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含量水平,建立适合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收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22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72-4的含量;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面健康人群血清中CA72-4的浓度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224例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含量为3.24±6.20U/ml,由于血清CA72-4含量水平呈偏态分布,其95%可信区间为≤17.2U/ml。结论本地区表面健康人群血清CA72-4的参考值范围为0.0-17.2U/ml,由于本研究仅涉及一家医疗机构,且纳入研究的人群数量非常有限,故本研究所得的参考区间仅供参考。

  • 标签: 糖类抗原72-4 化学发光法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氧治疗能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本文观察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与20例糖尿病足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依据Wenger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缺氧状态,有效改善糖尿病足的血液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高海拔地区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锡地区不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前列腺特性抗原血清浓度的分布水平。方法收集2003年-2014年9226名男性健康体检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年度健康男性血清PSA浓度的分布。结果9226位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为(1.239±0.022)ng/ml;7组健康男性PSA血清浓度分别为4.329±0.932、2.848±0.261、1.699±0.067、1.248±0.027、0.981±0.016、0.949±0.020、0.845±0.035ng/ml。7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无锡地区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分别为(1.460±0.137)ng/ml,(1.396±0.050)ng/ml,(1.206±0.025)ng/ml,其中2007-2010年与2011-2014年无锡地区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锡地区健康男性年龄在50岁后PSA血清浓度逐步上升,近四年PSA平均血清浓度呈下降趋势,PSA血清浓度正常参考值的制定应考虑年龄、时间等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浓度分布
  • 简介:摘要针对天祝县安远镇中心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卡、证、册不符,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实行村医例会制度、目标责任考核、预约接种等方式,使免疫规划工作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

  • 标签: 安远镇 免疫规划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特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收集2003年以来世居于海拔2800米以上患者15例,通过病史及临床特点,决定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措施。结果痊愈4例,心功能由Ⅲ级以上改善为Ⅱ级者9例,随访,死亡2例。结论明确诊断DCM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控制心衰,待病情稳定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高原 扩张型心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是新生儿中常见的染色体疾病,目前对其治疗依旧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且二胎政策开放,高龄孕妇增加,所以医学界专家从孕妇的角度出发,无创伤的DNA检测来降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新生儿出生的概率,大大减少创伤性操作导致的流产死产率。近年来产前筛查的方法也有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从无创DNA与产前诊断方法以及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优势与前景入手,对比阳性率,假阳性率及阳性预测值;对无创DNA在桂林地区育龄期妇女的应用进行相应的综述。

  • 标签: 无创DNA 唐氏筛查 高龄 产筛高危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西宁地区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出血的护理。方法入选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其出血情况。结果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11.5%),其中轻度出血9例(11.5%),严重出血0例,血小板在原基础上明显减少的4例(1.3%),输血0例。结论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过敏原之间的关系,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德国MORA-RM200生物共振仪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过敏原的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为89%;前10位的过敏原为螨和昆虫75例(62.5%),花粉42例(35%),谷类38例(31.67%),鱼类36例(30%),坚果30例(25%),动物皮毛28例(23.33%),霉菌27例(22.5%),水果20例(16.67%),食品添加剂18例(15%),乳制品17例(14.17%)。结论地域不同过敏原的种类亦不同,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由多种过敏原引起,生物共振检测过敏原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生物共振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西安市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进行的体格检查和血尿酸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尿酸检查正常者和高尿酸血症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测指标。结果我院体检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12%,4.56%和9.30%,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比例、饮酒比例、高血压患病率、甘油三酯、BMI和血压均显著升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近年来,西安市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高尿酸血症与性别、年龄、肥胖、饮酒、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西安 患病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仓市浮桥地区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10例RRTI患儿作为RRTI组,110例健康儿童作为非RRTI(对照组),通过患儿家长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和微量元素检查对比分析影响RRTI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健康状况不良、早产、人工喂养、家庭成员吸烟及微量元素缺乏是影响RRT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出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儿童保健是降低RRTI发病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淄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为病人预防、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实验组180例用点滴反应法进行泌尿结石标本化学成分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指导饮食进行结石预防的患者。对照组93例未做结石成分分析也没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患者。结果饮食习惯与泌尿系结石复发有很大关系,通过合理饮食进行结石预防,实验组中180例患者中173例无复发,7例复发,复发率4.0%。对照组93例患者中14例复发,复发率15.05%。结论合理的饮食可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分 饮食指导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出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8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胃镜及病理学结果分为三组消化性溃疡组264例,胃炎组294例,胃癌组262例;采用14C-UBT检测方法及胃粘膜组织活检病理学Hp检测,两项检测结果中任一阳性或均为阳性,诊断为Hp感染阳性。结果消化性溃疡组Hp感染阳性236例(89.4%);胃炎组Hp感染阳性128例(43.5%);胃癌组Hp感染阳性114例(43.5%)。消化性溃疡组Hp检出率高于胃炎组(X2=64.48,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消化性溃疡组Hp检出率高于胃癌组(X2=62.16,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组与胃炎组Hp检出率相等,均为43.5%,两组间无差异性(X2=0,P>0.05);结论新疆地区Hp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炎的发病过程中均具有相关性;新疆地区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间的相关性较胃癌及胃炎发病可能更密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该地区婴幼儿血清锌和钙水平及寻求改善该年龄段锌和钙缺乏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婴幼儿,根据检测情况记录血清钙和锌含量。结果906例婴幼儿血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人数为426例,占总数的47.0%,血钙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人数为300例,占总数的33.1%;该年龄段儿童男童缺钙百分比高于女童,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岁组缺锌男童百分比高于女童,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组缺锌和缺钙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幼儿缺锌和缺钙与年龄的关系,经统计学分析,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婴幼儿缺锌和缺钙情况比较普遍,应根据其缺乏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进行营养和膳食指导,调整婴幼儿饮食结构和药物治疗,促进该年龄段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婴幼儿 血钙 血锌 检测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自行设计儿童铅中毒调查问卷,对温州地区的城区、郊区、农村15所幼儿园共7252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全血血铅检测,并对不同区域和年龄段儿童铅中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的7252名学龄前儿童中,血铅水平≥100μg/L有1377名,铅中毒检出率为18.99%;不同区域间儿童铅中毒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X2=442.37,P<0.01),其中农村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最低(11.03%),城区检出率最高(32.96%);不同年龄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比较,5~6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22.52%)显著高于3~4岁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15.45%),差异显著(X2=58.02,P<0.0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导致温州地区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住宅位于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居室近半年内涂过油漆、有异食癖和常咬铅笔等文具。结论温州地区学龄前儿童铅中毒检出率较高的地段主要集中在城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6岁,主要危险因素有住宅位于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居室近半年内涂过油漆、常吃皮蛋、有异食癖和常咬铅笔。

  • 标签: 铅中毒 流行病学 问卷调查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昆明地区老年人群静脉血细胞分析的参考值区间。方法在相对高原的昆明地区,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到我院体检的1793例健康老年人空腹静脉血和1634例健康非老年人,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参数。结果昆明地区健康老年人8项常规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为血红蛋白(HB)(151.6±15.7)g/L,红细胞(RBC)(4.97±0.54)×1012/L,血细胞比容(HCT)(0.46±0.04)L/L,白细胞(WBC)(6.12±1.58)×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3.2±5.73)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30.61±2.13)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8.5±9.34)g/L,血小板(PLT)(191.6±52.1)X109/L;健康老年人男性与女性相比,HB、RBC、HCT、WBC、MCV、MCH、MCHC、PL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行业标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健康老年人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有其地区特点、且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本地区健康老年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值区间。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参考区间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XXXX县位于西北XXX,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妇女的卫生健康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妇女妇科病的求医行为与健康认知的调查,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妇女的健康生活水平。

  • 标签: 欠发达地区 妇科病 求医行为 健康认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鸣壮族地区人群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筛查,了解壮族地区HBsAg阳性比率,将HBsAg阳性人群列为肝癌高发人群,进一步检出肝癌患者进行早诊早治。方法筛查出不少于1000名肝癌高发人群,每年随防不少于1000例次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腹部脏器彩色B超检查,并对发现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初筛人数为26141人,HBsAg阳性例数为2225人,阳性率为8.51%(2225/26141)。(2)HBsAg阳性人群中初筛和随访检出肝癌45例,早期为24人,晚期为21人,早诊率分别为53.3%(24/45)。另检出漏诊肝癌3例。(3)高发人群和一般人群组肝癌发病率分别为2157.30/10万(48/2225)和40.87/10万,前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后者。高发人群组早期肝癌患者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高于一般人群组中肝癌患者。结论在壮族地区人群开展HBsAg阳性筛查,筛选出肝癌高发人群进行AFP检测和腹部脏器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肝癌患者,提高近期生存率。

  • 标签: 肝癌 筛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超 早诊早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0-6岁儿童血铅含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石河子地区2000例血铅样本及样本对象的年龄及生活环境等情况。结果平均血铅浓度(34.54±5.17)ug/L,0-1岁平均血铅浓度(31.54±1.78)ug/L,2-3岁平均血铅浓度(33.23±5.75)ug/L,4-6岁平均血铅浓度(37.87±4.45)ug/L,超过100ug/L20例。结论绝大多数儿童血铅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血铅含量与年龄、生活环境相关联。

  • 标签: 0-6岁儿童 血铅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共检出2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细菌164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无乳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细菌32株,真菌10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6.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占36%。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是本院新生儿血培养主要的检出菌,应加强无菌操作意识以及对围产期无乳链球菌阳性孕妇进行预防性用药。同时检出比例较高的多重耐药菌,临床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新生儿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