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胰腺解剖上的复杂、剖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多以及腹腔镜技术本身的难度,导致腹腔镜在胰腺手术中的应用发展缓慢.随着手术技术日益娴熟,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有关腹腔镜下胰腺肿瘤切除的报道逐年增多.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肿瘤切除 胰腺 应用 术后并发症 剖腹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66年至2008年收治的13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0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平均病程5.17年.37.7%的患者曾被误诊,仅43.8%患者在发病1年内得到正确诊断.术前超声、CT、MRI和ASVS的正确定位率分别为32.9%、70.6%、70.3%和88.9%.其中单发胰岛素瘤121例(93.1%),多发胰岛素瘤4例(3.1%),增生5例(3.8%);良性病变127例(97.7%),恶性胰岛素瘤3例(2.3%).13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岛素瘤摘除术89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9.2%,胰腺炎发生率为3.9%.结论Whipple三联征具有定性诊断意义,胰腺薄层三期增强扫描仍是目前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ASVS则可作为常规影像学定位阴性的补充定位手段.手术摘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胰岛素瘤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脉压(PP)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PP的大小反映大动咏硬化的程度,对心血管病人的近期和/或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心血管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脉压指数(PPI)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大小。深入认识PPPPI有助于识别已经存在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脉压 脉压指数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影像学检查对AP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影像学表现较临床表现存在时间滞后性。如SAP早期病情很重,而CT征象并不严重;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影像学征象却逐渐加重。本研究动态观察A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的变化,探讨它们的相关性。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关性分析 影像学变化 病情判断 轻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城市学龄儿童肥胖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市的2个城市社区人群中224例7-13岁学龄儿童资料,男121例,女103例,平均年龄10.1岁。对所有入选儿童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体检。按照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成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尿酸、血脂,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在所调查的224例学龄儿童中,3组儿童的血清白介素-6浓度分别为14.80±7.55pg/ml,24.92±7.81pg/ml,36.03±6.56pg/ml,3组儿童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分别为30.03±4.76pg/ml,49.19±6.29pg/ml,55.78±4.90pg/ml。3组间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MI呈线性关系。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仍与肥胖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P〈0.001,0.660,P〈0.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城市学龄儿童肥胖显著相关。

  • 标签: 学龄儿童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肥胖
  • 简介: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四大传染病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从传染性上,可以将肺结核病分为涂片阳性(或菌阳)和涂片阴性肺结核病两种类型。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涂阳肺结核对人们健康和社会的影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涂阴肺结核的研究。然而,对涂阴肺结核传染性的再认识以及HIV涂阴肺结核的关系促使人们重新关注涂阴肺结核。本文对涂阴肺结核病流行现状及诊断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 标签: 涂阴肺结核 肺结核病 诊断进展 流行现状 传染性疾病 涂片阳性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复治肺结核诊断治疗进展研讨会”于2007年4月25—26日在贵阳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包括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主任傅瑜,以及国内著名结核病专家端木宏谨、屠德华、肖和平、朱莉贞、罗永艾等。来自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共12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

  • 标签: 肺结核诊断 治疗 复治 结核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疾控中心
  • 简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聚集了一组最危险的心脏病危险因子,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腹型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估计全球大约有1/4的成年人患有MS,其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是无MS人群的2倍,患病风险是3倍,而且MS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升高5倍^[1]。因此了解MS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找到可预防的途径,对预防DM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国人群MS的患病特点及生活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生活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生活习性的关系及预防管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共抽取高血压患者133例进行问卷调查,将合并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49作为非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性以及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结果血管病变组患者吸烟、吸烟年限、饮酒、饮酒年限、食盐摄入量、BMI非血管病变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管病变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明显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高盐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错误生活习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疾病 生活习性 吸烟 饮酒 血糖
  • 简介: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穿刺方法肾活检质量的关系。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在B超引导下采用不同穿刺部位方法进行肾穿刺活检。A组B超定位于右肾下极外侧,略偏近髓质,垂直进针;B组B超定位于右肾下极外侧皮质为主的部位,垂直进针;C组B超定位于右肾下极外侧皮质最厚的切面,针尖向下垂直或略偏向内或外进针,尽量避开髓质。结果A、B、C组分别穿刺75针、50针、32针,每针取得的肾小球数分别为:7.16±2.61个、10.74±3.40个、14.75±2.46个,C组肾小球数目明显多于A、B组(P<0.01),三组单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24.0%、48.0%、96.88%,C组明显高于A、B组(P<0.01),三组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33.33%、10.0%、3.33%,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采用B超定位于右肾下极外侧皮质最厚的切面,针尖向下垂直或略偏向内或外进针肾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引导 穿刺方法 肾活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21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癌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部位、单(多)囊、最大囊直径、囊壁特征、囊内分隔、肿瘤边界、肿瘤胰管关系等影像学征象。结果21例浆液性囊腺瘤中17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其中1例为多发;均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1.8Olll;4例囊壁或分隔有钙化,7例分隔可见软组织成分;10例胰管轻度增宽。12例黏液性囊腺瘤中6例位于胰头颈部,6例位于胰体尾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4.5cm;1例分隔可见钙化,6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2例胰管扩张,3例胰管轻度增宽。6例黏液性囊腺癌中5例位于胰体尾部,1例位于胰头颈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5.1cm;1例分隔可见钙化,5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1例胰管扩张,1例胰管轻度增宽。所有病灶胰管均不相通,增强后病灶软组织成分及分隔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少数不典型表现病例,诊断仍存在困难。

  • 标签: 胰腺肿瘤 囊腺瘤 囊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收集有关甲状腺完全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手工检索全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所得的研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索后纳入11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82例,其中腔镜组505例,开放组577例。通过Meta分析得出:术中出血量(WMD=-17.86,95%CI:[-26.18,-9.54]),术后住院天数(WMD=-0.95,95%CI:[-1.40,-0.50]),术后满意度(WMD=4.03,95%CI:[1.20,13.58])等方面腔镜组手术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WMD=-0.70,95%CI:[-32.79,31.39]),术后并发症(RR=0.84,95%CI:[0.54,1.29])方面腔镜组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WMD=12.61,95%CI:[2.85,22.38])腔镜组长于开放组。结论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和提高美容方面具有优势,在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方面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手术。

  • 标签: 甲状腺 腔镜甲状腺手术 内窥镜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人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254例,测定患昔血尿酸(LAl水平许将患者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组,共86例)和B组(血尿酸正常组,共168例)。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向蛋白,肌酐比值(尿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结果l、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B两组患者在性别卡句成E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女性(35.1%VS.32.8%,P=0.019);A、B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有统计学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27.92±4.03.26.14±3.83.P=0.001)A、B两组之间年龄、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之间LVMI有统计学差异,且A组高于B组(106.13±22.65,99.99±24.94.P=0.048):A、B两组之间IMT无差异(P:0.867):A、B两组之间尿ACR无统计学差异(P=0.094).A、B两组之间的(:rr有统计学差异,H.A组叫显低下B组(75.21±37.40.88.11±32.92.P=O.008)。3、在LVMI的多元回归方程里,年龄(r=O.159.P=0.010)、收缩压(r=0.179.P=0.004)、尿酸(r=O.156,P=O.011)均有意义,且LVMI呈正相关:在Cer的多元回归方程里,仅年龄(r=-0.706.P〈O.001)、尿酸(r=-O.122,P=O.006)有统计学意义,且Cer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LVMI呈正相关,且在血压水平较高的老年患扦中更勾明硅;血尿酸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尤其在较年老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ACR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血尿酸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

  • 标签: 血尿酸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目的研究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心力衰竭(HF)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方法根据ACC/AHA心衰分期标准,选择正常对照组70例、HF高危因素组70例、心功能代偿组70例、HF组32例。以6min步行作为运动负荷,记录受试者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并测量步行距离。比较HF不同发展阶段受试者心率的变化及步行距离,分析心率6min步行距离的关系。结果心功能代偿组及HF组静息心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HF高危因素组(P〈0.05)。运动后即刻心率4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幅度随HF的不同发展阶段呈递减趋势(P〈0.05)。6min步行距离随HF的不同发展阶段呈递减趋势(P〈0.05)。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呈负相关(r=-0.311,P〈0.01),心率变化幅度6min步行距离呈正相关(r=0.386,P〈0.01)。结论静息心率的增快、运动后心率变化幅度的降低及6min步行距离的缩短既可作为判断心功能进入代偿期的评估指标,也可作为HF进展的评估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率 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急性脑梗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组)和同期26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浆He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ey升高,而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呈下降趋势,Hey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叶酸 维生素B12
  • 简介:目的探讨T2DM患者BMI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159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BMI(kg/m^2)分为4组:消瘦(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5)、超重(25≤BMI〈30)和肥胖(BMI≥30)。彩超检查,一侧或双侧出现下肢动脉斑块判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结果916例(57.5%)T2DM患者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下肢血管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7.5%、59.2%、54.7%、52.7%,χ^2=10.52,P=-0.016,趋势检验P=-0.006。以正常体重为参照,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1(BMI分组、性别、年龄、病程)、模型2(模型1加上血脂、HbA1c)、模型3(模型2加上空腹C肽、CRP)校正后,消瘦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3.30(1.32~8.26)、3.65(1.43—9.28)、6.02(1.93~18.74),P均〈0.05。超重及肥胖较正常体重的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C肽在回归模型中未显示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结论T2DM中,消瘦患者较正常体重者有较高的下肢血管病变患病风险;超重和肥胖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正常体重者相似。

  • 标签: 体质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血脂的综合指数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80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为2组:CHD组对照组(冠状动脉正常).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出其综合指数:LDL-C/(HDL-C+TBIL)和TC/(HDL-C+TBIL),分析其CHD之间的关系.结果CHD患者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CHD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HDL-C+TBIL)比值,TC/(HDL-C+TBIL)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TC,LDL-C,LDL-C/(HDL-C+TBIL),TC/(HDL-C+TBIL)可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它们为CHD的危险因素.结论CHD的发生TBIL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考虑血脂、血清胆红素血脂的综合指数有助于CHD的诊断.

  • 标签: 胆红素 脂质 冠心病 综合指数 血脂
  • 简介:<正>自1992年甘肃等12省、自治区在5.5亿人口中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按照免费发现,免费治疗的原则,使大批结核传染源得到及时发现治疗,已初见成效。为实现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卫生部决定自1993年9月起在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省实施“卫生部加强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首批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已启动。该项目采用滚动式发展,取得经验分批展开。项目旨在:1.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2.依靠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承诺,增加结防经费投入;3.通过项目促进结防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防治工作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卫生部 规划目标 免费治疗
  • 简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的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