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胎盘植入性病(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 PAS)是全球孕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后出血,增加围手术期子宫切除风险,造成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长,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也不断增高,故早期产前诊断对于指导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MRI是评估PAS的一种优秀工具,可对超声怀疑的PAS患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如侵犯的范围和程度,是否有宫外受累,以及预测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如失血、输血和子宫切除)。MRI新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DWI、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BOLD)成像在准确诊断PAS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胎盘功能信息。另外,基于MR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PAS的诊断准确性,减少了对放射科医生的经验依赖,还能对患者预后、并发症风险等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提升临床对PAS的诊疗决策水平。本文旨在探讨MRI新技术和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PAS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升孕妇产前胎盘植入诊断准确性以及降低术中风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胎盘植入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 作者: 刘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云南楚雄675000
  • 简介:目的: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价值。方法:选入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总计40例,时间为2021.08至2022.09。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良性病比例为5:35,超声诊断可见,检出恶性病4例,良性病34例,占比为10.00%、85.00%,准确度为95.00%。(2)乳头状癌方面,病理检出5例,超声检出4例,两种方案检出滤泡性腺瘤分别为3例、2例,检出炎性结节、增生结节、甲状腺囊肿分别为5例于5例、7例于7例、20例于2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较弱,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疾病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恶性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42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和恶性组(子宫内膜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造影增强模式的差异。以早增强或同步增强或早达峰为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的指标,计算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病变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总符合率并计算Kappa值。结果共有10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且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组66例,恶性组42例。恶性组病变厚度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9,P<0.05),但两组病变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为100%,Kappa值为0.688。超声造影诊断病变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Kappa值为0.79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恶性病,尤其是厚度≥10 mm子宫内膜恶性病的诊断中,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早增强或同步增强或早达峰为子宫内膜恶性病较为特异的超声造影表现。

  • 标签: 超声造影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病患者CEA、AFP、SF三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110例肝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肝癌患者AFP的含量显著高于非肝癌性患者(P<0.05),急性及重症肝炎患者SF血清检测显著高于肝癌患者(P<0.05),各种肝性病患者中的CEA含量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AFP随着肝性病的严重程度,其含量显著上升,但其特异性及灵敏性较低,肝性病会导致SF合成受阻,但癌症患者与非癌症患者中SF没有明显差异性,因此不能作为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各种肝性病患者CEA含量不具有差异性,因此不具有诊断的价值。

  • 标签: 肝性病变 AFP SF CE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46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5min,平均25.05±3.54min。术中出血5-40ml,平均10.25±4.25ml。术中未发生子宫穿孔、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28例,其中1例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宫颈息肉8例,宫颈平滑肌瘤4例,血管平滑肌瘤1例,宫颈炎性增生4例,宫颈管黏膜炎1例。术后复查,46例患者均正常月经来潮,宫颈恢复正常,没有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具有多重优点,主要体现在创面小、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几方面,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至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胰腺囊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将CT检查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MRI检查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病变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T检查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和MRI检查准确率相比较,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但与CT检查诊断相比,MRI检查病变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胰腺囊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二维声像图的肿瘤边界、回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以及有无包膜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血流信号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高频彩超对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68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甲状腺形态、大小、位置、数目、内外部回声、血流分布等进行观察,作出诊断后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或病理证实,然后对诊断结果加以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6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的患者共计62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1.2%,其中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患者分别为5例、22例、33例和2例。结论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具有非常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可重复性等优势,是甲状腺占位性病的理想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占位性病变 高频彩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8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40例。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B超联合诊断,着重观察两组患者后期临床诊断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临床诊断指标数据上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可适度推广在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 标签: B超诊断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肝脏良性局灶性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变,常规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是检测其血流的主要手段。超声造影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肝脏肿瘤病变检查和诊断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局灶性病变 病变诊断 超声造影 肝脏 良性 彩色多普勒
  • 简介:女性盆腔囊性病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无论是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手术创伤比较大,费用也比较高;而且有些患者的病变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复发率高,手术本身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超声引导妇科良陛囊性病的介入性治疗是一项安全、创伤小、患者易耐受,且经济简便的新型治疗方法。随着超卢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超声显像监视可直接观察介入治疗的进针路线及整个穿刺过程中穿刺针的位置,动态观察治疗的情况,穿刺可门诊进行,能很好地解决一些临床患者的实际问题,

  • 标签: 盆腔囊性病变 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 妇科 良性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气安神方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主诉为“心悸,乏力,易出汗”就诊,经B超检查有甲状腺结节性病患者,给予益气安神方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益气安神方治疗8周,临床有效率80%,无效率20%。(2)甲状腺结节无明显变化20例,有缩小变化33例。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益气安神方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几例胃部溃疡性病与胃间质瘤的放射线表现。方法根据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胃溃疡常见,大多数为单发,但多发性亦时有发现。X线征象在不同的体位、不同的时象不一定完全显示,但只要X线能显示龛影和其中之一,即可以做胃溃疡的诊断。

  • 标签: 胃部溃疡性病变 放射线
  • 简介:摘要对40例胃窦隆起性病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里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窦隆起病变超声内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Y)检查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病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恶性肿瘤,所收集病例术前均先行螺旋CT常规平扫,其后行MDCT增强扫描和多种重建显示技术检查,检查前口服足量对比剂。结果17例小肠肿瘤均得到良好显示,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MD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多种重建显示技术,对小肠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恶性肿瘤分期方面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MDCT 小肠肿瘤 对比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1%,与病理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合并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在结直肠普通型腺瘤、锯齿状病变/息肉、炎性病相关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系列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结直肠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良性病和息肉病进行阐述。结合原来分类,根据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发生机制和相关遗传学特征不同,建议将结直肠非浸润性上皮性病分为6类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的相关概念及进展进行讨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