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西方有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叫做“马克思学”。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学”的性质有两种基本看法:即科学的“马克思学”和非科学的“马克思学”。把“马克思学”一般地看作是资产阶级学者的因而是非科学的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片面的。尽管一些西方“马克思学”家所持的方法或理论观点以及研究得出的结论不是科学的,但也不能认为是完全不科学的。西方学者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偏重对马克思的著作、文献及一切思想材料进行实证研究,不能正确地处理实证方法与总体方法的关系。有些西方学者总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分割开来,这是错误的。相对于西方“马克思学”,构建中国“马克思学”的意义在于使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科学。

  • 标签: 马克思学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如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地位,“四化”的培训目标,“三个面向”培训方针等,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思想体系。进入21世纪,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学习领会邓小平的干部教育培训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着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要从邓小平干部教育培训思想的理论地位切入.深入剖析邓小平干部教育培训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制度保障等,总结其对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干部教育培训 体系
  • 简介:自20世纪初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宁在与反对派的争论中逐步深入地阐明了民族自决权理论的含义、实质,在指导俄国革命、苏联的建立以及多民族国家制度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使民族自决权成为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之一。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等国家内部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打着“民族自决”的旗号,行分裂国家之实,这也给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蒙上了一层阴影。深入分析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多民族国家的建设,打击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民族自决权 国家主权 民族主义
  • 简介: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国家。日本学界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9—1965年的“《资本论》形成史中的《大纲》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66—1974年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中的《大纲》研究”,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以后至今的“世界视野中的《大纲》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 日本马克思主义 研究综述
  • 简介: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小私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同时,列宁为了保证苏维埃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提出了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管理,发挥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引导作用。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思路”对于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反对搞私有化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新经济政策 所有制理论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