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镜碎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输尿管镜组,每组63例。输尿管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输尿管切开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2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放式,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医疗费用、下床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和卡氏评分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式相比,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显著,结石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切开取石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经皮造瘘输尿管镜,术前对所有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术后做好病情监测以及造瘘管、尿管的护理工作。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本组患者1次成功有49例,结石清除率达81.67%,并且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微创经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造瘘术 输尿管镜 取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护理在经皮镜联合超声碎石的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来我院接收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镜联合超声碎石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2例,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结石运用经皮镜联合超声碎石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 手术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镜钬激光碎石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肾结石治疗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手术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镜钬激光碎石手术,以及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配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与评估,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室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通道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护理措施,并探析护理效果。方法:共62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影像学方法确诊为复杂肾结石,均对其实施多通道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并在入组后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继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分析其具体护理效果。结果:统计、比较了不同护理措施下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1例、6例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2%、19.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中应用综合护理可帮助提高护理针对性,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复杂肾结石 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黄疸1周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可见直径1.5cm以下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索48umo/L。临床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006年2月10日在气管插管全身吸入麻醉下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手术(LaparoscopiccholedocholithotomyT—tubeDrainage.LCHTD)。患者头高左倾仰卧位。脐孔右上缘做15mm小切口,放入10mm套管,置入3洲捷腔镜作为观察孔。注入CO2气体,压力保持在13mmHg。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型管引流术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上腹部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本院收治胆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分设两个组别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参照组开展传统胆总管切开,实验组开展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后对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开展统计,实验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比较参照组可见显著优势性,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采取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时长,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腔镜 胆总管切开 取石术 胆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肾结石患者应用超微通道经皮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的影响作用展开相关研究。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该时间段内,抽取肾结石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我院根据组间具有对比特征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例),对照组(n=45例),对照组应用超微通道经皮,观察组则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通过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并严格按照相关研究标准和具体操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经数据统计后得知,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与超微通道经皮相比而言,手术时间较短,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对患者创伤较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肾结石的方案。

  • 标签: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手术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时,对照组选择开放性切开,将PCNL给予观察组,对比组间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组间围期指标、肾功能水平、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复杂性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肾功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RG支付模式下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21年6月-2022年4月符合入排标准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进行DRG付费但未实施加速康复。2021年6月-2022年4月符合入排标准的3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在围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患者的满意度、本组病例医保支付额度、患者自付额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医保支付15例,平均费用22500.00元,观察组19例平均费用21000.00元。患者自付额度对照组最低为10125.00元,观察组最低为9450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RG支付模式可对患者围期费用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同时剔除了不符合临床需求所产生的费用,也为医保部门、医院合理控制费用提供了依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DRG支付模式 康复外科 取石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RG支付模式下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21年6月-2022年4月符合入排标准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进行DRG付费但未实施加速康复。2021年6月-2022年4月符合入排标准的3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在围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患者的满意度、本组病例医保支付额度、患者自付额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医保支付15例,平均费用22500.00元,观察组19例平均费用21000.00元。患者自付额度对照组最低为10125.00元,观察组最低为9450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RG支付模式可对患者围期费用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同时剔除了不符合临床需求所产生的费用,也为医保部门、医院合理控制费用提供了依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DRG支付模式 康复外科 取石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经皮(PCNL)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围期予抗生素及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热发生率及SIR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及MOD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病情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d、3d、7d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PCNL围期能有效减低术后感染发热及SIRS发生率,较好控制相关炎症指标,安全性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必净 经皮肾镜取石术 发热 SIRS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给予微通道经皮治疗,后者给予标准通道经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86.61±1.25)min明显短于参照组(120.13±2.14)min(P<0.05);实验组的中出血量(185.52±1.26)mL明显多于参照组(99.85±3.41)mL(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相当,但是微通道经皮在手术时间上比标准通道要长,但是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较少。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经皮肾镜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穿刺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微创经皮穿刺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创经皮穿刺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是护理 微创经皮肾穿刺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通道及微通道经皮镜碎石在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了64例肾结石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镜碎石,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镜碎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微通道经皮镜碎石的效果要优于标准通道经皮镜碎石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和标准通道经皮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实验组采用微通道经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它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85.0%显著高于参照组60.0%,(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时,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择本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患者60例,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时,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手术时间。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镜碎石期间应用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从医院随机挑选出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50例微创经皮镜碎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镜碎石期间运用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抗感染治疗与经皮对上尿路结石伴有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经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传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7.78%(P〈0.05)。结论:采用抗感染治疗和经皮对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确切,并发症发的生率较低。

  • 标签: 上尿路结石伴有感染 经皮肾镜取石术 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