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东亚各国开始从全球视野关注地区命运,积极推动本地区合作的开展,建立东亚安全共同更是成为地区主义思潮推动下的一种解决东亚安全问题的思考。东亚区域共同安全局面的生成是一个艰难的利益认同、复杂的社会学习和制度化过程,可以以条件相对成熟的东盟次区域联合为核心建立制度性约束,其他行为体之间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信任-形成条约等步骤,多层次、分三个阶段加入到共同之中,以期使东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危机得以转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区域整体安全才是中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切实保障,以此为出发点,中国应有化解东亚整体安全困境的大视野、大战略和推进地区安全合作制度建设的意志力。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集体认同 社会化 制度化 中国
  • 简介:前言东盟经济共同设想是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2002年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这是一个广域的经济共同设想,但东盟各加盟国能否接受,还要看地区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时,各国如何判断该共同所带来的利益和成本、收益和痛苦的程度.该设想的要点是加强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从这种意义上看,应该说处于根据1992年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这一历史性决定而着手的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延长线上.但是,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建立东盟经济共同这一设想,就必须详细地描绘全面的经济蓝图.作为其最终目的的经济共同必定会成为超越通过AFTA和东盟投资区(AIA)设想所实现的扫除贸易和投资障碍这种程度的、远比其广泛的、高度的统一体.而且必须明确地表明其最终目的,明确地描绘用以实现该目的的路线.因此,也许东盟必须摒弃以往所采取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方法.

  • 标签: 东盟经济共同体 经济一体化 经济关系 贸易体制 双边协定
  • 简介:南海地区国家如何在主权纠纷未获解决的情况下开展区域安全治理及实现南海和平、稳定,这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南海地区现有的区域安全治理理念、制度安排及其实践效果与地区国家实现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愿景之间还有不少落差。归根结底,这与中国、东盟与美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互信不足、缺失有关。南海区域安全治理的核心内容应聚焦于中国、东盟与美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互信关系的建立,而致力于缓解与消除地区行为体“恐惧”心理与建立身份、角色认同的“安全共同”在理论上有可能为实现南海安全塑造一条理想的路径。南海“安全共同”在理论上虽与“安全共同”相通,但它不强调一个集体身份的建立,而寻求在地区现有安全态势基础上致力于中国、东盟与美国等主要行为体之间信任关系与身份、角色认同的确立。惟此,南海地区建立“安全共同”的标志———“和平变革可靠性预期”的条件才有可能得以成熟。

  • 标签: 南海问题 区域安全 安全共同体 南海地区国家
  • 简介:本文从'地理与文化'、'经济和贸易'、'政治同安全'、'法律及社会'四个不同层面,透视了东亚共同概念的复杂多样性。文章认为东亚各国某些共同文明基因折射了奠立东亚共同的最初基石,政治同安全层面则代表东亚地区最难解的一面,而法律及社会层面提示着深层次的合作目标。作者强调,东亚共同的讨论与建言,不能只有单一层面指向,而应当统筹考虑、多方协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 标签: 东亚 共同体 国际经贸关系 国际安全 世界格局
  • 简介: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的设想。与自由贸易区相比,经济共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它不仅要求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还要求成员国逐步协调产业、贸易、货币和对外政策。但由于东盟内部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合作机制也存在不少缺陷,使得“东盟经济共同”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 标签: 经济一体化 东盟经济共同体 问题
  • 简介:地区安全共同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建设是与政治共同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 标签: 地区安全共同体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共同体 亚太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东盟政治安全共同建设以2009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东盟政治安全共同蓝图》为标志,可以说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定。然而,东南亚地区要真正实现这一构想,还将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从其内部看,有成员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及内部矛盾、对安全理念及共同威胁上的认知差异、武装力量难以协调合作、决策机制上弊端等因素;外部因素有:美国根据其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其在东南亚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未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的发展不可能是军事同盟,只能是以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及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合作,其过程必须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的一个多层次安全架构。

  • 标签: 东盟 政治安全 东盟共同体
  • 简介:一、成立经过与宗旨西非大部分国家于60年代初宣告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原宗主国的垄断和控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逐步摆脱外国的控制,本地区各国纷纷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1963年11月,西非国家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举行了'工业协调会议'。1964年,利比里亚倡议建立'西非自由贸易区'。1966年10月,西非国家在尼亚美举行了'经济合作会议',并于1967年4月在阿克拉签署了成立'西非区域集团'议定书。

  • 标签: 西非国家 民族经济 协调会议 区域集团 拉各斯 合作会议
  • 简介:东盟在30年前由于各种政治与安全的原因而诞生,但它一直被正式称为一个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的组织。时至今日,对该组织的性质与目标仍存在多种解释。有些人将东盟视为一个由若干国家在拥有许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进行内部政治经济合作的地区共同。另有一些人认为,将东盟看作一个核心组织更为准确,即存在于更大的地区或国际性场所之中、强调与维护某些特定共同利益的小型集团。东盟还被描述作一个论坛,如同联合国一样,由于

  • 标签: 东盟 核心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共同体 印尼 东盟地区论坛
  • 简介:一、金融危机与亚洲的动向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此危机包括美国金融体系危机、国际通用货币美元体制危机、财政危机、就业危机、社会危机,以及美国霸权的危机。美国已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高达7.2%,创16年以来的新高,从而引发社会动荡。20世纪高歌猛进的美国霸权体系迎来了最大转折,曾经是象征WTO、IMF的美国全球经济体系面临着后退和转折。

  • 标签: 经济危机 共同体 美国霸权 金融危机 亚州 金融体系危机
  • 简介:一、成立经过与宗旨西非经济共同是西非第二大经济合作组织,也是非洲五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其前身是西非国家关税同盟。1970年5月,达荷美(今贝宁)、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和多哥等原西非国家关税同盟成员国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开会,提出成立西非经济共同的倡议。1972年6月,上述国家在巴马科举行首脑会议,

  • 标签: 西非经济共同体 西非国家 达荷美 非洲法郎 上沃尔特 经济合作
  • 简介:东亚地区的复杂现实催生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多种合作机制,而由东盟主导的东亚合作方式照顾了各方的舒适度,使得区域合作进程得以维持,但在地区国家政治互信不足、大国竞争有所加剧、东盟的中心地位疲弱的背景下,需要新的合作理念和思路来引领地区国家走出合作迷思。以“东亚经济共同”为长远目标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仍是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当前,首先需要克服固有思维模式对“东亚经济共同”认识的桎梏,继而在开放地区主义新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适合地区新形势的理性路径,最终实现真正的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 标签: 开放地区主义 EAEC AEC RCEP TPP
  • 简介:2005年12月14—15日,旨在构筑本章的研究对象—东亚共同的“第一届东亚首脑会议(EAS::EastAsianSummit)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了。众所周知,在这一历史性首脑会议召开之际,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已经展开了激烈的前哨战——外交战。问题在于如何整理第一届东亚首脑会议及其预定在其之前召开的第九届“东盟+3(日中韩)”首脑会议(12月12—13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日本认为应以“东盟+3”(13国)加上3个东亚区域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16国的“东亚首脑会议”为基础来构筑东亚共同,而中国则考虑应该以“东盟+3”为基础来建立东亚共同,两国之间围绕东亚共同的框架(成员)产生了意见对立。其背景有: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日本 首脑会议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吉隆坡
  • 简介: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以“非军事性”为特征的“资源性”安全困境日益凸显,冲击着各国政府及跨国组织的现有安全政策和安全合作机制,传统安全共同难以应对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安全共同理论的反思,提出了建构“非传统安全共同”的设想,对其特征、类型、动力、建构路径等进娜讨,并对多边主义进行了新的理论扩展。非传统安全共同强调国家间面对共有威胁时的共同命运,提倡“类安全”意义上的联合与共享,是消解“资源性”安全困境的有效途径。“和合主义”以“优态共存”“共享安全”“安全共治”为核心范畴,是非传统安全共同的价值前提,“多元多边合作”是建构非传统安全共同的最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区域、次区域等各层次的非传统安全共同建构,也是中国践行“命运共同”理念的重要路径。

  • 标签: 资源性安全困境 非传统安全共同体 多元多边合作 安全治理
  • 简介: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南建自由贸易港必然会促进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尤其是海洋合作,从而使得建立新的海洋治理模式、构建南海海洋共同成为较好选择。依据自由贸易港与南海海洋共同基于地缘政治经济联系的空间重构、海洋经济合作、海洋产业互补、海洋要素交流等既定事实,对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构建海洋共同的互动机制、地缘政治经济效应进行探讨,可为推动环南海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助力。

  • 标签: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南海海洋共同体 海南 环南海国家或地区
  • 简介:随着2003年10月东盟安全共同建设进程的启动,东盟框架内的东南亚多边防务合作迅速兴起,这推动东南亚多边防务外交出现东盟化和规范化的重大转型。东南亚多边防务外交的东盟化主要体现在东盟防长会议和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相继启动,并不断向东盟制度化和务实行动化发展,形成区域、跨区域的多层次互动和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多轨并行的“东盟中心性”区域防务合作架构。东南亚多边防务外交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基于区域治理“东盟方式”的组织规范和区域安全治理“综合安全方法”的安全规范,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并与多边防务务实合作及具体行动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包括不结盟、不干预、非武力、非强制、无约束力、协商与共识决策以及非传统安全和民生导向等,推动了更务实的“东南亚防务模式”的形成。

  • 标签: 防务外交 东盟方式 综合安全方法 东盟化
  • 简介:命运共同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理念。经过不同学科、不同时代背景的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命运共同的内容更加充实,并逐渐成为人们的未来愿景和生活实践。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倡议。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倡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综合分析近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的研究和发展。

  • 标签: 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 研究综述
  • 简介:在现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次金融危机不仅肆虐美国,而且已急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经济危机。被称为百年一次的这次危机给予了包括欧洲、亚洲在内的世界经济很大的打击。由于美国等主要国家采取了紧急对策,世界经济目前已摆脱一时的恐慌,

  • 标签: 世界经济危机 东亚共同体 全球化时代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世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