佳降黏复配体系为:降黏A用量为0.20%,菌株B-1发酵液用量为50%(即体系最佳油水比为5∶5),降黏率达96.43%。该生物体系可减少降黏用量,既大大减小化学降黏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充分发挥生物方法的优势,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未来稠油开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稠油 化学降黏 复配体系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 :表面活性在吸附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出润湿、乳化、泡沫等丰富的作用性能。本文分析了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可以强化分解过程,增加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其中加入硬脂酸是吸附在颗粒表面,使种子表面疏水;而石蜡油的加入可强化疏水性质,并在 2 个或多个固体颗粒粘结时起着“桥梁”作

  • 标签: 分解 添加剂 诱导疏水 中性油
  • 简介:通过析氢实验,测量了5种含氟表面活性在碱性体系中对锌粉表面析氢速度的影响。并且和传统缓蚀剂——HgCl2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初步肯定了这类表面活性对锌电极可能产生的缓蚀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10种含氟表面活性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几种表面活性时锌电极的阳极行为影响不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确有较大影响。接着又进一步考查了几种典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对多孔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传统使用的有毒的汞盐相比较,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的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的影响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抑制析氢的能力。综合几项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只要经过认真筛选,这类含氟表面活性中的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碱性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它们的缓蚀机理主要取决于它们的高表面活性、强抗氧化能力和它们在锌表面所具有的较强的吸附特性。由于材料来源、实验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对于这类表面活性在锌电极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还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实验还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对抑制锌枝晶生长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也为它们作为二次锌电极的添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含氟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极化曲线 循环伏安 枝晶生长 缓蚀剂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聚醚改性硅氧烷类表面活性的结构特点,综述了该类表面活性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情况,最后指出了这类表面活性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聚醚改性硅氧烷 表面活性剂 发展 应用
  • 简介:环氧树脂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或作为粘合剂而广泛地应用于诸如航空和汽车等许多行业。这类聚合物最令人关心的一点就是它们的长期表现。对这类材料的湿气老化研究已有许多相关报道,能在高温下使用的新型改性环氧树脂也是研究热点之一。一般来说,除了在非常苛刻的使用条件下,在100℃以上,环境水对材料的影响可大大忽略,但是材料的气体环境影响,尤其是氧气,通常总是存在,并可能导致其他形式的强度损失。目前已有数篇文章试图解释材料的热降解机理和失重过程,以及强度下降现象。而最为普遍报道的环氧树脂化学降解方式为分子内的失水。vanKrevelen报道称交联点可能是聚合物网络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可能导致在热降解过程发生链的解聚而变回到(部分)不交联的原料。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此类热降解现象,最近我们着力研究了一种经改性的环氧粘合剂在高温下的行为。

  • 标签: 老化过程 交联剂 环氧结构胶 改性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聚合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