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患者采用医护治一化管理模式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治一化管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护治一化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医护治一体化管理 PICC置管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多方面对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病发者的临床状况实践与研究,分析借助晶状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现状。方法 入围研究者总计46例,入围时间区间在2013年1月到2021年1月,患病病症均为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病发者,入围治疗方式有晶状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研究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参照组),两组病例数各占50%,以患者术后眼部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并发症情况为研究判定标准,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计算比对。结果 比对后发现眼部各方面问题的术前情况可比,P>0.05;术后1个月,两组上述测定值均有所变化,而且组间形成较明显差异,对比结果P<0.05;结果二:术前社会职能、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两组记录数据对比,组间各项评分无差异性P>0.05;术后1个月,数据变化清晰可见研究组存在的优势,及与参照组存在的差异,对比显示P<0.05;结果三:并发症发生率以研究组低1(4.35%)、参照组高8(34.78%),数据间差异显著,对比结果P<0.05。结论 经过多方面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借助晶状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白内障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病发者的临床结果确切,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改善眼部不良症状,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很大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安全性,建议广泛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 简介:为了研究反式曲马多活性代谢物O-去甲基曲马多对映的药代动力学,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多剂量盐酸反式曲马多缓释片(100mg,bid);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血清中(+)-O-去甲基曲马多和(-)-O-去甲基曲马多。结果表明(+)-O-去甲基曲马多和(-)-O-去甲基曲马多的Tmax分别为3.7?±1.25h和3.3?±1.00h,Cmax分别为18.2?±7.31n?×mL-1和22.8?±5.55n?×mL-1,AUC0~??分别为162.0?±64.96n?×mL-1×h和178.8?±46.72n?×mL-1×h。在每名受试者体内所有取血点血清中(-)/(+)-O-去甲基曲马多浓度比值的平均数从0.89到1.90不等;但在每一取血点,所有受试者血清中(-)/(+)-O-去甲基曲马多浓度比值的平均数比较接近。结果提示:在不同受试者体内O-去甲基曲马多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

  • 标签: 反式曲马多 O-去甲基曲马多 对映体 药代动力学 立体选择性
  • 简介:建立转运液中7种芳氧内醇胺类β受体阻断剂对映(阿替洛尔、索他洛尔、塞利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普萘洛尔、普罗帕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转运液中药物经液液萃取后,加入100μLGITC乙腈液(1.0mg/mL)进行手性衍生化,再用C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3.5)。本方法专属性较好,对映和内标的绝对网收率均〉78%,对映的相对回收率约为10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15%。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这7种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转运中的立体选择性研究。

  • 标签: 对映体分离 芳氧内醇胺类药物 RP—HPLC 柱前衍生化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乳酸、血浆 D-二聚 (D-dimer , D-D)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 FIB) 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 方法 将选自本院 2019 年 3 月到 10 月 50 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轻度组 25 例,重度组 25 例。比较两组的 D-D 、 FIB 、 白细胞计数 (WB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结果 轻度组的 乳酸、 D-D 、 FIB 、 WBC显著低于重度组,轻度组的 TG 、 LDL 显著低重度组, HDL 显著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化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一化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一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3.0 TMR功能成像的素内不相干运动及扩散峰度成像独立及联合应用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77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并且采取IVIM技术联合DKI技术,对不同技术参数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评估患者不同参数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良性病灶D值显著高于恶性病灶,f值则低于恶性病灶,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D值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灶ADC值以及MD值显著高于恶性病灶,MK值低于恶性病灶,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采取D+MK联合诊断方式对患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AUC能够达到0.918。结论 在临床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期间,采取IVIM技术联合DKI技术可以得到较好效果,且对患者使用D+MK联合诊断方式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在体外对人肝微粒酶CYP2C9、CYP2C19、CYP2D6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丹参注射液与CYP450酶3种亚型(CYP2C9、CYP2C19、CYP2D6)的特异性探针底物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右美沙芬与大鼠肝微粒进行孵育,采用LC-MS/MS法测定对应3种代谢产物4-羟基甲苯磺丁脲、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的浓度,求算出IC50.结果丹参注射液对CYP2C9、CYP2C19和CYP2D6的IC50值均>50μg/mL.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人肝微粒酶CYP2C9、CYP2C19、CYP2D6没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 丹参注射液 人肝微粒体 抑制
  • 简介:目的:研究吉祥草中甾皂苷RCE-4影响Ras/Erk和p16/cyclinD1/CDK4信号通路促进Caski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Caski细胞株,用RCE-4作为处理因素,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eal-timePCR检测p16、cyclinD1和CDK4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Ras/Erk信号通路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CE-4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aski细胞增殖,其作用24h的IC50值为12.33μmol/L;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抑制Ras、p-Raf、p-Mek1/2和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Raf/Raf、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比值,上调p16的mRNA表达,下调cyclinD1和CDK4的mRNA表达。结论:RCE-4可抑制Caski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在G0/G1期阻滞,其诱导作用与其抑制Ras/Erk和p16/cyclinD1/CDK4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标签: RCE-4 细胞周期 CASKI细胞 Ras/Erk信号通路 p16/cyclinD1/CDK4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D-二聚水平。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对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桂枝汤加味 枸地氯雷他定片 营卫不和 慢性荨麻疹
  • 作者: 李强胡俊岭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咽扁桃体增生又称腺样体肥大。咽扁桃体增生是儿童期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在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中,以往诊断儿童咽扁桃体增生主要依靠耳鼻喉科的物理检查、器械检查或患者的主诉及临床体征[2],而儿童的主诉往往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器械检查又会或多或少遇到患儿不能合作等情形,而且其准确性及可重复性也较低,而鼻咽部CT扫描能提供准确的参考。目前,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中关于儿童期咽扁桃体的影像学测量方法的内容中,执行的标准各不统一,Fujioka等[3]利用鼻咽部侧位X线照片测量咽扁桃体最厚处的上下径(A值)与鼻咽腔上下径(N值)的比值来衡量咽扁桃体增生的程度,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关于上气道的测量方法,但是,以测量鼻咽腔及咽扁桃体A/N比值应用最为广泛[3]。从鼻咽侧位X线片测量A/N比值不能很确切的观察鼻咽腔周边结构,不能很好的识别患者的伴随病变。笔者对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的咽扁桃体增生的100例2~15岁的儿童进行CT鼻咽部斜冠状面扫描及颞骨横断面扫描,测量和计算出咽扁桃体A/N的比值,并对该100例患儿并发的中耳乳突炎症程度进行量化和评分,然后进行以下统计学的分析:首先比较X线与CT对A/N比值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之后将咽扁桃体增生患儿的A/N比值与相同年龄经过耳鼻喉科检查咽扁桃体正常儿童的A/N比值进行比较,比较其差异性;再将咽扁桃体增生患儿的A/N比值与反映其中耳乳突炎程度的C/D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目的在于探究2~15儿童咽扁桃体增生的CT分度及手术指征,探究2~15儿童咽扁桃体增生与儿童中耳乳突炎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经耳鼻喉科临床检查确诊的并经过相关影像检查证实的100例儿童咽扁桃体增生患者进行研究,该组为增生组。增生组的确诊标准采用鼻咽镜或间接喉镜的判定法,该法在耳鼻喉科被常规应用,即在鼻咽镜或间接喉镜下观察鼻咽腔,能看到咽扁桃体肿大且向鼻咽腔突出,表面纵沟消失或变浅即为咽扁桃体增生的确诊病例[4]。该组男性儿童60例,女性儿童40例,年龄2岁~15岁,病程为1周至9年。按照病人的局部症状:睡眠打鼾的97例;长期张口呼吸50例;流涕或鼻部症状77例;耳鸣、听力减退或外耳道-中耳分泌物增多的16例;阵咳、咽喉肿痛的55例;按照病人的临床检查体征:口咽腔扁桃体肿大51例;双侧中、下鼻甲肥大88例;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可靠的HPLC-UV方法用于美氟尼酮的测定。生物分析步骤包括从500μL肝微粒体系统中通过甲醇沉淀蛋白质提取美氟尼酮。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T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mM甲酸铵(用10%的甲酸调PH至2.9)–乙腈(70:30,v/v),流速为1.0mL/min,UV检测波长设定在245nm。美氟尼酮和吡非尼酮(内标物)分别在6.0和9.7分钟洗脱,总运行时间为12分钟。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生物分析指南,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符合验收标准。美氟尼酮在肝微粒中的标准曲线在0.5–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美氟尼酮内和外间精确度低于9.0%,偏差在±10.0%以内。美氟尼酮在肝微粒中孵育后,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美氟尼酮 HPLC分析 药代动力学 肝微粒体 衍生物
  • 简介:本文研究了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运用于作为对照品的一氧化碳(CO)饱和水浓度标定及定性与定量测定微粒代谢中生成的一氧化碳的方法。本法的优点在于能显著消除试样本底干扰,大大提高了定量准确性及灵敏度,在CO浓度2-10umol.L^-1范围内与导数光谱峰(415nm)和谷(426nm)之间距离(D)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n=5),回归方程C(mmol.L^-1)=17.6D-0.4.最低检测浓度低于0.1umol.L^-1CO。系统回收率和加样回收率(x±RSD)分别为102.1±2.9%(n=7)和79.7±6.8%(n=1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4%(n=18)和6.1%(n=16),将本法用于4个三卤苯胺和一个三卤苯的体外代谢测定,结果表明,仅2,4,5-三氟苯胺和体外能被大鼠肝微粒,NADPH和分子氧代谢生成一氧化碳,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等肝药酶诱导剂能显著提高一氧化碳的代谢转化速率,它们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3或8倍。

  • 标签: 双波长差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体外 外源性化学物质 微粒体代谢 一氧化碳 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