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虹膜睫状体炎病例治疗中施予结膜下注射疗法、旁注射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2例患有虹膜睫状体炎而于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间入住我院眼科的患者,以疗法差异分组甲组60例治疗中行结膜下注射疗法,而乙组62例则行旁注射疗法,给予两组虹膜睫状体炎病例疗效、用药时长及并发症专业统计、比较。结果甲组60例有效率81.67%(49/60),乙组62例是96.77%(60/62),(P<0.05);甲组病例有12例(20.00%)并发症,乙组有4例(6.45%),(P<0.05)。结论眼科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病例时,展开球旁注射疗法更具可靠性,值得推荐。

  • 标签: 眼科 虹膜睫状体炎 球旁注射疗法 球结膜下注射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假性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假性麻痹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显效84例(70%),有效24例(20%),无效12例(10%),总效率为90%。结论我科对假性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患者经过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及饮食训练后吞咽功能明显恢复,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后,利于预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并对其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6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42例小儿乳牙龋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树脂充填后预冠修复,对照组则采用树脂充填治疗。分别对两组乳磨牙治疗后的6个月,一年,2年的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估。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0,一年的脱落率为4.76%,2年的脱落率为9.52%,对照组21例患者在6月修复体的脱落率为4.76%,一年的脱落率为19%,2年的脱落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乳磨牙大面积龋坏时,预冠的修复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解剖外形和咬合关系,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磨牙 预成冠 树脂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新型载药微栓塞治疗与传统碘剂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介入术在临床护理中异同点,具体观察,对比术后并发症,改进护理方式,配合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动态随访,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指导,促进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癌介入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载药微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9月—2018年3月本中心60例行D-TACE治疗的HCC患者,根据载药微种类将其分为A组(30例,DCBead)和B组(30例,CalliSpheres)。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变化,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患者1月,A组疾病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90%,B组疾病缓解率为73.3%,疾病控制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载药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应用国产载药微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为1月,术后1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80%,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5%。术后AF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为主。结论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肝癌后期的患者应用栓塞微联合碘化油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肝癌后期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碘化油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栓塞微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d肝功能的改变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变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肝癌后期的治疗中应用栓塞联合碘化油对于肝功能改善与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可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栓塞微球 碘化油 肝癌后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动静脉内瘘狭窄行囊扩张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囊扩张术,术中透视下导丝引导超高压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进行阶梯穿刺法,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均≧250ml/min,平均(270±27.55)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囊扩张术后内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耐心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球囊扩张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正常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后壁或宫底、侧壁,前置胎盘的位置则距离宫颈内口较近,甚至已经覆盖宫颈内口;产妇存在剖宫产史的情况下,胎盘覆盖于切口的瘢痕上,胎盘组织距离宫颈口较近,会进一步加重其危险性,造成出血的状况,形成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治疗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甚至需要进行子宫切除。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大出血的风险,认真开展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

  • 标签: 动脉球囊阻断 凶险性前置胎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产后出血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33例,给予宫腔囊压迫止血治疗)与参照组(33例,实施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而治疗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止血率84.85%明显高于参照组21.21%;而子宫动脉结扎率12.12%明显低于参照组54.55%。结论采用宫腔囊压迫止血方法对孕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

  • 标签: 宫腔球囊压迫 宫腔内纱布填塞 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颈扩张单囊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宫颈评分≤6分,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宫颈扩张单囊引产,取出球囊后还需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则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及引产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放置单囊24h后宫颈成熟率为93.30%,高于对照组的43.30%,差异极显著(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宫颈扩张单囊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对婴儿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宫颈扩张单球囊 促宫颈成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栓塞微用于肝硬化脾亢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展开本次研究,针对入选的20例患者均进行栓塞微治疗,观察栓塞后患者反应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在6个月至1年的随访中,均通过1~2次栓塞达到了满意疗效,治疗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栓塞微用于肝硬化脾亢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栓塞微球 肝硬化脾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宫腔内放置囊压迫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92例产妇,依据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宫腔内囊压迫止血疗法,参照组则予以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疗法,较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治疗时间及预后。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子宫动脉结扎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填塞物放置时间、留置时间、取出时间均快于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内囊压迫止血治疗,具有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球囊压迫 纱布填塞 子宫动脉结扎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分析吉林省首例静脉瘤切除患者的诊治和术后护理。针对此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结果,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等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腹部血肿及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左耳压力性损伤护理、颅内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等术后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颈静脉球瘤 颅-耳-颈联合入路颈静脉球瘤切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预置髂总动脉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剖宫产术前予以髂总动脉预置囊,28例,术中胎儿娩出后用生理盐水充盈髂总动脉囊,阻断血流。B组剖宫产术前未进行髂总动脉预置囊,8例。结果A组患者术中可见多例出血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300~600ml;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子宫切除率上均高于B组,术后住院天数上A组显著高于B组,余几项经检测差异不显著。结论髂总动脉置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应用具有减少术中出血、术中暴露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减少产后出血等优点,可提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但仍然存在严重失血、切除子宫、形成血栓、术后住院时间长等可能。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髂总动脉球囊封堵术 剖宫产
  • 简介:摘要急性胃穿孔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的突发病症,通常因为腹部创伤或胃疾病引发,是胃溃疡组织深部胃糜烂和穿孔的结果,它的主要症状为严重腹痛。临床对胃穿孔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针对的是腹外伤或溃疡造成的穿孔小并无明显感染迹象及无休克症状的病人。手术治疗针对的是有生命危险的病患,大部分胃穿孔手术是用于抢救。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治疗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穿孔造成的危险,单纯穿孔修补术在临床上较受青睐,此术便于操作,对病患损害少,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但是不能降低溃疡复发率。随着科技进步,微创技术已在临床广泛运用,胃穿孔腹腔镜修复术,因微创性基本上不损害其他组织器官,且创伤小易于恢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除了运用恰当的手术治病救人,也不可忽视术后护理,它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主要环节,术后护理不可小觑,此文将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进行分析,以其为术后护理有所裨益。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术后护理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娩助产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名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在生产时使用分娩来助产,对照组则不使用分娩,其余的助产措施两组都一致。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疼痛级别。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生产过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缩短,产妇的疼痛缓解效果较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使用分娩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感,缩短产程,这种助产方式值得在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娩球 助产 疼痛感 产程 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 标签: 跟师学习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风 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