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34例支气管炎患儿、44例哮喘患儿、36例CVA(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及38例健康儿童,对他们的气道反应进行测定;对检测到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以及CVA组患儿的PD35、Dmin以及SGrs等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P<0.05);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以及CVA组之间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哮喘组同CVA组的比较之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患有支气管炎、哮喘以及CVA等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其气道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气道反应性以及敏感性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儿童不同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反应性特点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Senil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SUG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SUGH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A组),并纳入同期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60例(B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分析SUGH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 A组病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胃癌、肝硬化)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诱因(服用NSAID、心脑肺肾疾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诱因(饮酒和饮食不当、精神紧张和劳累)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临床症状(黑便、头昏乏力、呕血、合并休克、并发心脑肺肝肾疾病)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临床症状(黑便伴呕血)发生率低于B组(P<0.05)。B组治疗后检验指标(D-D、FIB、BUN、BUN/Cr值、ALB、AST、ALT)优于A组(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A组(P<0.05)。结论  导致SUGH的主要病因是胃溃疡、胃癌等,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贫血等,相较于中青年UGH患者治疗效果较差、不良反应风险较高。

  • 标签: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检验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选择60例,按患者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输注多巴胺丁胺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输注左西孟旦治疗。将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LVEF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BNP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左西孟旦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左西孟旦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对改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实施奇偶分组法均分为治疗组和胺碘酮组,均为43例。胺碘酮组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相关研究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高于胺碘酮组(P<0.05);治疗组的血流的动力学指标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的疗效较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

  • 标签: 卡维地洛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尿道造影辅助尿流动力学检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选本院诊治的100例难治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与膀胱尿道造影检查,了解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个体个性化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膀胱尿道造影辅助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提高更多的诊断信息,P<0.05。结论:膀胱尿道造影辅助尿道动力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骨疼痛综合征患者,对其展开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尿道造影 尿流动力学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古方散偏汤加减结合循经针刺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古方散偏汤加减结合循经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患者采用古方散偏汤加减结合循经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古方散偏汤 循经针刺 偏头痛 脑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确定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以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为对象,样本量为70例,均等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实施静脉麻醉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普外科手术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成结直肠癌患者用完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参与到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是来自我院在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名结直肠癌患者,以上患者均为应用奥沙利铂治疗的患者,将其过敏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名应用奥沙利铂的患者有15名患者发生率过敏反应,其过敏率为5.00%,这15名患者发生过敏的原因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奥沙利铂的生产厂家方面并无关系。15名过敏患者中,过敏反应达到 I、 II度的为13人,主要的过敏表现为皮肤、呼吸、消化系统症状。过敏反应发生的中位周期数为 8,中位累积剂量为 625.7 mg·m-2。15 例过敏患者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中 8 例下一疗程继续使用奥沙利铂,6 例(75%)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奥沙利铂的过敏反应以Ⅰ、Ⅱ度为多,以皮肤反应、呼吸及消化系统反应为主,并有一定程度的血压增高。对过敏者重复应用奥沙利铂可显著增加过敏率。

  • 标签: 奥沙利铂 过敏反应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抗药性以及改善措施浅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入院治疗时间在1-2年,年龄均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病患,实际研究过程中,对共计651例病患的生理特征、过敏药物史,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综合性的结论。结果通过对所有153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方式的统计发现,静脉注射是导致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共计102例,占到不良反应总例数的66.66%。其次依次为肌肉注射、口服,以及其他原因。结论由于中老年人自身的免疫体制,以及生理机能都存在退化的现象,所以在针对中老年病患的入院治疗前期,要做好相应肝肾功能的普查工作,充分掌握中老年病患以往的药物过敏史,最终确保妥善用药,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老年患者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2例我院2012.11-2014.11期间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我院进行分娩且伴有产后出血,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产妇出血改善时间和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出血改善时间平均为(31.25±1.39)h,对照组平均为(54.85±1.42)h,观察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出血量平均为(683.85±20.57)ml,对照组平均为(957.62±20.49)ml,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优质护理出血量明显降低,出血改善时间也明显缩短。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高症 产妇 产后出血 应用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与早期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108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8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病程、等临床特点上比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病程时间长,且伴随并发症,对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及综合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综合治疗 糖尿病足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免疫学特点,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28例(研究组)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选择28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检查对照,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高热、皮疹,带有多器官功能损坏,在治疗后26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1例治疗后复发,1例致残。研究组患儿的实验室免疫学检查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对幼年型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治疗预后非常关键,在临床的诊断中需要观察患儿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防止在治疗中出现病情反复或是致残死亡等情况出现,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症状 治疗 免疫学特点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7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突发性耳聋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听力损失出现加重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该 院接受突发性耳聋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听力出现损失加重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5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纯音听力检查,对比听力在不同频率出现损失加重的发生率及听力损失程度,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在不同频率下患者听力损失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不同频率下听力出现损失加重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 P< 0.05);有 36例听力损失加重患者未找出明确病因,其中平坦型 24例,中低频型 7例,全聋型 5例; 14例患者因为精神压力大、休息欠佳造成听力损失加重; 5例患者伴有耳鸣、眩晕加重症状对测试造成影响。结论: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听力出现损失加重的发生率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但听力损失程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变,造成患者听力出现损失加重的病因有精神压力过大及休息不足,自身存在的伴随症状,膜迷路积水、溶栓治疗加重内耳出血。

  • 标签: 突发性耳聋治疗 听力损失加重 临床特征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并发冠状动脉血栓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将2016年8月-2020年7月本中心鉴定的冠心病猝死的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分为观察组(59例、合并血栓形成)和对照组(41例、无合并血栓形成)。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理学特征。结果:两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观察组中≥40岁患者发病率低于<40岁,对照组中≥40岁患者发病率高于<40岁,观察组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超重、冠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脉狭窄累及长度、冠脉狭窄累及≥2发生率、急性心梗发生率、陈旧性心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猝死多见于男性,且患者死亡的原因均相似,但并发冠脉血栓猝死患者的年龄比较年轻,心脏病变程度比较轻微,如心脏质量较低、狭窄不太严重等,法医鉴定时应加以区别。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栓 猝死 法医病理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设立为研究组),选择时间段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单纯冠心病患者100例(设立为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患者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DBP、TC等指标数据中,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以研究组的数据指标更高;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史、尿微量白蛋白、病程、TG、TC、DBP、HCy指标。结论吸烟史、尿微量白蛋白、病程、TG、TC、DBP、HCy指标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存在关联性。?

  • 标签: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单纯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102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60岁)、100例非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出血率、胃癌率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1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头晕乏力、贫血、失血性休克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85.3%明显低于对照组95.0%;观察组死亡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死因有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对照组主要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结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胃溃疡、胃癌等,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失血性休克、贫血;同时老年患者还具有并存疾病率高、再次出血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需要医务人员多注意。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治疗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