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2年10月6日,瑞典学院宣布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埃(Annie Ernaux)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安妮·埃的获奖再次扬起了当今世界文坛上女性作家一面强劲的旗帜。瑞典学院评价“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笔者认为,颁奖词中所标举的勇气和敏锐洞察力正是西方文学崇高感的当代回响。就埃的创作而言,她的文字让读者瞥见了人物内心习焉不察的角落——记忆的深渊,更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了崇高的美感。

  • 标签: 安妮·埃尔诺 崇高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正>"灾难,荒年,饥馑——"额伯爵曾经感叹地说,"我的名字可能会加在这个东方的苦难单子上。"他的预感果然实现了,添上了第四大灾"烧园"。额这个名字,因为毁灭圆明园,已经被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在英国,持文化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名字所象征的殖民主义历史,已经十分反感。一般民众,多少也知道这个名字不名誉。其原因却是另一个额——七世额伯爵。此人十八世纪末任英国驻奥托曼帝国大使,当时土耳其统治希腊,额为了"保护文物",把雅典万神殿的大理石像运到伦敦。所谓"额大理石像"(TheElginMarbles)成为大英博物馆一号珍藏品,也成为当今希腊政

  • 标签: 额尔金 批判态度 大理石像 奥托曼帝国 大英博物馆 《天津条约》
  • 简介:本书是一系列关乎麦哲学的论文专集,在导言之后,以七章的篇幅分别介绍和阐释麦哲学的诸多方面。戈登·格雷厄姆(《麦论历史与哲学》)考察了麦论述历史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诸种见解;让·波特(《阿拉斯戴尔·麦

  • 标签: 麦金太尔 拉斯 格雷厄姆 道德哲学 社会科学哲学 罗门
  • 简介:从前有一个人叫乌,他很穷,还很懒隋。不论什么时候别人给他个活儿干,他的回答总是这句话:“不是今天。”

  • 标签: 女儿 个人 当代文学 儿童文学 故事
  • 简介:卡尔·施米特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法学家,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一生研读文学作品,在与诗人作家的对话中汲取精神养料,通过文学阐述其思想,甚至影射不便用学术话语言说的一些重要思考。在1942年的《陆地与海洋》中,施米特通过《白鲸》中捕鲸人与鲸鱼之间的抗争,将“陆地”与“海洋”这种地理上的对立上升为更基本的存在性对立,甚至进一步升华为基督与敌基督之间的永恒对立。而从他四十年代的书信中又可以发现,他极力向朋友们推荐梅尔的中篇小说《班尼托·西兰》,推广他对小说象征意义的阐释。施米特在西兰船长身上找到了当时欧洲精英知识分子进退维谷的形象,特别是他个人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处境的影子。文学成为一种陌生化方式,使他可以隐匿地进行自我阐释、甚至自我辩解。他对《班尼托·西兰》的阐释向读者展示了这部源自现实的小说中超越现实的巨大象征力,但也存在偏离小说本意的关键要害。

  • 标签: 卡尔·施米特 梅尔维尔 《白鲸》 《班尼托·西兰诺》 海洋
  • 简介:时光如驹,相依相扶了千余年的双塔:一名舍利塔,一名功德塔,仍然静静地矗立在姑苏城内小桥流水畔的定慧寺巷,塔影斑驳,岁月留痕,那暮烟疏雨里的塔铃声,犹记得当年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思想在历史的年轮里停留片刻.曾几何时,大清赫赫有名的一代功臣李鸿章,竟然就在这千年古塔下,大开杀戒,屠杀投降的忠王李秀成部下达2万余人,留下了一段臭名昭著的血腥故事,为李中堂大人的顶戴花翎,抹上了一痕永远遗臭万年的斑斑血迹。

  • 标签: 罗尔纲 忠王 李秀 顶戴 古塔 定慧寺
  • 简介:<正>我译《瓦西里·焦》,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当年我在部队做训练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训练场上、行军途中度过的。高度紧张而又热气腾腾的部队生活,战士们英勇顽强而又淳朴开朗的精神面貌,使我对《瓦西里·焦》这部描写普通战士的名著产生了亲近感。本来,在全国解放前,我是学外国文学专业的,对外国诗有广泛的爱好,但是走上翻译介绍外国诗的道路,我还需要一个直接的推动,需要一种催化的触媒,需要一本和我“对口”的诗,——《瓦西里·焦》正是我期待着的这本诗。与焦交上了朋友后,我于1955年决心把这部诗译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诗,是我的业余爱好,可是部队工作却没有业余的闲暇可言。从清晨的起床号到晚上的熄灯

  • 标签: 焦尔 战士 近感 生活气息 战争 生活中
  • 简介:@奥尼是现代美国戏剧的缔造者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荣膺者,一生写了50余部剧作.他早期的剧作受自然主义影响,但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中期的剧作多是实验戏剧,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年的剧作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奥尼的剧作有深远影响,为世界剧坛做出了卓尔不群的贡献.

  • 标签: 奥尼尔 自然主义影响 实验戏剧 现实主义悲剧
  • 简介:范怀智的短篇小说《梅尔森圣典》是一篇关于远行的人生寓言。如果说这篇小说有一个中心场景,那就是,一个垂暮老人静坐于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在"品味着年老的寂静,回想着似曾遥远却又历历在目的往事。"小说没有写明国别、年代。这位老人梅尔森,他曾是一个富豪?一个传教士?身份也不是很明朗。总之,他原先所居住的那个城市是一个"有着成万户人家"的繁华都市,他在这个"大城之郊"有着"历久且新的院落"。他厌倦了尘世,"多年以来他只想离开那座浩大的城,远遁到一处无恶的僻静的角落里去。

  • 标签: 梅尔 圣典 小说情节 生命感悟 无恶 万户
  • 简介:奥尼在20年代末计划创作一部自传性系列剧《大海母亲的儿子》,该剧的副标题是“一个灵魂诞生的故事”。如果我们用它来概括奥尼与大海的关系,描述他早期剧作的题材特征是非常恰当的。1920年以前,奥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早期剧作 水手 自传性 副标题 弗洛伊德
  • 简介:<正>从前,阿拉伯国泰民安,在夏莫城有一位君王,称号为拉布拉萨尔三世,他有一口金黄色的美髯,修长过胸,洋洋洒洒,由此,他得到了胡子这个雅号。他对这口胡子,护理得无微不至,甚至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也要用一个丝绸的口袋把它套在里面。早晨,只让女理发师用她那精巧的手去梳理,因为男理发师总是用剃刀与剪子,女理发师则不同,她们只用梳子、卷子、喷子之类的东西,从不会损伤主人的半根毫毛。

  • 标签: 拉萨尔 短篇小说 女理发师 国王 白色羽毛 仓促行事
  • 简介:  单向菊敲门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左右了,离下班还有一个多钟头.和我同在市人大机关混的铁子老程和我们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毕红聊得正欢.我和同事小张、老马也有一言没一语地搭讪.……

  • 标签:
  • 简介:·奥尼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他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孜孜不倦地创作了五十余部剧作。奥尼曾经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奖。奥尼的成功与所写题材的新颖、涉及领域的广泛、揭示主题的深刻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基于奥尼的悲剧观,主要从早期创作中自然主义的影响、中期创作中表现主义的运用以及晚期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回归三大方面来探讨奥尼悲剧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 标签: 艺术表现形式 悲剧作品 奥尼尔 创作生涯 20世纪 诺贝尔奖
  • 简介:<正>西方文学评论家一般认为龙·奥尼(1888-1953)称得上是“美国的莎士比亚”,他在哲学的领域里深受“老子、尼采、斯特林堡、容格、叔本华的影响”。在我看来,奥尼创作上的哲学思想追根溯源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可以觅寻到更为深厚的思想基础。老子既是唯物主义者,也是唯心主义者,他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天纲恢恢,疏而不失。”(天纲极为广大,纲孔虽稀,而从没有漏失。)“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它的原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永远帮助善人。)老

  • 标签: 追根溯源 剧作家 马可·波罗 奥尼尔 评论家 尼采
  • 简介:庆宁元年,康帝继位,三年白氏国伐缙,后缙败白氏,得以百年和平而不兴兵。此后二十三年,康帝推新政,知人善用,创庆宁盛世,公私仓廪俱丰。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1从峨山出发,九十五公里一级高速,一路无限风光一个小时,安全到达元江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