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人有各种料子做成的衣裳,穿起来有的凉爽,有的保暖。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变易。地球特有的大气、水和生物,使它成为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色彩丰富的行星。

  • 标签: 地球 水蒸气 衣裳 太阳系 宇宙飞船 海洋
  • 简介:常听说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昌黎,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苏轼为苏东坡,称王安石为临川先生……古代人名代称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原来古人只在自称或称晚辈时才称名。如《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子路自称"由",冉有自称"求";孔子称弟子冉有为"求",公西华为"赤",曾皙为"点"。编定《论语》的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子路等则称字以示尊敬和礼

  • 标签: 代称 古代人名 《论语》 柳宗元 王安石 孔子弟子
  • 简介: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小班化成为了农村中学的普遍现象。针对学生作文千人一面、言之无物等弊端,笔者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多融入自然、摘录筛选,并以面评指点为主要的作文批改方式,大大提升了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 标签: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
  • 简介:摘要在学科不断整合的今天,日记不在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课堂中也不断涌现。数学日记是指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理解、感受、体会、反思等。数学日记的书写,使学生更好的发现、感受数学魅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表达能力的一个窗口。形制多样的数学日记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体会他人、感受生活。

  • 标签: 学科整合 数学日记 兴趣 以学定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贵州威宁苗语有极丰富的状词。状词主要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又不同于副词。本文前言部分简单说明状词是一个独立词类的理由,然后分四节介绍状词。第一节讲状词的语音特点,特别是声调的特点。第二节讲和状词连用的三个助词,它们分别表示指小、加强和减弱等附加意义。第三节讲状词的形态变化。大多数状词有本形、变形两种形式。本形表示动作或性质是规则的、单纯少变的;变形表示动作或性质是不规则的、复杂多变的。第四节讲状词的分类。状词可分为六类。第一类主要修饰形容词,修饰时不需要联系助词。第二、三两类主要修饰不及物动词,其中第二类修饰时不需要联系助词,第三类修饰时有时需要联系助词。第四类主要修饰及物动词,修饰时需要联系助词,出现在动词的宾语之后。第五类不修饰动词、形容词,本身表示一种动作的状态,在句子中充当表语,但必须有联系助词介于主语和表语之间。以上这五类状词除第五类中的四音节形式的以外,都有形态变化。第一类状词可以接表示指小、加强,减弱三种意义的助词。其余四类都只能接表示指小和减弱两种意义的助词。第六类状词没有形态变化,它们和动宾词组或形补词组构成固定词组,在句子中充当表语或状语,但前面必须有联系助词。文章最后附主要状词表,并列出各个状词修饰的形容词和动词。

  • 标签: 形容词 助词 不及物动词 普通式 修饰 单音节
  • 简介:11月22日,2013年“中华文化大乐园”——马来西亚森美兰营进人第5天。4天来,11位来自中国深圳的老师在森美兰芙蓉新华国民型华文小学,为来自马来西亚森美兰州18所小学的290名学生带来11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学习课程。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不但在经济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华人文化活动方面也很丰富活跃。从1984年起,华人社团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华人文化节”,以文艺表演、讲座研讨等形式向全社会展示华族传统文化,各华人社团机构也时常举行舞龙舞狮、游艺竞赛、贴春联、挂灯笼等民俗活动。因此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华裔新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最高,他们基本上都见过舞龙舞狮,知道划龙舟、祭祖先等活动,在我们列出的具有中西文化象征的20个名词中,有52.6%的人能完全正确地选出关公、孔予、孙悟空、

  • 标签: 文化活动 华裔 华社 华人社会 马来西亚 华人社团
  • 简介:[kuan^21]是贵州锦屏县一个很有特色的方言词,使用频率高,含义丰富。它可以表示普通话反身代词“自己”和“各自”的意义,也可以表示普通话副词“另外”“已经”“竟然”“原本”“倒是”等意义。文章认为,[kuan^21]是西南官话代词“各人”合音的结果,其反身代词用法是本源,副词用法由反身代词语法化而来,在语法化过程中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西南官话 贵州锦屏方言 反身代词 副词 语法化
  • 简介:<正>贵州省安顺市城郊居住着一支自称为mo(?)55ljai3331(?)(坝苗(或mo(?)55pa(?)3331(?)(花苗)的苗族。1987年夏,笔者与导师王辅世先生在安顺对这支苗族的语言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选择了距城三里路的城关东郊青苑村大山脚寨为记音点。该寨除个别几户为汉族和其它支系的苗族外,全为该支系的苗族。大山脚苗话(以下称大山脚话)属于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但它是川黔滇次方言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地方话。大山脚话有声母36个,韵母25个,声调有8个调类,但只有7个调值。本文主要叙述苗语古声类和韵类在大山脚话的反映形式,不讨论古调类在大山脚话的演变。这是因为古苗语平、上、去、入4个声调在今日大山脚话各分阴阳,演变为8

  • 标签: 声类 声母 苗语 山脚寨 韵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