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微创旋切术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的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两年内(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随机分研究组(围术期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比较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负面情绪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固术期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中医情志辨证护理对于患者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选取62例中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情志辩证护理,记录并对比患者情绪、睡眠以及健康行为指标。结果:经护理,研究组不良情绪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经护理,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护理,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恶性肿瘤 中医情志辨证护理 情绪状态 睡眠质量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将预防护理作为临床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且行手术治疗患者,共68例。2019.04至2022.01选入。抽签法分组。每组均3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预防护理干预。评析各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预防中,选用预防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DVT发生率。

  • 标签: 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 术后DVT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结、直肠癌过程中采用粪便、肿瘤标志物检验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选择35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同期另外选择35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两组研究对象均开展粪便和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对象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粪便异常发生率、阳性率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诊断结、直肠癌过程中采用粪便、肿瘤标志物检验,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结直肠癌 粪便 肿瘤标志物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40例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4月,分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对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理实习生 情景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围术期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这样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也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其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作为重要的慢性疾病,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未来的生命健康。因此,要结合现代化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我国当前肿瘤合并糖尿病疾病病人的具体管理情况,加强对疾病的控制有效的解决疾病在治疗和护理中的一些不良问题。另外,还要建立专业的肿瘤、糖尿病治疗信息平台,加快肿瘤和糖尿病的重视力度,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和医生的专业素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方案,保证慢性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同时也推进我国肿瘤合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晚期肿瘤患者中,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内容、应用价值及在癌痛反应、生活质量方面评价。方法:研究主体:70例患者,分为2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统计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征与“晚期肿瘤”诊断指南涉及内容符合,抽取时间起于2020年1月,止于2023年1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用于实验组,各组分配样本数为35,比较护理疗效。结果:关于NRS评分,对照组、实验组比较,护理前差别小,P>0.05;护理工作开展后,评分和对照组(4.29±0.51)相比,实验组测定数值(2.98±0.44)低,P<0.05;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实验组评分(90.07±2.33、91.58±2.06)VS对照组评分(77.93±5.62、78.01±5.92),较高,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有非常重要意义,既可在其癌痛反应方面进行有效缓解,又能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癌痛反应 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放射影像诊断在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中的效果。通过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多种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病变在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并探讨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征。

  • 标签: 放射影像诊断 肝血管瘤 良性 恶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双标)的改进,探索一种稳定且易于辨认的显色方法,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改进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分别使用二抗链接的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底物显色酶,底物分别选用固红(AP-Red)和二氨基联苯胺(DAB),在显微镜下次序控制双标显色,观察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中第一标记AP-Red的红色与第二标记DAB的棕黄色反差大,背景低,易于分辨。两种颜色标记的同一部位呈现砖红色,易于表示双标部位。统计显示在肺腺癌组织标本中,以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主,约占80%。结论改进后的显色系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新方法。标记结果可以清晰稳定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分布情况,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肿瘤 巨噬细胞 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肿瘤患者血液常呈高凝状态,易引起深静脉血栓,是老年癌症患者的常见肿瘤并发症之一。观察冠心宁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针对老年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肿瘤合并DVT患者41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冠心宁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4d后,对照组较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宁片 深静脉血栓 老年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期间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取样62例,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个体组加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每组31例样本,对比SF-36、HHI量表测评分值。结果:护理后,个体组SF-36评分更高,HHI(39.16±2.34)分,比对照组(34.42±4.63)分高,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优化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肿瘤化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并比较其与传统静脉输液方式下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其中35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另外35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与传统静脉输液方式相比,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提供更安全和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对于提高肿瘤患者化疗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患者 针对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 4R 护理模式对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4 例妇科肿瘤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同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均等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小组,两组均实施化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4R 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汉密顿(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进行对比 。 结果: 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后得出,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6.25% ( 2/32 );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 25% ( 8/32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的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7.94 ± 0.78 )分、( 96.23 ± 9.61 )分,对照组的 HAMD 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16.81 ± 1.62 )分、( 81.64 ± 8.17 )分,观察组的 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 4R 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且采取 4R 护理模式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到相对平稳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治疗,从而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 标签: 4R 护理模式 妇科肿瘤患者 化疗 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