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均采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进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除1例患者修复创面皮瓣远端周围出现部分组织坏死外,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患者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此外,对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不等,显示患者皮瓣移植供区无明显的功能障碍,而足部缺损区经修复治疗后外形恢复较好,具有一定的触觉与痛觉,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腓浅动脉 穿支游离皮瓣 修复治疗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整形外科门诊以及住院的63例患者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3例术后全都I期愈合,其中有45例患者恢复的效果达到优,占71.42%;不同种创伤部位对修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种类型的创伤对修复效果显著影响,其中割伤愈合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伤显著更好(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应该按照“微创,美容”的宗旨,尽可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面部软组织 创伤 整形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治疗外伤性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伤。方法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致骨、肌腱、神经外露1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仅2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自行愈合。结论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及前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是一种比较实用的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 腹壁浅动静脉 软组织缺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颊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其中20例应用异种ADM治疗,18例应用异体ADM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缺损修复治疗效果,并对2种ADM在组织相容性、引导组织再生及补片成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异种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8例,大部成活2例,修复区表面颜色多为粉红色,质地柔软,瘢痕轻微;应用异体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7例,1例患者术后补片与创缘边缘有约0.8cm脱离区,补片与基底组织面贴合,补片色泽呈红色,愈合尚可。38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局部或全身反应,进食基本不受影响,无明显异物感,张口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异种及异体ADM对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均较为满意。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颊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膜 脱细胞异体真皮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前锯肌皮瓣对烧伤造成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足部因烧伤造成的不同程度感染、钢板外露的患者21例,采用前锯肌瓣游离移植,肌瓣上游离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21例患者中手术平均用时(5.91±0.9)h,术后皮瓣均存活。3例患者与术后早期并发肩胛区局部血肿,用胸带固定之后稳定。3例患者主诉瘢痕部位有摩擦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内;2例患者术后侧胸壁出现麻木感,与2个月后症状自行好转;4例患者和对侧相比,存在程度不同的肩关键活动幅度和力量降低,与4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存在轻度翼状肩胛,但无功能受限。结论前锯肌皮瓣对烧伤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 标签: 前锯肌皮瓣 足踝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65例,急诊手术38例,二期手术27例,其中单纯皮瓣57例,带部分股外侧肌皮瓣7例,因血管变异1例改游离股前内侧皮瓣。结果根据顾玉东[1]等分型,本组股前外侧皮瓣动脉支Ⅰ型4例(6.2%),Ⅱ型51例(78.5%),Ⅲ型8例(12.3%),高位皮支1例(1.5%),有1例因为血管变异改为股前内侧皮瓣。同侧移植51块,对侧移植13块,皮瓣面积(6cm×11cm)~(15cm×32cm),平均10.27cm×19.82cm。64例术后平均随访12(6~24)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感觉恢复达S3级者7例,达S2级者48例,达S1级或稍差者9例。无皮神经的皮瓣恢复了保护性感觉,基本上达S1级。按皮瓣功能7项检查指标进行评定,优14例,良38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81.2%。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皮瓣。

  • 标签: 外科皮瓣 四肢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评估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创面15例,包括前足肌腱外露6例,前足、中足骨外露5例,前足背肌腱及骨外露4例.转位皮瓣面积在6.0cm×4.0cm至15.0cm×10.0cm.术后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结果:1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与前足功能恢复满意,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小.结论:逆行前踝上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足 软组织缺损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18例18指,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2.0 cm~2.0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8 cm×2.0 cm~3.0 cm×6.0 cm,皮瓣供区切口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皮瓣的外观、质地及感觉情况和患肢功能恢复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18例皮瓣均成活。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皮瓣外观均良好,饱满,质地可,术后1年TPD为12~14 mm;手指及前臂皮瓣附近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前臂近端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臂 尺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 指背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自2006年11月-2008年7月应用以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皮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术后11例皮瓣10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皮瓣瘀紫,行远端放血,肝素棉球湿敷后好转,3周后皮瓣中远部脱痂愈合。术后随访3~6月,皮瓣修复的肢体外观、色泽、质地满意,虎口开大功能良好。结论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以在切取皮瓣时蒂部明确带入了皮支及其伴行静脉,并以伴行静脉为主要回流,可减少无效筋膜组织的携带量,对于改善外观、减轻术后对血管蒂的压迫都有明确的优点。

  • 标签: 食指 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面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对外伤所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8例,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鼻唇沟皮瓣急诊早期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38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36个月,术后无明显瘢痕增生,无明显皮肤色素差,无功能障碍,无继发畸形,达到面部外伤即时整形美容的效果。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血运可靠,切口愈合瘢痕不明显,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唇沟皮瓣 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脐带蒂皮瓣在修复会阴及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2014年8例髋部及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胸脐带蒂皮瓣进行创面修复,皮瓣切取面积在14cm×10cm-14cm×12cm。皮瓣经过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覆盖创面,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结果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供区一期愈合良好,皮瓣颜色同周围皮肤颜色接近,质地柔软,其中修复会阴并作阴囊成型术后阴囊形状良好。结论胸脐带蒂皮瓣在修复会阴及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组织外露,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风险较游离皮瓣小,笔者认为此皮瓣为修复上述部位的首选方案。

  • 标签: 胸脐带蒂皮瓣 会阴及髋部缺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5-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治疗的观察和护理配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36例四肢不同损伤的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皮瓣修复治疗中,通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皮瓣观察、皮瓣血管危象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等护理干预的配合进行总结。结果32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大部分成活、远端少数坏死,1例经换药愈合,1例行二期植皮愈合,疗效满意。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科学严谨,措施积极有效,血管危象对皮瓣成活压力降低,提高了皮瓣修复的成活率。

  • 标签: 皮瓣修复 血管危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 64 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多种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进行 修复 。 结果 : 所有患者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进行 6 个月至 2 年的随访,皮瓣的外形、质地以及色泽均良好,缝合神经的皮瓣在感觉上均较好。 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临床效果优越,能够良好的恢复足部创面的外形和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手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加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皮(瓣)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皮瓣移植区及供皮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2cm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足部和踝部 外科皮瓣 移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至2012年21例手指软组织缺损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皮瓣全部存活,外形满意。21例术后均或随访6个月~1年。皮瓣色泽、厚度、质地基本与邻近皮肤相同,手指与手掌功能正常。结论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的过程中采用注射微整形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的患者,共纳入8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纳入40例)采取注射肉毒毒素进行颌面部软组织修复,研究组(纳入40例)采取注射肉毒毒素联合注射透明质酸进行颌面部软组织修复,重点对比两组美容修复效果以及患者对本次美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美容修复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美容修复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在修复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组修复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进行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时采取注射透明质酸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 注射微整形技术 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在对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皮瓣修复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将细节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60例,在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选,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展开细节护理,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细节护理 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皮瓣修复术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87例头面部瘢痕患者。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血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头面部疤痕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