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2年6月消毒供应室经常规模式实施护理管理的300件手术器械包计入对照组;将2023年7月~2023年12月消毒供应室经体化模式护理管理的300件手术器械包计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清洗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感染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护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外伤患者的救治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75例在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38),观察组(n=37)给予医护体化急救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急诊处理时间、受伤至接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急诊处理时间、受伤至接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外伤患者采取医护体化急救模式,能加速患者救治时间,获得更好的急救效果。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 严重多发伤外伤患者 救治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医护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干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从2021年1月份至2023年5月份接诊的2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14例患者定名为参照组,采用医护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14例患者定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更高,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医护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值的运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颅内动脉瘤破裂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重度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重度氧化碳中毒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常规高压氧疗、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 n=46 )与联合使用 乌司他丁 + 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 n=46 ),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急性重度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乌司他丁 低分子肝素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及职业性中毒,在我国急性 CO中毒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占职业危害的第 1位。高压氧治疗是各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的救治急性 CO中毒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高压氧治疗介入时机对患者预后影响还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有研究指出在中毒后 1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更早期如中毒后 6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是否会有更好的疗效尚无直接报道。本院呼吸内科开设高压氧治疗快速绿色通道,可 24h急诊开舱。本研究分析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包括中毒后 6h内的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急性 CO中毒的临床疗效数据,探讨高压氧治疗中毒 6h内超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介入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科护理工作中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阐述。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80例放射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体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40)5.0%,低于参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8/40)20.0%,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技术操作评分分别为(90.1±7.3)分、(87.6±7.3)分、(90.2±7.7)分、(88.5±7.6)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技术操作评分(79.3±7.1)分、(81.3±7.3)分、(80.3±7.3)分、(75.7±7.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干预中,应当推广应用体化护理管理模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放射科护理安全性。

  • 标签: 放射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易反复发作。吴耀持教授擅于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 验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康复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51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医护康复体化快速康复模式,比较两组的恢复进度等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Lysholm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的Lysholm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护康复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可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 标签: 医护康复一体化 快速康复模式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医护体信息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3.2-2024.2中选8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医护体信息化护理模式,对比其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医护体信息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预后及生活质量等得到改善,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老年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医护一体 信息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专病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 200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服务方案分为对照组( 100例,常规护理模式)和实验组( 100例,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 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0%,而其术后复发率仅为 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9.0%( P<0.05)。结论 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接受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一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益阳市A县B镇C村2016年-2021年4月12日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为进步完善学校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结果 C村2016年-2021年4月共发现24例肺结核病例,部分肺结核患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结论 本起疫情判定为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与患者无防护性频繁接触是导致本起疫情的主要原因,做好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止农村肺结核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农村 肺结核 聚集性疫情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于2019.10-2020.10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分为常规组(n=34,常规护理)及急救组(n=34,医护体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复发率。结果 急救组(94.12%)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76.47%),病死率及复发率(2.94%、5.88%)均低于常规组(17.65%、29.42%),P<0.05。结论 医护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急诊急救 抢救成功率 医护一体化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2 月在我院接受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的 80 例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 医护体化护理模式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2.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患者中应用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甲状旁腺全切除 前臂自体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小儿心律失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将于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心律失常患儿中随机抽取110例并将之分为对比组(n=55)与观察组(n=55),给予对比组患儿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HR明显较对比组低,P0.05。对比组满意度83.64%,观察组满意度为96.36%,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经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心律失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体化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分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体化护理法。结果: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体化护理方法用于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不良心理情绪明显疏解。

  • 标签: 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 一体化护理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并入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组,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本上添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品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腮腺炎患儿开展医护体化模式应用优势。方法:收治腮腺炎患儿40例,常规组20例:开展基础护理干预;试验组20例:实施医护体化模式:研讨不同护理对策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试验组后遗症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的30.00%,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医护体化模式临床应用率高、范围广,针对腮腺炎患儿应用可加速其康复进程,还可减低相关后遗症发生率,护理效果可满足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腮腺炎 后遗症 医护一体化模式 康复进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COHB,LaC、CRP、cTnI对氧化碳中毒预后评估及治疗的指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碳氧血红蛋白浓度(COHB)分组,轻度组9例轻度中毒,中度组15例中度中毒,重度组6例重度中毒。结果:三组治疗后COHB、LaC、CRP、cTnI下降,P<0.05。三组治愈率、迟发型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COHB,LaC、CRP、cTnI对氧化碳中毒预后评估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显著。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COHB LaC CRP cTnI 预后评估 治疗指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产妇给予第产程自由体位护理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无痛分娩孕妇,使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第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情况、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第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孕妇给予第产程自由体位护理可加快分娩速度,降低孕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孕妇焦虑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痛分娩产妇 第一产程 自由体位护理 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