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2011-2014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7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治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4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73例,死亡13例。发热为首发症状,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平均体温为38.7℃。大部分病例有乏力(84.93%)、畏寒(57.53%)、全身酸痛(57.53%)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住院前平均就诊次数为2.64次,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的占65.75%;发病至住院的时间为0-16d,平均5.34d。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别占75.34%和72.60%。章丘市(38例)、历城区(14例)和长清区(10例)报告病例最多,发病主要集中在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病例总数的64.38%。6-8月发病占72.60%。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0∶1;55-74岁发病占75.34%;农民发病占87.67%。病例居住地为丘陵的占82.19%,一个月内在居住地见过蜱的占58.90%,被蜱叮咬过的27.40%。发病前两周内有户外活动史的占86.30%。家中饲养动物的占79.45%。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为平稳,发病有明显季节和人群特征,章丘、历城和长清为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自然疫源地。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 流行病学 济南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临床诊断为粒细胞减少合并肠炎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粒细胞减少肠炎声像图特征为回盲部肠管管壁增厚改变,增厚以粘膜层及粘膜下层为主。结论当粒细胞减少患者出现回盲部肠管管壁增厚时,要考虑到粒细胞减少肠炎的可能,不要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 标签: 粒细胞减少性肠炎 超声诊断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时间段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单纯肝硬化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同时了解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血小板比容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ild分级C、HBV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异常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癌合并肝硬化会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比容异常升高,Child分级C、HBV病毒感染是导致血小板异常的主要因素,需引起临床关注。

  • 标签: 肝癌 肝硬化 血小板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对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以满足临床需要。方法:详细介绍捐献血小板的常识,加强机采过程的护理指导及献血后的人性化服务。结果: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过程满意,成为固定的、志愿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服务,可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壮大。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无偿献血 人性化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站于2015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无偿献血人员,根据其献血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献血人员经护理后,其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对无偿献血人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采血的顺利实施。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了解长治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结构及分布特征,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本地区单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用唐山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模块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以男性居多,占84.76%,年龄以36-45岁年龄段为主,初高中学历人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4.70%和32.92%,大专及上献血人次占4.91%;工人、农民和初高中学历是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主体人群;血型分布特征是B>O>A>AB。结论长治市捐献单采血小板人群中固定献血者比例较高,科学划分目标人群,设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针对招募策略,做到开发与保留献血者两手都要抓,并做好献血后服务工作,是保障满足临床用单采血小板的关键。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分布特征 招募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用量日益增加情况下血液采集,发血的库存管理。方法对近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的发放和采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连续五年我站的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均以25%增加。结论以必要的设备、合理招募、采集方法和库存管理为手段,让血液得到更优化的利用。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招募采集方法 库存管理
  • 简介:摘要:脓毒血症作为一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脓毒血症患者高达1800万例,其发生率十分不容乐观。在我国,脓毒血症患者的数量每一年都以400万例的增幅扩大着。脓毒血症将引起极高病死率的mods和感染性休克,发病时的凶险程度不容小觑。因此,临床工作者都需要非常重视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和预后。近年来,包括c反应蛋白、血小板在内,一些指标常用于预测感染。血小板检测便宜、好操作,因此,常将其作为脓血症早期检测的指标或联合其他指标进行确诊。

  • 标签: 烧伤 脓毒血症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招募、保留与扩大,以满足临床血小板的供应。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招募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根据献血者来源不同,为献血者提供相适应的护理与服务;提高硬件服务与人文关怀,增进工作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为献血者创造良好舒适的献血环境。结论从2005年到2014年,哈尔滨共计79809人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采集量达105732个单位,临床血小板的用量虽然以每年平均20%增长,但哈尔滨血液中心已完全满足了临床用血。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招募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FIB、PDW、MPV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 标签: 临床产妇 凝血指标 血小板参数 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格筛选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献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度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取严格筛选,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制品合格率,并与2008年度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2009年度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较2008年度有明显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低于2008年度的1.03%,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度血小板制品合格率为91.20%,明显高于2008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筛选献血者有利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制品合格率。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改良HSM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法和改良HSM法检测148例血小板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87例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70例,占80.5%;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76例(87.4%),50例(57.5%)和56例(64.4%)。26例SLE(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18例,占69.2%;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23例(88.5%),9例(34.6%)和18例(69.2%)。改良HSM法所测得的结果略低于ELISA法。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的原因较多和检测方式有关,对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以提高试验的阳性率和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血小板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血小板制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1年制备并发往临床的机器单采血小板﹙以下简称单采血小板﹚和手工浓缩血小板﹙以下简称浓缩血小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级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66.2%,二级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31.8%,二级以下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2.0%。其中单采血小板使用量占97.4%,浓缩血小板使用量占2.6%。结论各级医院血小板使用情况差距较大;单采血小板使用量逐年上升,浓缩血小板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 标签: 血小板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2200例准备进行血小板检测患者,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末梢血、静脉血、血液凝集和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影响。结果仪器试剂的使用和质量、血小板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种类、样本溶血不足、红细胞体积的增减、样本储存等是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存在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临床可结合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必要可借助显微镜计数或重复采血计数,以此降低误差。

  • 标签: 血液分析 血小板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正>肾透明细胞癌伴血小板增高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男患,50岁,于1989年3月9日入院。患者述近二月来间断畏寒,伴右侧腰痛,尿频,无尿痛及血尿。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双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正常。血常规Hb88/L,RBC2.72×1012/L,WBC8.×109/L,N80%、L20%,BPC45.6×109/L。BuN3.8mmol/L,Cr60.8umol/L,co2cp26.15mmol/L,ESR137mm/h。肝功能正常,AKP614iu/L。胸片正常。IVU提示双肾囊肿。B超示①双肾囊肿;②右肾下极实质

  • 标签: 血小板增高 肾透明细胞癌 肾囊肿 伴癌综合征 尿常规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18年1~10月22例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关节炎患者通过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并配合护士的精心护理后抑制关节炎症的进展,而且增强软骨再生修复和半月板损伤修复的能力。结论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给关节炎患者摆脱困扰。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介绍新型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的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普拉格雷在治疗冠状动脉综合症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 标签: 普拉格雷 抗血小板 冠状动脉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胞技术在血小板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为血小板检验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按照血小板大小的不同分为小、正常和大血小板组,根据血小板数量的不同分为降低、正常、增高血小板组。在其中使用光学法和电阻抗法作比较来对标本进行血小板鉴定,外加手工血小板显微镜技术法做对比,并根据血小板直方图和小红细胞作用来判断影响。结果从数量组来看,电阻抗法、光学法、手工法血小板技术较为相近;在血小板直方图和小红细胞影响上,光学法和手工法较接近。结论光学法用于血小板技术对抗小红细胞的检验干扰和不典型细胞形态上技术较准确,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实际的临床分析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技术 血小板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器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对102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献血者首次和末次献血前的血检报告,对比PLT、PDW、MPV、RBC、P-LCR、RDW-CV、WBC和HB的变化。结果末次献血前志愿者的PLT、PDW、RBC、P-LCR、WBC和HB水平与首次献血前水平无明显差异,但MPV水平较首次献血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DW-CV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多次进行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健康基本无影响。

  • 标签: 机器单采血小板 外周血象 献血者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