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夏玫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戏曲“文场”与“武场”,各占戏曲乐队的半壁江山。所谓“文场”,是指各种管弦乐器,如胡琴(京胡、板胡、二胡等等)、三弦、月琴、大提琴、阮、琵琶、唢呐、竹笛、笙等。所谓“武场”,是指各种打击乐器,如板、鼓、锣(大锣、小锣)、铙钹、撞钟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萍,女,陕西省子长县人,本科学历。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工作。2002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工作至今。

  • 标签: 艺术档案 王萍 协会会员 秦腔艺术 陕西省 本科学历
  • 简介:《抄写巴特比》故事描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华尔街上,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雇用了名叫巴特比的年轻人为自己抄写文书。最初登场的巴特比少言少语、工作勤奋,律师老板对自己找到这样一位靠谱的雇员暗暗得意。然而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巴特比与众不同的怪异:巴特比不与办公室中的其他同事主动交流,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只会做最简短的回答,他从不离开办公室,总是待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屏风后面小小的角落里。

  • 标签: 巴特 抄写 律师事务所 提问 美国华尔街 19世纪末
  • 简介:2008年元月19日,山东省首批文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资格认证班开幕式在山东剧院举行。山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化厅的领导到场并讲话。经推荐选拔,来自文化和其它相关系统的22个文化职业(工种)的172名考评踊跃参加了培训并进行了资格认证。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资格认证班的举办,标志着在共建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文化厅在文化人才管理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拉开了我省文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序幕。

  • 标签: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文化行业 资格认证 考评员 工种 山东省文化厅
  • 简介:二胡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在戏曲音乐中必不可少,它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需求,使戏曲音乐及演员的表演更加细腻完美,这就需要二胡演奏者拥有深厚的功底和对戏曲深刻的理解,最大程度地达到“人胡合一”。

  • 标签: 戏曲音乐 二胡 情感 演奏员 技巧 伴奏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从拨乱反正转入恢复发展,蒸蒸日上,艺术档案管理也日趋加强和完善。各种门类艺术档案自身即是的宝库,蕴藏着诸多瑰宝。就戏曲而言,除了曲牌乐谱、唱腔(唱片、磁带)、表演(文字记录、图像造型)、舞美(服饰、化妆造型图像、布景设计图)、角色剧照等等之外,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剧目脚本。事实上所有这些有关文化行政主管也

  • 标签: 艺术档案 剧作家 剧目 手稿 剧作者 剧本
  • 简介:自80年代文化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出台关于艺术档案管理的系列文件以来,短短30年间,我国的艺术档案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艺术档案管理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观我国文艺团体艺术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历程,可以看出艺术档案的管理已经初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艺术档案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笔者结合自己在艺术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粗浅地谈一下艺术档案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艺术档案 档案工作 意义 国家档案局 档案管理 档案理论研究
  • 作者: 马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类别中的音像档案日益增多,因而艺术档案中音像档案的科学性也日益突出。艺术档案中的音像档案重于文字档案,我觉得还应从几个方面来思索:首先,音像档案比文字档案更具有科学性,而且音像档案更客观、真实,并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反映、记录艺术生产和艺术实践中,某一瞬间或某一整体连贯性的本质属性和它的真实面目。音像档案的出现使得本来枯燥无味的档案变成具有可看性强、颇具艺术魅力、感染力、吸引人的鲜活的音像档案;再就是音像档案比文字档案更准确、更有着不可辩驳的“样板性”、“标准性”。用句简而言之的话讲,准确得用“千分尺”来计算。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戏曲艺术中的文字档案的赝品——“口传亲授”被长者们视为梨园的“活档案”。也就是这个戏曲界久负盛名的“活档案”,使历史中的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衰落与衰退,寻找不到白纸黑字的佐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真实可靠地反映时代的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演进的轨迹,昭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与普遍应用,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档案的电子化已呈现出强大的发展趋势。而档案中的艺术档案则是传承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艺术档案 电子信息化 传统档案工作 社会发展 历史文化 文化演进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所涉及的信息数据较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一定需求。大部分高校都在采取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对大量信息数据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导致管理效率十分不理想。相关工作人员要构建完善管理体系,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进,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式。

  • 标签: 大数据 高校 档案管理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人艺1983年版《推销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人艺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配角演员的合作。是这一被忽视的合作促成了1983年版《推销之死》创新戏剧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百老汇1985年和2012年版的《推销之死》。

  • 标签: 米勒 《推销员之死》 北京人艺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简介:一、什么是图书馆利用意识和档案利用意识所谓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知程度。而相应的档案利用意识,就是在一定的档案意识的基础之上,人们对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广泛性和自觉性。

  • 标签: 档案利用意识 图书馆 档案意识 认知程度 客观事物 档案工作
  • 简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的四川清音,人们关注其源起与形成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正史也好,坊间也好,对此莫衷一是。主要观点有三:一是认为四川清音为本土曲种,由唐宋巴渝民歌或明代小曲演变而来;一是认为其为舶来品,是苏州弹词等江南小调“远嫁四川的女儿”;一是认为它来自陕西,是以流行于陕西农村的郦鄂清唱为主,兼收并蓄各地民歌、戏曲音乐而形成。通过对清代巴县官府档案以及清代四川地方县志的查阅分析,参考四川说唱艺术传统和明清普遍流行的小曲,四川清音应该是在明清小曲基础上,吸收各地民歌俗曲、戏曲音乐等形成。四川悠久的说唱艺术传统是其灵魂,明清小曲是其骨骼(源起),包容八方民歌、戏曲等元素为其血肉,是有本土根基而又不乏外来风韵的地方曲种。

  • 标签: 四川清音 巴县档案 明清小曲 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