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期实施护理干预取得的疗效。方法设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行胃大部切除的7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各项康复指标、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各项康复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同时,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期实施护理干预,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推广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大部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产钳和胎头吸引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得出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和胎头吸引,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 对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椎弓根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椎弓根内固定的护理效果。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周,65例患者可持拐杖下床活动,3例截瘫患者双下肢功能亦有所改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围期的整体护理,术后做好患者康复指导,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内固定成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的盆腔器官脱垂病人20例,给予围期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20例盆腔器官脱垂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期精心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对我科2013年1-5月分24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术后训练,体位指导,康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结果24例病人均无伤口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并发症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康复出院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术后训练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行剖宫产的围期临床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患者11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剖宫产,并给予围期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110例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的患者进行围期护理,2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出现产后尿潴留经过处理后治愈,1例出现产后子痫和伤口感染,临床治愈率为98%,其他患者临床观察8~12d恢复后顺利出院。结论对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减轻孕妇分娩的疼痛感和不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术 围术期 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66-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中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强对患者术前中的心理护理,并要求医护人员在中认真细致地做好围期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全程病情变化。结果50例患者在术前、中、术后均受到完善护理,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手术成功。结论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特点的了解程度,中护理措施是否得当均影响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中护理措施,是预防各种护理缺陷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应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材对实施骨折内固定的患者进行中配合,并予以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的过程中未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的过程中进行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对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时不仅应该改进手术方式以及完善治疗方案,也应该进行临床护理,从生物力学等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中配合;术后护理;探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new type of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equipment to th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and to provide postoperative car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sampling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have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 improve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reatment plan, but also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内镜粘膜下剥离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病情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病情进行护理措施,最后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内镜粘膜下剥离期患者的护理,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病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从而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全程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妇产科临床上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09月收治的122例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6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61例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止血有效率、手术平均费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止血有效率为98.36%(60/61),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止血有效率为88.52%(54/61),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平均费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以上数据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8%(2/61),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7%(7/61),两组数据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妇产科临床上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止血效果,缩短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间,患者能在术后早期下床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疗效观察 止血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38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前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及阴茎包皮污垢,训练患儿床上排便。术前晚用温盐水排便灌肠,晨清洁灌肠。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伤口护理、预防阴茎勃起、会阴部护理、排尿体位训练、观察尿流变化等。结果2例随访3~18月,阴茎外观良好,接近正常,尿道开口于阴茎头顶端,阴茎勃起能完全伸直,无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无阴茎皮肤坏死。术后并发尿瘘12例(5%)。结论此方法是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的较好护理方法。

  • 标签: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全子宫切除不同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经腹部子宫全切、经阴道子宫全切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93例,均为 2018年 1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并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 31例接受经腹部子宫全切进行治疗的纳入 A组,接受经阴道子宫全切治疗的 31例纳入 B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进行治疗的 31例纳入 C组。对比这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从手术时间上比较, A组明显短于 B组与 C组,差异显著( p<0.05);从术后排气时间上比较, B组与 C组均短于 A组,差异显著( p<0.05);从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上比较, B组与 C组明显短于 A组,差异显著( p<0.05);从住院时间上比较, A组明显高于 B组与 C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全切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不同方式 疗效
  • 简介: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为0.6%,有480万人[1].冠心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发展,冠心病发病率在升高,冠状动脉搭桥(CABG)也在逐年增加[2],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术后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围期的护理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摘除中配合和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3例椎间盘摘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行常规配合;优质组行优质配合和护理。评价(1)术前术后疼痛评分;(2)并发症率。结果(1)优质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优质组并发症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间盘摘除给予优质中配合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椎间盘摘除术 术中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观察切开法重睑期患者的疼痛程度。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五科拟行切开法重睑的门诊手术女性患者46例(年龄19~43岁,平均26.8岁),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重睑。局部麻醉药为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1∶1混合(含1∶20万肾上腺素)。在注射局部麻醉药时、手术开始后2、4、24 h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AS)明确患者手术切口疼痛情况。手术时间(105.71±23.98) min。VAS评分显示,在注射局部麻醉药时分值最高5.02±1.36。手术开始后2、4、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1.96±1.23、3.09±1.43、0.76±0.92。46例患者中未补充局部麻醉药,也没有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术后仅有1例患者自行口服止痛药,其余患者均未服用。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注射时为中等疼痛,之后良好的局部麻醉镇痛持续手术全过程,术后不口服镇痛药。

  • 标签: 重睑术 疼痛 局部浸润麻醉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围期的护理体会。方法8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病情观察、切口护理、基础护理要点,评价围期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出院时症状均得以不同程度改善,复查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结论预见性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