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太和县1947-1956年实行的一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种新型的土地私有制,实施效果颇佳且广受农民欢迎.文章主要就太和县农民土地所有制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作一简单回顾,指出土地私有化本身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它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是可以兼容并存的.

  • 标签: 农民所有制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变迁 绩效 太和县
  • 简介:摘要基于自身的实际,农村中职校可以采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或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及转岗培训,选派教师到大学、专业培训机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校本专业技能培训,实施一线生产企业研修制度等途径和方法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 标签: &ldquo 双师型&rdquo 教师 培养培训途径方法
  • 简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责"关系,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中央与地方关系 协调发展
  • 简介:听了先生们的讲话,受益不浅.现在仅就大家谈到的未来新世纪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关于新世纪和文化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从八十年代起到下个世纪中叶,是我们全民族反思和复兴的时期.我们要考虑祖国的过去和未来,考虑怎样发展得最好最快.反思当中要多对话、多批判.这个批判不是过去那种开斗争会的,而是指分析、研究问题而言.对儒家也应一分为二.汉武帝以前的儒家和汉武帝开始独尊的“儒术”并不一样.要批判、要讨论、要总结,该扬弃的扬弃,该提倡的就应大力提倡.为什么这个反思会这么

  • 标签: 杜润生 农村改革 八十年代 家庭承包制 农村工作 吴象
  • 简介:为了解适龄婚检人群中艾滋、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等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为疾病预防和优生优育提供基础资料。于2015年6-7月在阜南县妇幼保健院对2731例婚前医学检查对象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并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艾滋感染率为0.110%,梅毒感染率为0.58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492%。婚前医学检查是预防艾滋、梅毒、乙型肝炎家庭内传播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宣讲力度,及时干预,对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婚前医学检查 艾滋病 梅毒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58例,根据ECT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GFR〈60mL/min)15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GFR60-90mL/min)30例,肾功能正常组(GFR≥90mL/min)13例,正常对照组为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检测各组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的浓度水平。结果糖尿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轻度损伤组分别和肾功能正常组、正常对照组间的Scr和BUN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三组和正常对照组Scr和BUN的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检测糖尿肾病的阳性率(84.4%)明显高于Scr(42.2%)和BUN(44.4%)。结论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糖尿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新民居建设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产物,我省新民居建设在实践中得到较快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不少问题。依据实际发展状况概括了我省新民居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多种建设模式,具体分析评价不同建设模式下土地集约利用和综合效益情况及新民居建设不同模式对土地集约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影响,指出新民居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揭示新民居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分析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和综合效益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 标签: 新民居建设 土地集约利用 分析评价 对策思路
  • 简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明显的特殊性。二元经济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阻碍着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普遍繁荣,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以多种方式向城市或非农产业转移,同时,中国城市在经济的转轨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导致了绝对数额不可小觑的大量的失业、待业、下岗、转岗的城市劳动力。鉴于上述问题,正确引导该类人员中的一部分人到农村去主要从事非农产业,这对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将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正确地引导和鼓励这一部分人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或管理专长。在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双向流动”过程中,“农民工”是主流,占有绝对的优势,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类新的生产力。因而,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教育问题。

  • 标签: 城市化 农民工 职业教育
  • 简介:贵州省武陵山沿河县文化教育滞后,地理环境较差,致贫与返贫问题突出,就业不充分,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应进一步探索适应贵州省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贫困农村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扶贫模式。

  • 标签: 贫困 农村 人口特征 脱贫对策
  • 简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黑龙江省的农村城市化移民,就面临着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职业技能培训意识淡薄、难以得到所需的教育等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发挥应有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教育保障、就业培训、就业跟踪服务和职业培训平台。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 简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必然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此外,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中,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是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几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降低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 简介:任何政治权力系统都必须建立在权力合法性的基础之上,这是其存在、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前提。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农村稳定是整个中国政权稳定的基础。我们选择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对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这一问题进行实证个案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荻港村村委会的合法性基础比较稳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其合法性基础的变化予以关注,并随时准备进行合理的调整,防止出现合法性危机。

  • 标签: 基层政权 合法性 权威 有效性
  • 简介: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然而,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设立之初就名不副实,虽历经改革,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加强对其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国情,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管的相关制度、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农村信用合作社 金融监管 监管体系 监管制度 多元主体监管
  • 简介:农民组织化解决的是示范区建设的内生力量问题,对于木南示范区建设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具有长远的意义。调查发现木南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有关。文章揭示了影响该示范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进一步指出该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观念、农村现行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变革及宗族主义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示范区农民组织化程度,必须管委会、入驻企业、农民自身以及社会力量通力合作。

  • 标签: 农民组织化 木南示范区 内生力量 对策
  • 简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风县基地建设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通过建立林特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和实施系列措施,为秦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一定基础。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基地示范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花椒 辐射效应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提出,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将对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作为县域职教中心,如何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如何找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瓦房店市职教中心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生成了新的经验。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三农” 县域职教中心 职业教育
  • 简介:本刊于2015年一、二两期,在【本刊特别策划】中连续推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令我们十分惊奇和兴奋的是,新年伊始,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又有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释放出的信号:积极发展、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成为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普高和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按原标准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对教育特别是职成教育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具体的部署;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各省(市、区)党委、政府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纷纷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法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则在职教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下,生机勃勃地茁壮成长,创造了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正是在这种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气息感召下,我们又编发了本刊特别策划(三),用以向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中国职教好声音,讲述更多中国职教好故事。

  • 标签: 农业职业教育 地区经济发展 农村公共服务 职教发展 中共中央 教育信号
  • 简介:刚刚翻开2004年新的一页,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在沈阳召开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座淡会,省内50余位校长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农村职业教育中心分为三组,从1月7-9日分别利用半天时间进行了座谈,省内几倍专职从事职业教育科研和教研的人员及厅职成处的全体人员也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厅职成处处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