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我院门诊儿科1244例患儿,采集末梢指血,用免疫荧光法进行全程CRP检测,同时做血常规检查,观察比较CRP浓度、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结果。结果CRP与WBC检测结果相符者782例(62.9%),不相符者462例(37.1%);其中CRP升高367例(29.5%),WBC升高230例(18.5%),CRP与WBC皆升高者114例(9.2%),CRP升高而WBC正常者200例(16.1%),CRP升高而WBC降低者19例(1.5%),明显高于单一检测血常规的结果。结论全程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能早期及时发现感染患儿,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以及对抗感染治疗效果判断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全程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存在感染现象,但经过血液培养后显示为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收集100例。给两组感染患者,都实施血培养,并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观察两组感染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阳性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感染患者(P<0.05)。结论使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上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流感染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2013年5月~2014年4月入院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的2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院治疗并采取心理护理的2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并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远端C型骨折 护理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2例感染性疾病及50例正常体检人员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两者检测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可作为患者诊断指标且联合检测效果更佳.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感染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08-02

  • 标签:
  • 简介:针对视觉假体关键部件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的结构特点和植入要求,我们设计制作了基于Parylene-C柔性直径为200μm的圆形视网膜金电极,用于视网膜表层刺激微电极,用三电极测试系统对微电极阵列进行体外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眼内植入的柔韧性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微电极,在降低成本、简化工艺的基础上,无论柔韧性还是电学特性均符合视网膜植入的要求,可用作动物实验的视网膜植入电极。

  • 标签: 视觉假体 视网膜微电极 电化学特性 电化学阻抗 表面形貌 柔韧性
  • 简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故事围绕本单元的话题Friends展开,渗透了朋友间应友爱、团结、互助的理念。故事内容为:小兔子发现了一棵大萝卜,但她拔不动,于是她的朋友小猴、小狗、小猫、Zip和Zoom都来帮忙,最后终于把大萝卜拔了出来。

  • 标签: 《英语》 Time 四年级 人教版 上册 故事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对卒中后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之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记录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清hs-CRP水平,根据患者hs-CRP的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分为低hs-CRP组,中hs-CRP组以及高hs-CRP组,在发病后第90天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评价采用mRS评分(modifledRankinscale),将mRS评分大于2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事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并分析不同hs-CRP水平与不良预后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从而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72小时内hs-CRP水平对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 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Meta分析探讨VEGF-2578C/A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从中选出独立Case-Control研究论文.应用Review-Manager5.2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CI),同时给出Meta分析森林图.结果:分析得出在患病群体中,VEGF-2578CA+AA基因型增加患肺癌的风险,VEGF-2578的A等位基因型增加肺癌的易感风险,吸烟能明显增加肺癌易感风险.结论:在中国人群中,VEGF-2578C/A对肺癌易感性有很大的影响,等位基因型A增加肺癌的易感风险,吸烟是导致肺癌易感风险增强的主要指标.VEGF-2578C/A的基因多态性可以作为临床评估肺癌易感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578C/A 肺癌 META分析
  • 简介:为了提高平庆煤矿瓦斯抽采钻孔布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平庆煤矿117802工作面回风巷现场试验,采用瓦斯含量降低的方法,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修正,确定平庆煤矿C7+8煤层Ф75mm直径的抽采钻孔有效作用半径R与抽采时间T的相关关系,经实践证明是准确和可靠的,抽采钻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空白带的出现。

  • 标签: 抽采钻孔 有效半径 瓦斯含量法
  • 简介:美国视听展(INFOCOM)是IEEE组织在通信网络领域的旗舰性会议,也是目前国际通信网络领域的一大标志性会议.由IEEECommuniCatiOnSSOCietY组织举办。2015年6月17日-19日在美国奥兰多橘子馆盛大举行.这是全球网络通信领域学者的盛会.规模宏大.强大——数络通信领域收录论文包罗万象、评委团阵容百人的评委团几乎包括了全球网所有一流的研究者。

  • 标签: 美国 教室 录播 精品 产品 通信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它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以下简称PCT)联合C反应蛋白(以下简称CRP)检测对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抽取168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共102例,为细菌感染患者,B组共66例,为非细菌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联合PCT和CRP进行诊断,并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经比较,A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另外,PCT联合CR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04%和93.94%,显著高于PCT单独诊断的82.35%和81.82%以及CRP单独诊断的76.47%和60.61%,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PCT和CRP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发热 临床诊断 PCT CRP 检测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t-C水平变化与TOAST分型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yst-C水平测定,按照TOAST标准将病因分为5类,即心源性脑梗死(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分析患者血清Cyst-C水平与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Cys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32,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CE病因、LAA病因、SAO病因、OC病因和UND病因的Cyst-C水平分别为(1.090±0.213)、(1.144±0.302)、(1.051±0.282)、(1.028±0.202)、(1.057±0.2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AA病因组浓度明显升高。结论血清Cyst-C水平根据TOAST分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见急性脑梗死血清Cyst-C水平对病因分型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Cyst-C TOAST分型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分析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组织核因子C(NuclearFactorI-c,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讨雌激素缺乏状况下两类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寻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发生原理。方法:3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A、假去势手术组(SHAM);B、去势手术组(OVX)。对A组大鼠行假去势手术,B组大鼠行去势手术。去势手术前、去势手术后1、2、3、4、5、6周及处死前称重,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卵巢切除术后1.5个月,采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大鼠腰椎及股骨远中骨密度,处死后,取双侧后肢股骨进行Q-PCR,检测核因子C(Nfic)、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去势手术前,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周,OVX组大鼠体重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P〈0.01,P〈0.01)。术前,两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OVX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P〈0.05)。去势组大鼠的Nfic、Runx2、Alp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假去势手术组(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大鼠较正常组肥胖,骨密度减低,骨质改变,成骨能力减弱,成脂功能提高;Nfic基因与Runx2、Alp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核因子C 核心结合因子2 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