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心跳的日子就这样来临了,但遗憾的是,我最终还是没有与韵同行……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在电梯,你可爱的渐近的鼻音我听得清本是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磁性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可爱的韵?

  • 标签: 告诉我 就这样 黄昏里 如梦 糜鹿 张含韵
  • 简介:在当今书坛,行草书以『二王』为承袭的书风已成气候。犹如清代崇尚雄强高古的魏碑一样,在当代,『二王』书风是人们所崇,已被书法人演绎到了极致。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烦、明代的文徵明是『二王』一路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参透『二王』法度,成为既有传承关系,又有各自特点的大家。我学习行草书的方法就是王字、米字互,纵向取法,以承脉络;古法、今技结合,横向取度,以求新意。

  • 标签: 性情 代表人物 传承关系 行草书 文徵明 书风
  • 简介:洮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石砚,至今已有千余年,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世称中国三大名砚。洮砚具有与众不同的石质、石色以及发墨不损毫的特点,博得历代文人学士推崇。他们得到洮砚,如获至宝,或著文评书,或赋诗赞誉,或镌刻砚铭记之,以志不忘。

  • 标签: 含风漪 洮河绿 石含
  • 简介:15年前在青海第一次见到张文华时,他说他是来改变生活的,画里的生活与画外的生活。以後的几年里,为人做画,张文华果真有另一种气象。过去那种飘忽不定的画风变得深沉厚重了,激越的高山、辽阔的草原、沉郁的牦牛还有灵秀的藏族姑娘,这些形象像艺术家的图腾一样反复出现在他的画作中,让人为某种奇迹所感动.有敬畏也有亲切,有压迫也有轻盈。张文华说,那是另一种浪漫。

  • 标签: 印象 作品 中国 原文 张文华 生活
  • 简介:1923年,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女学生吴瑞燕,登台出演陈大悲编剧的《英雄与美人》,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男女合演的最初尝试。这一事件随即在《晨报副镌》引发关于“女子艺”的讨论,吸引了一批北方知识分子的参与。受“五四”妇女解放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普遍接受并肯定了女子演戏的权力,却又各自从新文化运动中吸取了“戏剧改良”、“女子参政”等不同的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因而各有所见,在肯定女性登台的共识上存在着歧田.。

  • 标签: 《晨报副镌》 “女子参艺” 新剧
  • 简介:我很欣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青年教师王春的《新编外国钢琴曲系列》,这套教材以全新与独特的视角选编了丰富多彩的曲目,主要是20世纪以来的一些珍贵而动听的作品,原来用的人比较少,或者是谱子比较难找,现在把这些喜闻乐见的曲目汇集成册,实在是让人拍手欢迎。

  • 标签: 钢琴曲 外国 新意 中央音乐学院 中青年教师 20世纪
  • 简介: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坛有一个极有趣的现象,几位以书名世的大书法家如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以余兴随意点染,或清奇古拙,或刚冷严正,皆不同流俗,别有意味,成为当时山水画坛一道奇异的景观。与其异曲同工,以篆刻见长的徽派大家程邃,用枯淡中锋之笔作山水,荒拙茂朴,极具金石趣,自谓“镌刻之暇,随意挥之,以泄胸中意态”,在当时自成一家,风格独具。

  • 标签: 山水画 倪元璐 篆刻 黄道周 王铎 书法家
  • 简介:文章译自B·西姆斯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史学系主任)《20世纪的音乐——风格与结构》一书的第3章,主要介绍传统和声中常用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在20世纪音乐中不同干传统的用法。

  • 标签: 三和弦的延伸 双三和弦 调式 调性 无调性
  • 简介:借助宗教题材来表达思想观念,把一些美好的宗教意识与感情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对于在西藏的画家,是自然而然的行为。这样的题材。有时是真实的图像和现实的生活情景,有时完全只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不能具体经验到的、意象的、抽象的意识。前者在艺术手法上,可以是写实和具象,后者则多是抽象的意向表现,或者是一种臆造的真实与具象表现。

  • 标签: 宗教题材 艺术创作 画家 国际性 断想 宗教意识
  • 简介:我画戏剧人物画,缘于少年时期与戏剧的情结。我的家宅,左邻右舍多是演艺界人士,在旧社会,他们收入甚微,晚景非常凄凉。有的因为疾病和吸毒,就更加穷困潦倒。我幼年时非常喜欢看戏,常跟随他们潜入戏院免费白看戏。在戏台上,他们扮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一过虚假荣华富贵的瘾,卸妆之后,还得为油盐柴米发愁。每当创作戏剧画时,总有他们的身影萦绕着我。饱含人生哲理的戏剧艺术,绚丽多彩的戏剧人物,易于介入我对传统绘画的学习,造型和笔墨技巧得以任意发挥。一时间,我画的戏剧人物画,受到各方人士的鼓励,并出版了戏剧人物画集。

  • 标签: 戏剧艺术 天地 戏曲 梨园 意态 戏剧人物
  • 简介:<正>与稚儒相识,纯系“金石缘”。1998年金秋,“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在杭州开幕,稚儒以一幅铁线篆而获“西泠印社奖”。我亦有幸忝列其末,就这样,我们在西子湖畔邂逅了。不料一见如故,同为前贤往哲的遗闻佚事和流风余韵而心醉,确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彼此间有了频繁的信函往来和电话联系,从而我对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铁线篆 西泠印社 流风余韵 书法作品 就这样 忝列
  • 简介:新发现的这通元人碑刻,今存山西省沁水县西南约20公里的土沃乡下格碑村圣王庙内,发现时身趺分离,侧卧于正殿窗前。碑连额高169公分,宽73公分,笏头,正书,额篆"创修圣王行宫之碑",立于至治二年(1322)。此碑《山西通志·金石志》失于著录,亦为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所遗漏。新《沁水县志》有著录却未收碑文。碑中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一段舞庭描述值得注意,兹据拓本录其正文并略作考述于下。

  • 标签: 新发现 碑刻 取水 沁水 戏台 达鲁花赤
  • 简介:近年来,以普通人的经历和情感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在全球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其中很典型的就是电视约会节目,如台湾的“非常男女”,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湖北的“相思树下”等,这类电视拉郎配的节目在中国正火热一时。虽然有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现象做过分析,但大多停留于节目运作层面,而很少有人调查和研究此类节目

  • 标签: 电视约会节目 “浪漫之旅” 挪威电视台 观众参与
  • 简介: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奋武先生的书法作品再一次结集出版,他的个人书法展也于2012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我由衷感到高兴并致以热烈的祝贺!翻开这本书法集,陈奋武先生独特的书法风格和丰富的书写内容犹如闽海热风,扑面而来。

  • 标签: 书法作品 作品展 前言 儒雅 中国美术馆 书写内容
  • 简介:马忠贤1955年生于安徽宿州,现为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随国画系研究生班。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1985年,中国画《三顾茅庐》入选全国青年美术展。1989年,中国画《远古的幽灵在呼唤》入选第七届垒国美术展。1992年,中国画《鸿门宴》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1993年,中国画《徽乡遗韵》荣获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银奖。1993年,于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马忠贤国画选》。

  • 标签: 美术展 全国模范教师 国画系 《鸿门宴》 学术委员会 美术学院院长
  • 简介: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古代美学理论用“虚静”二字概括。千百年来这一审美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被延续,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对艺术家的治学态度与胸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古语云:“佛心静似山玉,文气清如水养鱼。”这是指人的一种心态。

  • 标签: 绘画艺术 审美理论 心态特征 “虚静” 美学理论 主导精神
  • 简介:章在兰州读书期间,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认识到家乡内涵丰富的花儿,是反映民情风俗的文化瑰宝。他用花儿慰藉着痛失亲人的心灵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记录花儿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当时社会。他从一个花儿喜爱者逐渐转变为充满自信、自觉的花儿探索者。他是花儿的调查、记录、整理、研究、发表花儿精品力作的先知、先行者,其成果中遗存的171首本子花、"叙事花"、"散花"等,极富代表性,是传承不息的唱词经典。他的《花儿再序》一文,首次揭开了花儿神秘的面纱,较为深入地对花儿句、令、调等诸多论题进行了探究,

  • 标签: 牙含章 花儿研究 学术价值
  • 简介:元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汉族地主政权,恢复了汉人的统治。之后的洪武、永乐诸朝注重社会经济的建设,国家很快从战乱中恢复起来,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也空前发展。在明代中国绘画的山水、人物、花鸟诸画科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地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具有相同(相近)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的名家流派。

  • 标签: 绘画艺术 明代 上饶 浙派 经济发展 农民起义军
  • 简介:言恭达生于江苏,1998年成为第二任沧浪书社社长。师法沙曼翁,继承了沙曼老章法上的疏朗明净,用笔上的缓行逆推涩进,并于艰难探索中形成自家面目。

  • 标签: 春雨 世界 书法 1998年 章法 用笔
  • 简介: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已随着“金学”的勃兴,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众所瞩目的课题。而在中外学人不懈地搜罗、爬梳、检校、考索等学术努力下,此项研究之资料日见丰富,线索日趋显明,《金瓶梅》的作者,仿佛要掀揭而出了。

  • 标签: 《金瓶梅》 《西厢记》 作者 李开先 描写 古典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