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齐国范于中航我国古代金属铸币,从先秦到南北朝,所用都是硬范,范材有陶、石、铜、铁、铅等不同质料。考古发现表明,硬范铸币工艺,在战国时代已臻于成熟,其中以齐刀币铜范母为代表的叠铸工艺和以齐国化范为代表的单主浇道直流分铸顶注工艺,长期影响了两汉至南北...

  • 标签: 齐国 直浇道 顶注工艺 钱范 刀币 浇注孔
  • 简介:小明的妈妈在未来公司做卖羽绒服的收银员。这天妈妈想考考小明学得怎么样。就出了这样一道题:假设今年我们公司以每件268元的价格购进羽绒服1200件.以每件388元的价格卖出1080件。剩下的降价销售,每件卖240元。那么,我们公司最后赚了多少

  • 标签: 降价销售 羽绒服 收银员 公司 妈妈 价格
  • 简介:美国自2001年到今年利率不断下降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是热流入的主要因素。显然对于一个开放经济资本自由流动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中国国内信贷和外汇存储管理的困境来说却有不同的含义。

  • 标签: 中国 热钱 资本自由流动 人民币汇率 升值预期 开放经济
  • 简介:笔者在收集红过程中,陆续收集到了数十枚缘竖立的红,这些红上自乾隆通宝,下至光绪通宝,几乎清代各朝现存的红中都能发现这类边缘竖立的奇特小红。为此,笔者查阅了杜坚毅先生的《新疆红大全图说》及其发表在1996年《新疆钱币》第四期上的补遗和1996年至今的全部《新疆钱币》杂志,除《新疆钱币》2000年第三期中李江霖先生的《几枚尚未记述的红版别》一文中介绍了一枚乾隆通宝“方穿园眼、狭缘、外缘显双重边框的阴郭小径”外,

  • 标签: 钱币 光绪通宝 中都 乾隆 版别 记述
  • 简介:“穆清”是元代供养中既珍稀又自成系列的特殊品种,文有“铜宝”、“银宝”、“金宝”三种而均为铜质,“银宝”(图1)存世三数枚,“金宝”(图2)为仅见。“铜宝”有大小数种,大者如折十(图3)

  • 标签: 铜质 元代 钱文
  • 简介:老师:今天早上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汤姆:有人丢了一元。老师:噢,我知道了,你帮助别人找到了。汤姆:没有,我踩在上,直到那人离开。

  • 标签: 老师 帮助 小学中高年级 离开 读写
  • 简介:  "工程上马,干部下马"、"高楼竖起来,干部倒下去",这是对基本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最形象、最具典型意义的比喻.我们看到的这个淮海工学院院长王立信,是被不幸言中的又一个.……

  • 标签: 当心钱 钱绊倒
  • 简介: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南方周末》刊登了杨绛的文章《从掺“沙子”到“流亡”》,后经《中华读书报》转载,流传更为广泛。杨文没有直接点出“沙子”的名字,故引起不知情读者的猜疑。后来,赵女士出来澄清“林非被打真相”,读者才知道其中的一些过节。本来,两家打架,用赵女士的话说,在“文革”中实在算不得什么,就是在现今,也实在算不得

  • 标签: 濮公案 钱濮
  • 简介:清代钱币中,雍正相对少见,在出土或存世的大量清中,仅占1%。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雍正年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流通所需货币越来越多,而制造铜钱的原料黄铜生产不足。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户部建议,除乐部等必须用黄铜铸造者外,一律不许再用黄铜制造器皿;已成者,当作废铜交官,估价给值;倘有再造者,照违例造禁物律治罪;失察官员,买用之,亦照例议处。同年九月,再下禁令,只准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黄铜器皿,其他一概禁止;现有铜器,一律要在两年内清缴。

  • 标签: 雍正年间 商品经济 雍正四年 黄铜 制造 器皿
  • 简介:穆是自学成材的国学大师,平生最敬佩三人: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穆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多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他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从此走上高校教书之路。

  • 标签: 钱穆 出国留学 王阳明 顾颉刚 国文系 燕京大学
  • 简介: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我突然想起了压岁的事,便问爸爸:"爸,过年你打算给我多少money()?"爸爸清了清嗓子,对我说:"通过上一年对你的‘侦察和了解'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再三考虑,决定今年不给你压岁了.""什么?"我被这突如奇来的"龙卷风"给吹得天昏地暗、眼冒金星,一件件美好的东西顿时成了泡影.我极力反对,爸爸也不甘示弱.我们像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你一言,我一语,不分上下,到最后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 标签: 压岁钱风波
  • 简介:收藏爱好者都知道,“背逆(或称逆背)”现象在新疆红中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因此,也受到不少泉家和收藏者的喜爱。

  • 标签: 新疆红钱 欣赏 收藏爱好者 收藏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监和铸最多的一朝。其中贺州监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监,也是有明确遗址并伴有钱币实物出土的铜铁监之一。它为宋代的冶铁、铸铜技术和合金水平等疑难问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 标签: 钱监 宋代 贺州 考述 铸造 中国历史
  • 简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疆布政使王树楠看到西方列强多采用金本位制,而新疆财政专恃协饷,遇有协饷不足且不能按时汇到时,即无法应付。又因帝俄以其金币居奇,而新疆本地亦产砂金,于是于五月奏请采购砂金试铸金币,“辅助饷糈之不济,顾市面之流通”,故币名“饷金”。铸币工作由王树楠派巡检蔡世长等四人,在迪化城外水磨沟机器局督匠铸造。当时铸造的金币分一、二两种。

  • 标签: 金币 西方列强 晚清 铸币 新疆 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