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二轮修志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多数志稿已处于全面编写和总纂阶段。如何做好志稿的评议、修改和验收,是摆在各级地方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 标签: 志稿评议 地方志机构 修志工作
  • 简介:鲁迅先生曾说:“文人还是人……,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我们自然不敢自称文人,但深爱作文的我们却有着强烈的愿望,

  • 标签: 文人 是非 愿望
  • 简介:五年级(下册·人教社新课标版)第三单元写一篇发言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我们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班干竞选大会。我自告奋勇,竞选语文科代表一职。我认为,语文科代表首先是个信息采集员,应及时调查和登记每位同学的语文学习情况,了解每位同学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位同学进行力所能及的指导。

  • 标签: 语文科 发言稿 竞选 信息采集 学习情况 学习过程
  • 简介:小燕子:今天,我终于成为向往已久的校园小记者了!请问,怎样才能写好校园新闻报道呢?张宗铭同学:校园新闻就是学校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报道”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把新闻传播出去;也指通过媒体发表的新闻稿。新闻稿的特点:一要“新”——选择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的事;

  • 标签: 校园新闻 新闻稿 新闻报道 “新” 媒体 记者
  • 简介: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单位精简得越来越少,从事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因此也越来越少,企业报的自然来稿由此越来越匮乏。编辑过去编一个版有七八十篇稿甚至上百篇稿可选,现在通常只有二三十篇稿,有

  • 标签: 企业报 应对稿 报编辑
  • 简介:义乌种蔗制糖始于清顺治年间,历经约二百年的初步发展,至19世纪晚期开始兴盛,20世纪前半期达于全盛。1947年以后至1970年代有所回落、波动,80年代重新兴盛。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因受国际糖价冲击,逐渐衰落而淡出。期间,蔗之另一支——果蔗发展起来。2005年开始,以举办红糖节为契机,复呈振兴之象。种蔗制糖虽为经济活动,却关乎人文,义乌人在不利条件下创造了驰誉远近的义乌糖,义乌糖则磨砺了义乌人的创造精神。鸡毛换糖——小商品市场、洪太姜糖、蜜蜂味精等皆由其衍生、衍变而来。

  • 标签: 义乌 蔗糖发展史 人文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最近,本编辑部不止一次地发现个别同志一稿多投的情况。这不仅浪费刊物的版面,而且浪费编辑的精力和读者的时间,已引起读者的不满。为此,本编辑部除加强对稿件的审核工作外,恳切希望作者和读者们继续和我们配合,杜绝这类问题的继续发生。

  • 标签: 多投 编辑部 读者 浪费 版面 稿件
  • 简介:本文通过征考文献,揭出邢澍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源流。于前辈学者的邢澍研究以拾遗补阙。并对编纂《守雅堂稿辑存》的陇右学者冯国瑞的生平学术贡献予简要评介,以表彰这位坎坷经历的西北学者的学术地位。

  • 标签: 守雅堂稿辑存 邢澍 冯国瑞
  • 简介:吴善谦(1567-1643),字伯享,号黄岭,别号员明道人,枞阳高旬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明天启年间,任浙江台州府推官。崇祯元年(1628),迁升钦差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在任三年,他敢于直言,针对国家利弊,民间疾苦,前后奏疏三十余次。后因执法触怒权贵,被迫罢官回归故里。余在整理集藏文献:

  • 标签: 文献价值 监察御史 奏疏
  • 简介:◇过去在人们的意识里,似乎只有工业战线的记者才与产业化、市场经济等概念打交道,而农业报道无非是唱唱春种秋收四季歌,谈不上用市场经济观念去报道农业问题。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工作的主旋律,《经济日报》总编辑武春河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较之过去,最大的变化在于观念上的变化,即新闻工作者能否用市场经济观念去报道市

  • 标签: 报纸 编辑工作 主题优先法 新闻报道
  • 简介:在志稿总纂中,对志书资料的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发现和补充志稿分散时不容易发现的资料缺漏,事实不准确及资料使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是志稿总纂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纂中,如何处理资料问题呢?一、拾遗补缺,保证入志资料全面、系统、完整。拾遗补缺,是为了从志书的整体上保证入志资料和志书内容的全面、系统、完整。因此,主编总纂时应从横的和纵的两方面对

  • 标签: 总纂 志稿 专志 新疆通志 志书质量 地方志书
  • 简介:<正>史苏苑教授的《历史人物评价论稿》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史先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研究有素,造诣颇深。早在1957和1963年,他就先后出版过《中国历史人物简论》及其续集,评价过一批历史人物。他在自己评价历史人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本书就是他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

  • 标签: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价 中国历史 河南人 史学界 问题研究
  • 简介:“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一部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对科技期刊来说,一篇投稿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同时需要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必将导致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和编辑资源浪费,将严重伤害科技期刊和广大作者的利益.敬请各位作者慎重选择投稿刊物,并确定前一次投稿已被退稿后再行改投.

  • 标签: 一稿多投 科技期刊 资源浪费 作者 投稿 重复性
  • 简介:民国《厦门市志稿》填补了清道光十九年(1893年)之后厦门地方志的空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志稿存在着严重不足。如果对这些不足缺乏足够的认识,势必贻误读者,贻误后人。为此,有必要就民国《厦门市志稿》作一番评析。

  • 标签: 《厦门市志稿》 民国时期 书评 地方志
  • 简介:一、在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中,针对中学的美术欣赏教学特点,我探索“学稿”的教学方法。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丰富.容量大.知识面宽.横向学科联系较多,不太容易在一节课里面面俱到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用“学稿”的形式.“学稿”就是给学生学习时用的学习提纲.

  • 标签: 教学法 美术欣赏教学 学习提纲 美术欣赏课 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
  • 简介:时下,随着传媒的发达,一稿多投、多发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第32条前款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 标签: 一稿多投 行业规则 报纸 期刊 稿件 辛迪加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