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哲学富有独特的魅力,它将宇宙与人生、信仰与日用紧密联结在一起,具有代替宗教的功能,在信仰缺失的当代世界获得复兴,正值其时。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遵循综合创新的道路,由先秦的儒家得势,到魏晋的儒道互补、宋明的三教合流,显示出清晰的年轮。现代进行中的东西交汇当是形成第四座思想高峰的契机。当代中国哲学界宜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革新,将历时性的史料陈述转化为共时性的逻辑揭显,实现从"照着讲"到"自己讲"的重心转移。今天有可能以易学为经统领儒、道,以心学为纬联通佛学与康德哲学等,从而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架设起一座四通八达的思想立交桥。

  • 标签: 中国哲学 综合创新 复兴 契机枢机
  • 简介: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即中国走什么道路这一近现代中国的时代中心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为了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加强对中国道路的哲学反思和哲学引领,由《哲学研究》杂志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缉部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高端学术论坛于2018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举办。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学术论坛 道路 《武汉大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简介:学习稻盛和大,就是要学习他如何把“合一人”上面的堆积物掀掉的勇气。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航标,他找到了那个。伟大的存在”。稻盛认为,他之所以能打造两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在80高龄使日航重生,全凭中国根文化的滋养。他有个独特发现:我这样从小走得别别扭扭的农村少年都可以,所有日本人也都可以,所有中国人也都可以。故此,他成立盛和塾,并把之搬到中国来。想实现中国根文化在中国落地的宏愿。

  • 标签: 稻盛和夫 中国人 经营哲学 根文化 世界级 日本人
  • 简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德国卢森堡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八届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年会于2016年10月22—2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

  • 标签: 当代中国 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年会综述 面向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简介:<正>中国没有自己的法哲学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然而究其个中原因,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认为只有从我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从文化哲学中去寻找答案才能抓住根本。法哲学的缺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预设的逻辑必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个不证自明的逻辑基点,一种文化就是从这个

  • 标签: 法哲学 中国 儒学 现代法学 法律文化
  • 简介:轻履者远行。这句话用泰戈尔的诗表达就是: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在天上翱翔了。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三百到唐诗宋词以至于今。诗歌的星空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辰。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始终在纷纭变化的世事中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灵,甘于“一箪食,一瓢饮”式的清贫,在物与欲的洪流中“诗意地柄居”,写出脍炙人口、光照千古的作品,汇就了华夏滔滔不绝的诗的江河。

  • 标签: 诗歌 哲学 唐诗宋词 泰戈尔 诗三百 心灵
  • 简介:任正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宦,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你很难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个曾经患过抑郁症的孤独者,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企业总裁。他经常对华为高管疾声训斥、也苦口婆心告诫员工“不要做一个完人,因为做完人很痛苦的”。他不但有质朴宴干的一面,更有仰望星空的一面;他从来都不是神,他只是他自己。在他眼里,华为不是成功企业,外界只是在雾里看花,对华为做了过度解读。他不仅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立足实践的思想者。

  • 标签: 任正非 哲学 企业总裁 特立独行 内心世界 成功企业
  • 简介:1985年4月23日至27日,全国第一次应用哲学讨论会在湖北武汉召开,至今已十多年了,但许多参加过这次研讨会的同志仍印象深刻。那毕竟是我国哲学界集中专门讨论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问题的开端。当然,就应用哲学成立不成立,什么是应用哲学,怎么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哲学等等问题,我国哲学界目前仍存在许多分歧。而在我国近几年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哲学的论著中,也都没有专门提到我国应用哲学研究的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有必要为中国当代哲学的历史史册补上一笔,特别是

  • 标签: 湖北 应用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会
  • 简介:我们是这个失去平衡的世界的一部分,深感无搴而愤怒,即使凭着直觉我们也能预感,这不是偶然,不是一场恐怖袭击或者瘟疫的恐慌,也不仅是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生产危机,消费危机,甚至一次经济周期的归来,我们面对的是它们的全部,是对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和全球发展模式的一次整体清算

  • 标签: 全球危机 哲学 恐怖袭击 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 生产危机
  • 简介:<正>生活在魔都,驾腾地铁出行,已经是大部分人的首选。作为魔都里的小小一员,我并不例外。10号线,是我常坐的一条线路。她北起杨浦区江湾新城,途经虹口,南下黄浦,奔至最繁华处,挺腰转身,一路向西,于闵行龙溪站分叉而行,分别于航中路、虹桥火车站收尾。若人生是一场旅行,又何尝不像搭乘一辆开往终点的地铁。当屏蔽门一开,有的人匆匆忙忙地上车,再加腿

  • 标签: 江湾 屏蔽门 小一 不急不躁 一席之位 淡定从容
  • 简介:摘要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目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幸福 涵义 价值哲学
  • 简介:印象中摘美术的都不怎么健谈,谁知和他谈起来,10分钟他愣是没让我这个“快嘴”插进一句话,钦佩之情油然而升。他女儿康太一给他画的一幅速写可谓惟妙惟肖:满脸大络腮胡子,一双小眼睛,贼亮的脑袋瓜。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用化妆就能演“黑老大”、“匪头”之类的角色。40

  • 标签: 哲学 美术 漫画 幽默 速写 太一
  • 简介:<正>经济哲学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首先发轫于哲学界的呼唤,随后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回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大有携手联姻的趋势。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却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果。讨论自身的影响和意义是巨大的、长远的,不仅对哲学自身是一种延伸和发展,而且对扭转经济学界片面追求纯“数理技术化”的倾向,启迪、开阔社

  • 标签: 经济哲学 社会转型 哲学贫困化
  • 简介:文化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中国哲学界研究最热门的领域。文化哲学研究注重对文化哲学电的研究,研究更深层次的文化机理或范式。从80—90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哲学研究者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从自发到自觉、从文化研究热到文化哲学研究热的景象。学界一方面在学理层面畏开对文化、文化哲学以及文化与哲学关系的界定,男一方面从现实角度针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并进行新的文化精神建构。一般说来,8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文化热”,90年代的文化哲学研究是“国学热”。80—90年代产生了一批文化学和文化哲学方面的学术著作。

  • 标签: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建构 文化哲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