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与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煅烧骨组、冻干骨组、Bio-oss骨组术后4,8,12周的骨密度、新生牙骨质高度、新生牙槽骨高度及新生牙周膜高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逐渐连续,牙根面可见新生牙周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煅烧骨组术后4周新生牙槽骨高度高于冻干骨组(P〈0.05);冻干骨组术后12周新生牙周膜高度明显高于煅烧骨组、Bio-oss骨组(P〈0.05)。结果表明煅烧骨的成骨诱导能力优于Bio-oss骨与冻干骨,冻干骨促进牙周膜再生的能力优于煅烧骨、Bio-oss骨。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煅烧骨 冻干骨 Bio-oss骨 牙周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Data、VIP、CBM、PubMed、WebofScience和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1l期),同时检索Google学术搜索进行补充,查找有关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2月。}i1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人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283例患者(试验组140例、对照组1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含钾牙膏比较,在第4周时,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缓解受试者对冷气和空气敏感效果均更好[SMD=-1.60,95%CI(-2.14,-1.05).P=0.01;SMD=-1.12,95%(-1.64,-0.60),P=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含NovaMin生物活性材料的牙膏治疗牙本质敏感效果比临床已证实抗敏感有效的牙膏更佳。但因纳入研究数最卡¨质量限制,且样本量较小,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予以进一步证实?

  • 标签: NovaMin牙膏 牙本质敏感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多数钽珠烧结以及钽纤维丝弥散结合制造的多孔涂层,已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生物连接。近十年来,诞生了一种由商业纯钽制成的,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特性的新型多孔生物材料。与传统多孔涂层相比,该材料拥有更高的空隙容积、更自由连通的孔、与骨更高的摩擦系数,以及较低的成块硬化性(图1)。此外,该材料为结构性的,有足够的强度可以直接制造植入体,而无需实心的金属基质作支撑。

  • 标签: 多孔生物材料 结构 重建术 骨科植入物 临床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的深入与纳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纳米材料小尺寸、高灵敏度和特殊性能的新型纳米器件相继问世,并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感等新型电子器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发展新的表征手段和测试方法,发现和揭示纳米材料与纳器件基本结构单元在服役条件下的结构与性能演变规律,进而归纳和总结纳器件服役行为成为纳米材料与器件走向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y,SPM)、扫描电子束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等传统表征技术与微纳加工技术、电学测量系统相结合,精确模拟纳米材料的服役条件,实现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性演变规律的原位研究,是揭示纳米材料的损伤与服役行为的新方法。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采用SEM和SPM表征手段下原位研究一维ZnO纳米材料在力学、电学及力电耦合效应下的损伤与服役现象、性能演变规律及损伤基本机理。

  • 标签: 一维纳米材料 氧化锌 损伤与服役行为 原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运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的效果。方法:选择66例牙齿缺失患者,观察组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运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使用CGF。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骨再生率高、植体稳定性高、并发症少,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运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效果理想。

  • 标签: 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口腔门诊接待的患者逐年递增,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渐升高,要想带给患者满意的口腔修复效果,就需要先进的口腔修复工艺与材料,本文梳理了口腔修复工艺与材料的发展与现状,详细的阐述了其对临床口腔修复的重要性。

  • 标签: 口腔 修复工艺 材料 重要性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延长术中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研究对象为48例有鼻延长需求并实施鼻延长术患者,鼻延长术中均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所有患者均跟访12个月,评价不同鼻延长术患者的整形效果。

  • 标签: 鼻延长术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 鼻整形 美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在口腔科临床中的研发和应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招募了100名口腔领面部修复治疗的患者,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我们记录了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一般资料。观察组接受新型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修复材料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严格的临床评估和相关的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2岁(标准差3.6岁),其中男性占比为60%。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8岁(标准差4.1岁),其中男性占比为54%。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2%,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腔科临床 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 研发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将达围术期多层次护理需求进行应用时对患者舒适度的改善效果分析。 方法: 以我院患者为例,主要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7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一组为给予围术期多层次护理需求的实验组,每组 35 人,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与对照组相比的情况下,实验组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社会舒适度和环境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对其 组间 数据差异进行比较,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将围术期多层次护理需求进行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围术期多层次护理需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舒适度;改善情况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牙齿矫正中不同材料矫正器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期间 治疗的 80 例口腔牙齿矫正 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 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 80 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弹力结扎圈加以固定治疗,实验组接受不锈钢结扎丝进行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材料矫正器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结扎时间、拆除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80.00% ),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锈钢结扎丝矫正器运用于口腔牙齿矫正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愈效果,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牙齿矫正 矫正器 临床效果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科修复材料耐磨性及硬度与天然牙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齿修复患者,其中,29例患者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29例患者采用镍合金材料修复,采用万能摩损试验机进行纯钛、镍合金的摩擦磨损试验,以29颗天然牙釉质作为对照,对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的耐磨性及硬度。结果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磨损量与硬度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密度、磨损量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材料组与天然牙釉质硬度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磨性方面,镍合金材料与天然牙齿相似,硬度方面,镍铬合金与天然牙齿最相似,而密度方面,钛合金与天然牙齿最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修复材料

  • 标签: 齿科 天然牙齿 修复材料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的11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海奥修复膜进行骨再生,设立对照组给予肽膜进行骨再生,观察两组患者骨再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失败例数为4例,成功率为93.22%,对照组患者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失败例数为15例,成功率为74.58%;研究组患者植骨厚度和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约为(2.234、2.137);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总率为8.47%,对照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总率为28.81%,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修复成功情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强植骨厚度和骨厚度,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某新材料公司产品研发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及防护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的方法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涉及 5个主要岗位, 7个工艺过程,其中防护设施正常开启,并配发相关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结果均符合职业病危害因素限值要求。结论 该新材料公司产品研发部通过加装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风险。

  • 标签: 新材料 职业危害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膜材料治疗重度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3年 10月 -2016年 10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胰腺炎 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n=18)和实验组( n=18),对照组采用聚砜膜透析膜材料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组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膜材料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聚砜膜透析膜材料与醋酸纤维素膜透析膜材料均可将体内有害毒素有效清除,整体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血液透析膜材料

  • 标签: 重度胰腺炎 不同血液透析膜材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牙种植的患者一共有1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博特医用胶原膜,研究组对患者采取海奥口腔修复膜,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种植当中的引导骨再生采取海奥口腔修复膜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因此,具有安全有效性。

  • 标签: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成骨细胞在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中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方法将成骨细胞以5×104/ml的密度接种于细菌纤维素(BC)、细菌纤维素/聚乳酸(BC/PLA)、细菌纤维素/聚乳酸/羟基磷灰石(BC/PLA/HA)三种支架中,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1、3、5、7d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检测3、6、9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复合支架中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3、5、7d细胞的增殖量(OD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C/PLA/HA组的OD值高于其他实验组;第3d至第9d三组细胞的ALP分泌量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培养6dSEM观察可见三组材料中均有细胞的粘附,BC/PLA/HA组的细胞生长状态好于其他两组材料。结论BC/PLA/HA较BC/PLA和BC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 标签: 细菌纤维素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支架材料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牙种植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对引导骨再生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10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使用常规骨粉材料,实验组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对比分析治疗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平均的股厚度是(2.72±0.34)mm、植骨厚度是(2.74±0.52)mm,两项指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 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