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到2022年12月结束,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临床资料全面的新生监护病房早产儿中选择60例纳入此次研究范围,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差异,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30例纳入对照组,将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3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后5d、10d以及出院前的体重和护理相关指标。结果:护理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早产儿的睡眠时间、进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早产儿的营养摄入,促进体重增长,改善喂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实践推广意义重大。

  • 标签: 早产儿 舒适护理模式 营养摄入 体重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25家新生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现状和危险因素,为探讨真菌败血症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资料进行二次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生后7 d内收入中国25家三级医院NICU的24 731例早产儿的真菌败血症发生现况。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真菌败血症分为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分析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原。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出生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和不同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真菌败血症组和未发生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预后。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144例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和288例无真菌败血症组早产儿,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生真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4 731例早产儿中166例(0.7%)发生真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出生胎龄为(29.7±2.0)周,出生体重为(1 300±293)g,其中87.3%(145/166)为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越高(均P<0.001)。极早产儿和超早产儿真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0%(117/11 438)和2.0%(28/1 401),极低出生体重和超低出生体重中分别为1.3%(103/8 060)和1.7%(21/1 211)。3家NICU无真菌败血症发生,其余22家NICU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范围为0.7%(10/1 397)~2.9%(2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6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150例(90.4%),其中白色念珠菌有59例、非白念珠菌有91例,非白念珠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1例)为主。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整OR=1.52,95%CI 1.04~2.22,P=0.030)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调整OR=2.55,95%CI 1.12~5.80,P=0.025)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调整OR=2.50,95%CI 1.50~4.17,P<0.001)、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调整OR=1.05,95%CI 1.03~1.08,P<0.001)和长时间使用全肠外营养(TPN)(调整OR=1.04,95%CI 1.02~1.06,P<0.001)均是发生真菌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NICU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败血症早产儿发生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风险增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时间使用TPN可增加早产儿发生真菌败血症的风险。后续需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NICU真菌败血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婴儿,早产 真菌
  • 简介:891219正常新生血液气体分析数值测定/黄周良…∥陕西医学杂志。—1989;18(5).—42~43本文对143例正常新生,根据生后时龄和日龄共分7组,采用动脉化毛细血管血,用丹麦BME33型微量血液气体分析仪测定。其结果说明,初生~4天内正常新生PH值偏低,为成人正常值的低限。PCO2明显升高,随日龄增长而下降。PO2本组测定结果一直较低,SATO2各日龄组相差不大,亦偏低。本组所

  • 标签: 血液气体分析仪 毛细血管血 陕西医学杂志 动脉化 细小水泡音 反复呼吸暂停
  • 简介:901261新生出生评分与脐血血气分析/黄仁华…//新生科杂志.-1990,5(1).-21~22采集532例脐静脉与486例脐动脉血标本,观察了评分1~10分的各血气值均数与评分的,关系。结果pH值及PO2是随评分下降而降低呈正相关;PCO2呈负相关。脐动脉血的PH值和PO2较低于脐静脉血,PCO2较高于脐静脉血。

  • 标签: 新生儿室 脐静脉血 脐动脉血 重度窒息 围产期窒息 缺血性脑病
  • 简介:920010100例正常围产新生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分析/王桂萍…∥新生科杂志。—1991,6(3)。-127~128鉴于国内尚无新生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值,本文使用日本ES-4100Pz超声波肢体血流速计,对100例正常新生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做了检测分析。结果:血流速度用百分位法计算正常值范围:M=5.8438、P2.5=2.375cm/sP97.5=9.25cm/s(双侧95%的正常值范围)。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日龄相关显著(P<

  • 标签: 新生儿室 动脉血流速度 窒息儿 胎儿窘迫 硬肿症 新生儿糖尿病
  • 简介:摘要探讨新生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新生肺炎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重症肺炎抢救与否是提高新生肺炎治愈率因素之一,因此做好新生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重症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科于2010年01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新生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总结新生重症肺炎的护理要点。结果68例新生重症肺炎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58例痊愈,8例好转,2例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新生重症肺炎必须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一定要给予精心的护理,尤其是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新生重症监护和救治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数字驱动的临床研究范式应在新生重症医学中应得以重视。新的临床研究理念可进一步助力危重新生规范、精准、循证的管理,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新生病房积极降噪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 本次样本选取于我院在 2018 年 5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新生 , 将在新生病房采取降噪护理管理对比实验。选取实验样本数据为 : 实施前 (2018 年 5 月至 8 月 ) 和实施后 (2018 年 9 月至 12 月 ) 的新生患者各 60 例 ,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 新生病房在实施降噪管理后 , 噪音明显低于以前 , 且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实 施前 ( 牛奶摄入量、睡眠时间、体重 ) 。 结论 : 对新生病房实施管理降噪护理 , 不仅能减少噪声污染 , 还能增加新生每日牛奶摄入量、每日睡眠时间和体重等。

  • 标签: 噪声 新生儿 病房
  • 简介:摘要针对新生病房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将“希望”护理模式运用于工作中和健康教育方法,并对家庭护理健康教育要点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新生医院感染防止策略进行分析及探究。方法针对于我院在2010年—2016年期间的新生科住院的新生出现院内病房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包括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类型、产生因素等。结果新生院内病房感染的部位多见于呼吸道、血液以及胃肠道,革兰阴性菌、轮状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对于新生重症院内病房感染抢救做到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十分重要。结论针对新生医院感染的情况,需要从积极的预防以及控制两个角度加强,应用针对性的处理举措。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综述了新生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最新经验和研究进展。新生医院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隔离措施不到位等。总结出预防控制新生病房医院感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病房建筑必须合理布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技术及规范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防新生颅内感染、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认为控制新生医院感染重点在于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