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王不留行籽药性对152例足月单胎孕妇行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VPST),并与传统无负荷试验(NST)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VPST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产前胎儿监护试验,它降低了阴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了阴性结果预测价值。

  • 标签: 假阴性 识别意义 试验假
  • 简介: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原先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力比泰”,对肺癌也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有望成为新治疗标准”。

  • 标签: 靶向药物 患者 肺癌 生命 研究人员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根据三柱理论原则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总结三柱理论对于手术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本院41例按照Pilon骨折三柱理论原则指导下行开放手术治疗并有1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2~84岁,平均45.6岁;均为单侧骨折;高处坠落伤19例,交通伤12例,行走摔扭伤10例。按三柱理论分型为单纯外侧柱骨折7例,单纯内侧柱骨折5例,内侧+外侧柱骨折16例,内、外、后三柱骨折13例。手术切口选择以进入主要力线骨折块直接入路为主,钢板也按各柱力线方向固定,术后8周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1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人均骨折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切口周围软组织轻度坏死,1例出现切口脂肪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均换药后痊愈。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0例,复位一般11例,复位差0例;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0~91分,平均81.6分。结论Pilon骨折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疗效明显,能使骨折获得更佳愈合和内固定选择,取得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三柱理论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肠系膜淋巴结在薄层螺旋CT图像上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55岁。用SiemensDefinitionASl28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成像参数:120kV,280mA,128iX0.6mm,0.5s/r,螺距0.6,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8mm。由3名放射学工作者应用同一图像贮存和传输系统(PACS)32作站阅读所有CT图像.记录所有短轴大于3mm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数目及位置(肠系膜根部、周边肠系膜或右下腹肠系膜区)。结果有54例检测到短轴直径大于3mm肠系膜淋巴结,其中12例(22.2%)检测到10个以上淋巴结.31例(57.4%)检测到5个以上淋巴结.其余11例(20.4%)检测到5个以下淋巴结。同时所有体检者都检测到多个短轴直径小于3mm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多为2mm左右。在所有检测到淋巴结中,最大淋巴结直径范围为5.4-9.2mm,平均直径范围为3.5。6.5mm。54例中。肠系膜根部发现较多淋巴结者25例(46-3%),右下腹肠系膜区22例(40.7%),肠系膜周边部7例(13.0%)。结论128层螺旋CT能检出更多、更小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直径可小于3mm。在健康人群中发现这些淋巴结,无临床意义.不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

  • 标签: 肠系膜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人子宫内膜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患者年龄44~67岁,中位年龄57.5岁。子宫内膜腺癌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9例(其中肌层浸润≤1/2为11例,〉1/2为8例),Ⅱ期9例,Ⅲ、Ⅳ期8例。组织学分级按2000年FIGO子宫内膜腺癌3级分类法: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K2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K2α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CK2αmRN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K2α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CK2α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结论CK2α表达或活性增加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密切相关,CK2α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腺癌潜在分子靶点。

  • 标签: CK2α 子宫内膜腺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市河东区儿童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结果,了解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大面积儿童查体中使用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市河东区集体托幼园所7886例儿童,其中男性4232例,女性3654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岁。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进行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异常者转诊眼科,追踪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筛查出屈光度异常者616例,占7.81%;其中未于眼科检查者29例;正常者11例,占0.14%;其余576例眼科检查结果为不同程度视力异常,占7.30%,占就诊者98.13%。结论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弥补了视力表检查受年龄、环境等因素限制不足,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准确,值得在大面积儿童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 儿童 屈光度异常 弱视
  • 简介:测定587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音图上第四心音(S_4),发现S_4检出率为77.17%。心肌梗塞、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S_4/S_1比值≥25%,音频≥100Hz者居多。以有无S_4分组观察,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而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有非常显著差异。S_4(+)组左室快充期充盈分数(RFF),二尖瓣舒张早期关闭斜率(AVEF)分别下降8.65%和9.01%;左室慢充期充盈分数(SFF,AFF)、二尖好血流A峰及A/E比值相应升高,(P<0.05~0.001)。表明:异常S_4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负荷过重及左房向左室排血发生障碍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缺血性心脏病 第四心音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年患者I-mfa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发展、预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AML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14-77岁,中位年龄32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方法检测初治AML成年患者骨髓标本I-mfa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特征、临床疗效间关系。结果以110例初治AML成年患者I-mfa基因表达量中位数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I-mfa基因低表达组66例和高表达组44例。在初治AML成年患者中,I-mfa基因表达水平在年龄、性别、FAB分型、外周血象、原始细胞比例、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及CD34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fa基因低表达组完全缓解(CR)率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8%vs59.1%,P=0.032)。I-mfa基因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622d(17-1787d),而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8d(14-18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I-mfa基因低表达组初治AML成年患者CR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其中位生存时间亦较高表达组长,提示I-mfa基因高表达AML成年患者可能预后较差,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I-mfa基因 完全缓解率 总生存时间 成年人
  • 简介:通过对老年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动态血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和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electr-ocardiogram,AECG)联合监测,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伴与不伴心肌缺血改变时动态血压脉压(P—ulsepressure,PP)和脉压指数(pulsepressureindex,P.PI)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老年冠心病 心衰患者 脉压指数 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
  • 简介:针对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中基谐波分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volterra滤波器超声组织谐波提取方法。在谐波提取过程中,利用RLS算法估计SVF系数,然后利用估计二次成分成像。与传统谐波分离方法—带通滤波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提取谐波。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取谐波,所提取信号动态范围更大,图像梯度幅度累加和更高,性能优于传统谐波提取方法。

  • 标签: 谐波分离 二阶volterra滤波器 带通滤波 动态范围 梯度幅度累加和
  • 简介:应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具有锥度角动脉血管中非定常状态下血液发展流动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动脉血液发展流动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公式.并与定常状态下动脉血管中血液发展流动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定常状态下动脉血液发展流动压力分布和定常状态下动脉血管中血液发展流动压力分布差别很大.

  • 标签: 血液 动脉血管 发展流动 动脉血流 锥度角 状态
  • 简介:一项在体内表达功能性RNA分子方法,为简化RNA样品准备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也为体外、体内研究RNA结构、相互作用和功能提供了一套有用工具。

  • 标签: TRNA 支架 重组 体内表达 相互作用
  • 简介:针对传统医护监测设备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医护监测系统,从物联网三层架构出发,设计了系统四层架构,旨在实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web方式异地访问患者生理参数目的。方法:采用ZigBee簇树型无线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底层控制、采用B/S架构应用层数据访问。该系统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准确度不大于±0.01,显示数据具有动态实时性;并能实现患者异常参数智能预警提示。突出设备小型化,将其内嵌于病号服中。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监测系统,能动态实时远程监测患者信息,明显减轻了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远程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物联网 智能医护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PSOC ZIGBEE协议
  • 简介:为解决传统听诊器听诊主要依靠医师经验判断,且灵敏度不高、无法记录下心肺听诊音等问题,我们将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医疗实际需求相结合,对基于蓝牙无线录音听诊装置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基于蓝牙技术新型听诊器。为心肺听诊音存储记录与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新解决方案,从而辅助疾病准确诊断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 标签: 蓝牙 听诊器 无线 存储 量化分析
  • 简介: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PWV)是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子,但难以采用波形分析方法直接获取,医学界采用颈股PWV(cfPWV)、臂踝PWV(baPWV)、心股PWV(hfPWV)近似代替aoPWV。目前三种指标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但三者差异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无创脉搏波检测仪器,同步采集心电、心音和多路脉搏波信号,采用专用软件准确解析出上述三种PWV,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实测结果表明:采集波形信号稳定、真实,可准确获取cfPWV、baPWV、hfPWV。

  • 标签: PWV 波形分析 C8051F040
  • 简介:以自制亲水性聚氨酯软泡沫为载体制备抗菌创伤敷料.对4种抗菌剂(超微二氧化钛粉末、磺胺嘧啶银、磺胺、硝酸银)进行了实验.采用预聚体法、填充法、浸渍法等3种方法将抗菌剂加载于聚氨酯敷料中,测试了抗菌敷料抗菌性能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抗菌剂制备敷料均有抗菌效能.综合考虑抗菌敷料抗菌性能、手感、颜色、掉粉等因素,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磺胺嘧啶银和磺胺3种抗菌剂,填充加载法制备抗菌创伤敷料,抗菌效果好.

  • 标签: 创伤敷料 磺胺嘧啶银 抗菌剂 灭菌效果 制备 硝酸银
  • 简介:目的水凝胶是含水量高和体表面积大化学性惰性合成高分子,当植入到脊髓组织中,为细胞和轴突提供力学支持。本研究对修复脊髓损伤水凝胶制备、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交联水凝胶由2-甲基丙烯酸羟(HEMA).2乙基三甲基氯化物(methacryloyloxy,MOETACL)共聚物合成。利用氯化钠(NaCl)微粒制备水凝胶孔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结果计算水凝胶在单位体积上孔隙数,孔平均直径和平均体积。以HEMA.MOETACL为基础水凝胶在其组成上具有显著特征。结论均质多孔水凝胶,其在修复脊髓损伤生物特性上具有显著特征。

  • 标签: 水凝胶 脊髓损伤 生物材料
  • 简介:据DerrienM2015年6月1日[TrendsMicrobiol,2015,23(6):354-366.]报道,来自食物菌群确实影响着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健康。从食物进入肠道很多益生菌确实能够进入小肠,而且躲过了胃里强酸环境,仍然顽强地或者并还有生理活性,可以完成一些分子合成代谢。这些微生物占据着正常肠道微生物群体一部分,并且可很多次在肠道微生物群分析中被检测出来。

  • 标签: 益生菌 食物 微生物群体 生理活性 合成代谢 肠道
  • 简介:提出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应检测系统,进行了原理测试和对比实验。首先,对三名实验者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确认了系统稳定性;其次,以水银式血压检测法作为对比方法,进行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血压检测法具有良好直线相关性;最后,用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94%以上实验结果分布在95%置信区间范围之内,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法与水银式血压检测法具有大致相同检测精度,本研究提出血压检测法对间歇式血压检测是有效

  • 标签: 血压 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 血管壁力学特性 容积脉搏波 检测系统
  • 简介:介绍了3种基于小波变换医学图像增强方法和其原理,分别应用这3种增强方法对一幅磁共振医学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它们在医学图像增强效果上差异.

  • 标签: 医学图像 小波变换 图像增强 峰值信噪比 自适应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