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场合期望提供实时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于这类应用场景,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端监测站点与数据处理中心的系统架构已经十分成熟。给出了基于信号覆盖率最高的GSM中最可靠的短信服务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的远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案中的硬件选型以性能、尺寸和功耗同时作为标准,力求使得系统具有更佳的工程使用价值,方便日后推广。同时监测中心除提供基本的监测软件外,还提供了开发库,便于用户利用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对原型机的测试,该设计能够在无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连续72h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远程监测 空气质量 GSM模块 单片机 传感器
  • 简介:基于交叉非对称式切尔尼-特纳系统设计了一种宽光谱高分辨率微型分光系统,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光路设计、优化及像质分析后,得到了尺寸为70mm×42mm×15mm、波长范围为200-750nm、分辨率为1.5nm的分光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光路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具有小型化、高分辨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应用于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中进行多种水质参数的监测

  • 标签: 水质监测 光学设计 分光光度计 宽谱段 光谱分辨率
  • 简介:从机床数控改造的实际出发,针对我国目前国产机床加工精度普遍不高,数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利用光栅作为位置检测元件,形成全闭环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既能够大大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又能节省改造成本,为机床数控改造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机床 数控改造 光栅莫尔条纹 闭环系统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实时传感系统,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FiberGrating,LPFG)传感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FiberGrating,LPFG)传感器监测树脂传递模型(ResinTransferMolding,RTM)工艺的流动前沿,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对LPFG损耗波峰的影响,探讨了LPFG在RTM工艺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树脂模塑成形 长周期光纤光栅 折射率
  • 简介:为了实时探测离子土固化剂(ISS)在固土过程中的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激光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ISS处理后的土壤溶液中的K、Ca、Na、Mg、A1、Si这6种离子含量进行探测。分别对由不同配比(1:100、1:200和1:300)的ISS处理过的高岭土、膨胀土、红粘土等5种标准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壤中的各种离子随ISS配比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不同土壤与ISS作用的效果各不相同;ISS的配比并非越高越好。这些工作为ISS固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而利用激光击穿光谱技术进行探测的方式为ISS固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激光击穿光谱 离子土固化剂 阳离子交换 土壤 配比
  • 简介:基于热作用下生物组织特性的理论,描述了最新的理论研究进展,介绍了将光学监测技术用于热致组织特性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典型的实验结果;生物组织的散射系数与损伤特性的关联;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对脱水量的依赖性;热作用下血液灌注的光学成像监测.将光电技术用于热作用过程中生物组织特性变化的监测,对进一步完善热疗理论、实现热疗的在体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标签: 热作用 生物组织特性 光学监测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损伤特性
  • 简介:光学窗口是光电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光学元件,对处于大视场成像或全方位扫描工作模式的光电系统,常采用曲面形式的同心球罩作为光学窗口。球罩加工过程中的球心偏差和装配过程中与光电系统入瞳中心的偏差都会对光电系统的视轴角度带来误差。推导了球罩加工、装调误差对光电系统视轴影响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各误差对光电系统视轴的影响,得到了球罩的各误差环节对光电系统视轴影响的规律,对球罩的设计和在光电系统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光电设备 球罩 视轴误差
  • 简介:4UPS-1U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是针对光电跟踪系统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并联机构,具有两个独立的转动自由度。以平台的任意UPS驱动分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联稳定平台的UPS驱动分支的运动情况,推导了UPS驱动分支各构件速度与动平台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并联稳定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其运动控制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并联稳定平台能够补偿运动载体带来的纵横摇偏差,可以提供给光电设备工作时需要的绝对水平环境。

  • 标签: 并联稳定平台 运动控制 动力学模型 仿真
  • 简介: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是针对光电跟踪系统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并联机构,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转动自由度。以并联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动载体下并联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的运动学分析。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了从大地坐标系到平台定坐标系的转移矩阵,建立了并联稳定平台的稳定解算模型,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旋转角增大,并联稳定平台的姿态角偏差和方位角偏差越来越大;在实际控制系统中若不考虑旋转角作用,这将严重影响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的稳定精度。该研究为并联型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并联平台 稳定解算 转移矩阵 运动学分析
  • 简介:以色列奥马特控制技术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垃去几年,从理论和工业应用上对自适应控制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根据加工中测得的切削条件.连续补偿已编程的进给率和主轴转速,优化各种加工因素,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专家系统 机床 加工中心 数控装置
  • 简介:研究了一种瞄准镜用飞行模拟器投射镜头的设计,并给出了模拟器投射镜头的设计实例。模拟器由显示系统、屏幕、投射系统、反射镜组成,模拟图像信号送入模拟器的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将视景仿真模拟图像信号投射到屏幕上,屏幕位于投射系统的焦平面上,瞄准镜对由模拟器进入的光线成像实现成像模拟。投射系统由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共9路光学镜头组成,投射系统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对应于瞄准镜的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的物面位置重合即共物面;中心系统采用摄远物镜镜形式缩短了镜头长度结构更加紧凑。周边系统焦距为f=263.02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边〈0.4%,在屏幕的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的MTF〉0.9,系统长度330mm;中心系统焦距为f=295.00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变〈0.37%,在屏幕的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的MTF〉0.9,系统长度283.2mm。投射系统采用全口径出光,同时系统通光口径略大于敏感器的通光口径,降低了系统装配的精度。

  • 标签: 模拟器 投射系统 周边系统 中心系统
  • 简介:从理论上分析了单信道光传输系统中SPM效应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得出了不同入纤功率情况下SPM效应对单信道光传输系统影响的定量数据,当入纤功率小于0dBm时,SPM效应不明显;入纤功率在0~12dBm时,SPM效应减弱了色散效应的作用。延长了系统的受限距离;入纤功率大于15dBm时,SPM效应起主导作用,单信道光传输系统极限受限功率为18dBm。

  • 标签: 光传输 SPM 入纤功率 色散
  • 简介:设计了一种由LED靶标、成像透镜及面阵CMOS组成的重载车辆车架形变测量系统,可用于导弹发射车发射架形变检测。在车体上搭建成像系统,通过监测LED靶标在CMOS上成像位置的变化得到车体在垂直于光轴平面内形变量大小,并实时将结果输出至上位机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量靶标点相对于成像系统的变化,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等优点。

  • 标签: 车辆形变测量 精密测角 接触式测量 光学测量
  • 简介:武汉华之洋光电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是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的控股公司,凭借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雄厚的军工科研实力,成功研制出船用光电跟踪监视系统(HEOS-300系列)。该系统由指向器和显控台两部分组成。指向器安装于舰船的顶甲板上。显控台安装在驾驶室内。在白天通过高性能彩色CCD摄像系统跟踪监视目标.

  • 标签: 跟踪监视系统 光电技术 EOS系列 船用 有限责任公司 CCD摄像
  • 简介: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门从事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光电传感器及光电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红外成像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中波制冷型红外热像仪、长波制冷型红外热像仪、人眼安全激光测距仪等产品。

  • 标签: 红外系统 有限 湖北 红外热像仪 激光测距仪 红外成像技术
  • 简介:根据多光谱相机技术指标要求,讨论了空间多光谱相机的光学设计。采用准远心的离轴三反式结构满足测绘用多光谱相机的低畸变要求。考虑加工、装调与检测等因素,将次镜设计成球面,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优化完成的设计结果相对畸变小于0.012%,成像质量良好,全视场各谱段MTF在Nyquist频率下优于0.75。加工、装调后的系统静态传函测试结果高于0.2的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 标签: 光学设计 多光谱相机 离轴三反系统 传递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