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2月 -2019 年 5月 某 医院收治的 80例高危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139.6±25.4)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50%( 1/40);对照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210.5±31.7)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2.50%(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在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 97.50%( 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 90.00%( 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产妇 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产后出血19例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12例,占63.2%;胎盘因素4例,占21.0%;软产道裂伤2例,占10.5%;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5.3%。结论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预防和及时治疗宫缩乏力和胎盘滞留。

  • 标签: 产后出血 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产妇自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阴道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加护病房观察6小时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0例观察组产妇产后6小时在加护病房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产妇实施加强护理6小时,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加护病房 6小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分娩困难的产妇,予以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368例产科分娩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84例,对照组予以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予以阴道产钳助产方式,对助产不佳者转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 3.80%、 2.72%、 1.63%,对照组分别为 11.41%、 8.70%、 6.52%,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分娩困难的产妇,采取阴道产钳助产可有效辅助产妇生产,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及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产前助产 分娩困难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低置胎盘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选取120例低置胎盘产妇,均行阴道分娩,根据产后是否出血分为对照组(不出血)与观察组(出血),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低置胎盘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120例低置胎盘产妇经阴道分娩,共68例出现产后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后出血影响因子为胎盘距宫颈内口距离及产前有出血现象、胎盘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胎盘粘连是导致低置胎盘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低置胎盘产妇在产前要科学进行阴道检查,分析评估高危因素,尽可能为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避免产后出血风险,维护产妇及腹中胎儿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低置胎盘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高龄产妇阴道分娩中,优质助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优质助产护理开展路径。方法对研究样本中的高龄产妇进行组别划分,试验组与研究组中,分别使用标准助产护理与优质助产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高龄产妇阴道分娩中开展优质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高龄产妇心理压力。结论优质助产护理对提升高龄产妇阴道分娩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将成为阴道分娩中重点研究应用的护理模式。

  • 标签: 高龄产妇 阴道分娩 优质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疤痕子宫患者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选取68例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和68例非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对两组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分娩成功率为86.8%,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92.6%,两组产妇在婴儿Apgar评分、生产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发生新生儿窘迫,对照组1例发生新生儿窘迫,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结论疤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具有一定安全性和可行性,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疤痕子宫 经阴道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程管理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疤痕子宫产妇112例,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6)以及产程综合管理的观察组(n=5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产状况和新生儿预后状况。结果(1)生产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4.3±7.3min)、术中出血量(423.6±11.4ml)、住院天数(5.24±1.3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73.21%,高于对照组的48.21%,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3±0.6)也高于对照组的(7.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产程管理不仅能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减少产程血流量,还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管理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阴道分娩不同助产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至2018年之间,在我校教学医院分娩的产妇40例,根据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会阴侧切组和产钳助产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产妇的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和缩肛动作,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之后盆隔裂孔的前后径和面积差异。结果使用产钳助产术的产钳组产妇在静息、瓦氏运动和缩肛运动时,盆隔裂孔的前后径口和面积,均比会阴侧切组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会阴侧切助产术。

  • 标签: 产钳助产术 会阴侧切助产术 阴道分娩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进行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并自愿接受阴道分娩方案,产妇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数据库中同期收入的40例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经产妇(第一胎自然分娩)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和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和住院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产妇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只要完全掌握相应适应症,明确禁忌症,能够促进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阴道分娩安全有效进行,不会对胎儿和分娩成功率造成影响。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子宫 妊娠阴道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与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初学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以2010年02月——2013年09月在我院住院的2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经阴道试产成功分娩,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阴道试产成功。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观察监护下是可以经阴道试产的。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足月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阴道分娩患者中开展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时间区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并行阴道分娩的产妇66例,并对选取的产妇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围绕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n=33)与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干预组,n=33)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干预组内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低于在参照组内的患者(P<0.05);在干预组内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在参照组内的患者(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在行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对改善其产后出血有积极的影响,降低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阴道分娩,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诱因及综合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7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多元诱因,并给予临床综合护理。结果现实中,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具体诱因集中在宫缩乏力、胎膜、胎盘及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方面,针对此类产妇,需综合作好产程护理及对症护理措施,以便降低产后出血情况。结论临床上,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是由多元因素导致,现实中须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全面了解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诱因的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举措控制产后出血率,以强化产妇生命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因素 护理 分析
  • 简介: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1];某些地区的剖宫产率甚至高达70%以上[2]。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比例日益增加~([3-4])。Craigin~([5])提出:"1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原则。中国的剖宫产率将持续上升。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一系列证据都揭示,剖宫产术后行阴道试产对大多数妇女而言具有可行性,其成功率为50%~85%~([6-8])。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指征评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危孕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高危妊娠孕妇10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将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52),对照组(n=52)。研究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研究组患者产后12h、24h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现象,还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危孕妇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17例孕妇中产后有出血情况的作为观察组,分娩后未出血的为对照组,使用容积法对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进行测算,并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官缩乏力为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分娩的次数、方法和新生儿体重以及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后出血属于产妇分娩期中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的一种,而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临床上要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产妇产后出血行预防,以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质量。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