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确诊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方面起到的作用。方式 将100例受检者划分为对照组(50例,未患有糖尿病)、观察组(50例,患有糖尿病伴早期肾损伤),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差异明显,而观察组结果显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更高,呈P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常规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检测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CI)尿失禁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和真武汤加减+膀胱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SCI尿失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膀胱训练)和对照组(膀胱训练)各45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排尿日记、负面情绪、尿流动力学指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髓损伤 排尿日记 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 尿流动力学 膀胱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伤病关系及参与度。结果:案列1中,被鉴定人认为外伤与自身退变共同作用致目前不良后果,所起作用基本相当,建议外伤为同等作用;案例2中,本次外伤系轻微作用,疾病占主要作用。结论:在颈髓损伤涉及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被鉴定人受伤过程及受伤机制后,根据被鉴定人伤后临床表现特点及与其伤前比较有无加重、影像学资料及电生理检查,明确脊髓损伤及自身颈椎疾病(包括颈椎退行变、颈椎病及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情形)的严重程度,综合评定伤病关系及参与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受损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运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效果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之后,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患者康复速度明显加快,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耳穴压豆法 中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苍白球/壳核T1WI信号强度(G/P)比值、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与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生儿科住院的256例足月重度以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依据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进行评分,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组各201例、46例、9例,另取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头颅MRI检查。检测并计算4组新生儿的G/P比值,同时测定血清B/A比值,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P比值、B/A比值与胆红素脑损伤的相关。结果 无症状/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新生儿的G/P比值、B/A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与重度组新生儿G/P比值、B/A比值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新生儿G/P比值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组新生儿B/A比值水平与中度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核磁G/P比值、血清B/A比值与胆红素脑损伤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有效指标,并且核磁G/P比值比血清B/A比值在中重度胆红素脑损伤患儿中能更准确的反映脑损伤程度。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损伤;核磁共振;信号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入组成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是通过骨科损伤控制的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发生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使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模式进行治疗,患者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得到临床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四肢多发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监控管理联合精细化护理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健康管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前后腘静脉与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级监控管理 精细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在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经本院诊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58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依据电脑录入病例先后顺序分为2组,基础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开展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方案,对比分析组间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效率为96.55%与基础组65.51%相比较高,存在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较基础组得到改善,数据有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开展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技术,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较高,加速患者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不稳定骨盆骨折 四肢多发骨折 骨科损伤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搏动耳鸣是指因为患者的头部、颈部、血管或其他器官结构发生异常而导致形成非正常性的异常声音,且异常声音能够通过耳部周围的邻近组织而传到患者内耳,从而使患者耳部能够感觉到拥有一定节律的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搏动耳鸣。搏动耳鸣在临床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称,在临床中所有类型的耳鸣患者中搏动耳鸣患者约占4%-5%左右。搏动耳鸣大多数与血管有关,耳鸣节律与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统称之为血管搏动耳鸣,依据血管类型可以分为静脉搏动耳鸣和动脉搏动耳鸣两种。最近几年,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导致静脉搏动耳鸣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的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搏动耳鸣病例被首次提出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搏动耳鸣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而成功的病例;也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中所有搏动耳鸣患者中,约有21%-25%的患者是因为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目前临床中仍未明确有关搏动耳鸣的致病机制,因此,针对乙状窦相关搏动耳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在此,探讨因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搏动耳鸣的相关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同时,对改善搏动耳鸣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状窦病变 搏动性耳鸣 耳鸣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医学上极为重要的药物,对维护人类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也逐渐增加。为了规避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本文就中药应用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84例我院收治的分泌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分泌物增多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中耳炎,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 咽鼓管手术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安全及有效。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周围面神经炎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分别接受药物、针刺治疗以及面瘫康复操辅助治疗,并对比分析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面瘫康复操 周围性面神经炎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近一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n=40),对所有患者实施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膝关节评分、MPTA、FIA较手术前均有改善(P<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应用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