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接治的 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50例和对照组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甲状腺 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 131碘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予以 131碘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131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的应用进展。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50例接受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都是25例患者,护理指导后总结数据。结果:两组案例的口腔健康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析可知,干预组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在90分以上。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等可知,干预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效果突出,心理上的护理帮助后,缓解不良情绪,因此可广泛借鉴和落实。

  • 标签: 心理护理 口腔颌面部手术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的价值。 方法: 所选分析病例为在 2017.8~2019.8 时段来我院就诊的 80 例骨折病例,双色球抽签方法对所选病例实施分组,选择人性化护理方案的 40 例病例归为实验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的 40 例病例归为对照组,对 2 种护理方案的实施价值进行对比。 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护理方案呈现出突出的价值,表现为:实验组病例对本组护理方案满意程度提升明显,同时心理情况两项评分降低明显,对比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可达到理想状态,实施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骨折患者 个性化护理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 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定量评价小肠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方法 18只巴马猪麻醉后固定,给予小肠多层螺旋 CT灌注成像检查 。比较空肠和回肠各灌注参数差异,应用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来评价两位医师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结果空肠和回肠各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463、 0.284、 0.464和 0.720)。两位医师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结论应用 MSCT灌注成像评价小肠血流动力学是可行的,小肠血供丰富,空回肠灌注参数值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小肠 X线计算机 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慢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以长期和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除了持续疲劳,患者还常伴有其他多系统(如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异常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失眠、认知障碍、抑郁等。本文旨在综合分析目前相关文献,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诊断 治疗策略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指标从2019年03月--2020年0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取32例用作实验组研究资料,该组选择优质护理;并随机抽取同期盆腔炎患者32例用作参比组研究资料,该组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参比组,SF-36生活质量、MMAS-8依从性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比组;且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盆腔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既有助于改善盆腔炎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盆腔炎再次发作几率,整体提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盆腔炎 应用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补阳还五汤(BYHWD)是中药中治疗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剂。对中风、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均有有显著的疗效,且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剂颗粒剂等对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糖尿病肾病、血瘀型腰间盘突出、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及抗炎作用、脑梗死、寒凝血瘀证、心脑血管证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补阳还五汤的药理实验研究,以期对补阳还五汤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和扩展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期间到我院 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80 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条件下分为 2 组,每组 40 人。对研究组实施静脉采血手段,对照组实施末梢采血手段,对两组研究对象地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 95.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67%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运用静脉采血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检验过程中 。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探究其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的 患者共 80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术后康复手段 ,常规护理方式和快速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处理。 每组 40 例患者。结果:根据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结发现,两组存在结果差异,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体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 97.5% ( 39/40 ),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 85.00% ( 34/40 )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术后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还咋圣体恢复,以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都有显著效果,可用于临床 推广。

  • 标签: 肝胆 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所现服务的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老年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急诊抢救室中科学心理护理的措施,并分析此护理方法 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 实验 选 自 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期间,在此时间范围内来我院治疗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 138 例,采取 数学随机方法,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分组,各 69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策略,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91.30 % )、护理纠纷发生率( 2.89 % )均明显差异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 );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上,两组对比也有意义 P 均< 0.05 。 结论:改良 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抢救室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建议可应用并推广 。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 抢救室 效果 策略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 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PFNA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8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 PFNA 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 DHS 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就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4.44% ,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DHS 与 PFNA 技术都能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 PFHA 治疗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情况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 2013 年 9 月~ 2014 年接收的手术患者 173 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73 例患者中, 16 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9.2% ,其中,多为护理操作差错及护理管理差错。结论:手术室护理有利于促进手术患者的恢复,但存在比较多的缺陷风险,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缺陷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缺陷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6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方法),每组均为8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各项心功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曲美他嗪 辛伐他汀 心绞痛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鼻窦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鼻窦炎患者当中的其中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挑选,并且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在研究过程中,对参照组的鼻窦炎患者采取有效的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鼻窦炎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不如研究组,经过研究人员统计学软件的有效分析,得到最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鼻窦炎 舒适护理干预 疾病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康复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72例肩周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法划入实验组和常规组(n=36)。常规组行常规针灸加理疗,实验组行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7.78%,实验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4.44%,差距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与常规组患者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康复手法治疗肩周炎,可提升患者恢复的优良率,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穴位注射康复手法 肩周炎
  • 简介:摘要: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一项重要的诊断方式。肝癌在临床中属于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具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研究表示肝癌的出现同患者情志因素存在着相关性。因此,为了让肝癌患者对病情有进一步的认知,促进其治疗效果,有必要对肝癌、情志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 标签: 肝癌 情志因素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出生新生儿计 114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57 )与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实验组( n=57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P<0.05 ,出箱时间、体温变化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案能够维持新生儿体征的稳定,可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 188例眩晕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102例(定眩汤加减 +利多卡因),对照组 86例(半夏白术天麻汤 +利多卡因)。两组均治疗 7天为 1个疗程, 7天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时间、显效时间和有效时间( 0.5±0.2, 1.5±0.4, 2.5±0.7)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2.6±1.5, 3.2±1.8, 4.0±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2, 2.903, 3.011, P<0.05),提示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的起效时间少于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起效时间,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效率 81.37%,对照组有效率为 80.2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031,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或定眩汤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联合定眩汤加减起效时间短。    【关键词】眩晕症;半夏白术天麻汤;利多卡因;定眩汤加减    眩晕症是神经内科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作为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其病因与周围神经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导致的前庭系统和小脑功能障碍有关 [1]。临床症状表现为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眩晕,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为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笔者对本院 188例眩晕症患者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法的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神经内科诊治的 18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102例,其中男 37例,女 65例,年龄 38~ 75岁,平均年龄( 56.5±18.3)岁,病程 2天~ 24年。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55例,美尼尔综合征 15例,颈性眩晕 32例。对照组 86例,其中男 23例,女 63例,年龄 36~ 79岁,平均年龄( 57.5±20.8)岁,病程 6天~ 21年。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8例,美尼尔综合征 19例,颈性眩晕 29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物旋转、头晕、恶心、呕吐,经心电图排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利多卡因 75~ 100 m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缓慢静滴,并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钙离子拮抗剂,呕吐严重者给予加强支持治疗,总疗程平均 5天。加用定眩汤加减,方中天麻 15 g、钩藤 15 g、石决明 30 g(先煎)、女贞子 15 g、甘草 5 g、川芎 10 g、白芍 15 g、茯苓 15 g、泽泻 15 g、石菖蒲 12 g、法夏 15 g、白术 12 g。将上述诸药浸泡 30 min后以水煎服, 1剂 /d,水煎 2次,早晚各服 1次,连服 10天为 1个疗程。加减: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当归;肾精不足加枸杞子、五味子、山萸肉;痰湿加胆星、陈皮;血瘀加丹参、牛膝、赤芍;呕恶加竹茹、苏梗、代赭石;高血压加葛根;夜寐不安加酸枣仁、远志、麦冬等。    对照组:利多卡因 75~ 100 m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缓慢静滴,并酌情给予少量镇静药、钙离子拮抗剂,呕吐严重者给予加强支持治疗,总疗程平均 5天。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 15 g、白术 15 g、天麻 15 g、甘草 6 g、生姜 10 g、陈皮 12 g、茯苓 15 g、大枣 3枚。将上述诸药浸泡 30 min后以水煎服, 1剂 /d,分 2次口服, 10天为 1疗程。加减:气伤血虚加用党参 15 g,黄芪 15 g,当归 10 g,川芎 10 g;血瘀加桃仁 12 g,红花 12 g;肝阳上亢加龙骨 25 g,牡蛎 25 g,珍珠母 130 g;痰浊重加用胆南星 12 g,竹茹 6 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痊愈时间、显效时间和有效时间( 0.5±0.2, 1.5±0.4, 2.5±0.7)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2.6±1.5, 3.2±1.8, 4.0±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2, 2.903, 3.011, P<0.05),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的起效时间少于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起效时间,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疗效比较    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81.37%,对照组有效率为 80.23%,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031, P>0.05)。利多卡因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利多卡因联合定眩汤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讨 论    眩晕是一种机体的主观症状,是一种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平衡感觉和定向感觉的障碍,其病理基础通常为前庭部位的病变。病机为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或脑供血障碍导致膜迷路血管痉挛,迷路神经兴奋性增高,迷路积水等微循环障碍所致。患者往往会产生自觉自身或外界景物转动或晃动的幻觉,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血压、脉搏改变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综合症状。其病因为颈椎病或动脉硬化所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梅尼尔氏症及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迷路炎和前庭神经炎也会导致眩晕症 [2]。为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笔者对本院 188例眩晕患者进行了利多卡因联合不同中药的分组对照研究。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机制是通过其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脑部微动脉,降少血液中凝栓物质的含量,避免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治疗脑血管性、前庭行和内耳性微循环眩晕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古代医书中,眩晕有多种名称,如头眩、掉眩、眩冒、目眩、癫眩等。中医理论认为眩晕多因素质薄弱、忧思郁怒、饮食厚味、病后体虚致气机逆乱、风夹痰阻滞经络、蒙蔽清室引起,归纳起来,其病机总不越风、火、痰、瘀、虚五字,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丹溪心法 ·头晕》中则偏重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在临床上须详察病情,辨证治疗,至于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急则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消火、化痰等法则治其标;缓者多偏虚,当用补益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则,治其本为主 [2]。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进华,秦 霞,倪 艳,施 葹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规律研究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05): 89-91.     [2] 曲玉梅,赵锦霞,刘雪颖 .眩晕症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辨治疗举隅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09): 133-134.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