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道尔吉·班夫的科学功勋[俄]д.乌勒木吉耶夫布里亚特人民以道尔吉·班夫对科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自豪。因为班夫在沙皇俄国最困难的年代,寻求到了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著名的俄国东方学学者。班夫于1822年出生于布里亚特兀鲁思后贝加尔州吉德河...

  • 标签: 东方学 卡尔梅克语 符拉基米尔佐夫 布里亚特人 蒙古学 蒙古语文教研
  • 简介:历史文化古城湖北荆州,北门内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老街,拐弯是一条幽静的小巷。小巷深处,有一座唐代古庙铁女寺。寺内除供奉有如来、观音、弥陀等佛像,在大雄宝殿两侧的佛龛里,还供

  • 标签: 宏法尼师 铁女寺 曹金秀 佛教
  • 简介:<正>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的离宫别苑,原本是古北口外大小二十座行宫之一,肇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经乾隆大规模扩建,前后经过八十多年,才最后建成。这在时间上几乎与“乾盛世”相始终。山庄初步建成后,康熙每年去木兰围场举行秋猕之典,必住山庄,“计一岁之中幸热河者半,驻畅春园者又三之二”。乾隆也是一年之中约有半年的时间驻跸避暑山庄。在此期间,由皇帝指派或批准韵大学士、军机处和各部院大臣扈从行在,处理政务,因此,避暑山庄在当时又成为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这就说明,“乾盛世”与清帝在山庄处理军国重务及其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避暑山庄以及融汇汉、藏、蒙各族寺庙建筑艺术的外八庙,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乾盛世”国家统一、封建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体现;而且,正是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了避暑山庄及其寺庙群的格局。

  • 标签: 康乾盛世 喀尔喀蒙古 乾隆 多民族国家 热河行宫 经济文化
  • 简介:对于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阳经》刻本,中国学者潘吉星、李致忠等先生已著文论证”,它是中国武则天时代于东都(当时称作“神都”)洛阳刻印的经卷。他们都指出,这部经译于公元7O0~701年,译出不久即刊行于世。潘文强调,这部经不是中国最早的印刷品;李文则从“削罪延寿”之功能出发,论证《无垢净光大陀经》合为则天皇帝“祛病延年”而译刻。

  • 标签: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武则天 庆州白塔 义湘 武周 《资治通鉴》
  • 简介:藏密无上的真宝言在这个海拔高度令人畏怯的雪域高原,礼佛的祈祷是非常壮观的。这里有一年几次的寺院大法会,有在山垭隘口插箭祭祀保护神的庄严仪式,有祭河、祭湖呼唤龙神的祈祷场面。人们只要踏入这片土地,就会发现有一种神秘的祈祷,那就是藏族人从早到晚时时吟诵的“喳嘛呢叭咪眸”。

  • 标签: 雪域高原 海拔高度 祈祷 藏族人 是非 法会
  • 简介:《伊和察》(Ихцааз)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是杰出的蒙古封建法文献,是研究喀尔喀(北蒙古)和准噶尔(西蒙古)历史的珍贵史料。Б·Я·符拉基米尔佐夫(Б.Я.Владимирцов)院士在研究阐释蒙古封建社会性质的各种史料时,他写道:"蒙古‘法典'作为蒙古法律文献汇编的史料,对研究蒙古社会制度具有非凡的意义。

  • 标签: 前言 法律文献 卫拉特法典 社会性质 社会制度 封建法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藏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区,为后世"治藏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门孜是藏医医疗机构名。“门”指医药,“孜”表示历算。亦意译为“医学历算院”。西藏素来重视医学教育,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桑嘉措时期就兴办了药王山(甲波利)医学利众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医学教育再度兴盛,民国5年(藏历第十五饶迥火蛇年,1916)创建门孜,地点就在拉萨大昭寺附近。并任命钦绕诺布为该院院长。钦绕诺布(1883-1962)出生在山南地区恰萨拉康附近。14岁时随父母到拉萨朝圣,

  • 标签: 门孜康 十三世达赖喇嘛 医学教育 拉萨大昭寺 五世达赖 嘉措
  • 简介:作为自然世界的骄子,世界自然遗产——托木尔峰及其周边的冰川、森林、草甸,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立体图画。仰望冰河之上的托木尔冰峰,会令人深切感受到造物的博大与宏阔,进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尽管迟至20世纪40年代,这座冰峰之上的冰峰才获得了初步准确的高度数据,并由此确立了它天山第一高峰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在此之前对它一无所知。我相信,在口耳相传的民间诗歌、神话或者传说故事中,这座山峰的形象必然会一次次出现。在另外的语境与历史中,它或许有另外的名称。

  • 标签: 世界自然遗产 古道 托木尔峰 40年代 20世纪 民间诗歌
  • 简介: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 标签: 证词 美国国会 二战 原子弹 本质 侵略
  • 简介:南朝时建令作为京师建康县的地方长官,在政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宋人马光祖修、周应合纂的《景定建志》曾对建令的任职人员进行梳理,整理出建令共19人,其中刘宋6人,南齐6人,南梁4人,南陈3人。然尚存在一些纰漏、谬误之处,本文补其漏记,纠其谬误。删除错误记载1人,修订任官朝代记载错误1人,并补充了25人,南朝可考的任职人员共43人。具体考证建令的任职时间及次序,得知宋武帝、少帝、前废帝、梁简文帝等朝建令未见于历史记载,这说明建令的担任者应超过43人。

  • 标签: 南朝 建康令 景定建康志 任职人员 任职次序
  • 简介:"山学"是以传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一书,对"山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大胆的描述,不仅论述了的价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手抄本的比较研究,与宗教、神歌、说唱文学、民俗的关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传说比较研究等方面,还附录了六种手抄本的译文,收入了俄国、意大利、中国等国家的学者在翻译出版手抄本时所写的全部序言,不愧为"山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 标签: 尼山学 《尼山萨满》 评论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部著名手稿,题为《善说诸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史》,抄在两大本笔记本上。作者是安多学者土观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这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哲学著作。藏文原著成书于1802年,在贡龙寺印刷,以木刻本行世,蒙文译本题为《晶镜史》。后来在大库伦的达什却普勒寺再次印行,质量精美,超过贡龙寺本。现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收藏的即是这个本子。土观的《宗派源流》在西藏和蒙古的

  • 标签: 源流 西藏 国家图书馆 蒙古学 译本 佛教流派
  • 简介:里子山是元代朝廷重臣和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其名字是“巙巙”还是“崾崾”,令人模糊不清,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元史》特将原来的“巙巙”改为“崾崾”,并注名读音“挠”,学术界多从之。通过对《元史》纂修者考察、俗体字问题研究及蒙古名字译音对照,可以断定子山之名应为“巙巙”,读音为kuikui。

  • 标签: 巙巙 崾崾 俗体字 蒙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