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CU延续性护理路径对改善STAMI患者心功能和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0例STAMI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照组)与CCU延续性护理路径(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疾病管理能力评分与遵医行为率更高,且其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CCU延续性护理路径可以帮助STAMI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其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与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CCU延续性护理路径 STAMI患者 心功能 疾病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甲巯咪唑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这一时间段内的 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 54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单独的甲巯咪唑和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 FT3、 FT4,肝功能指标 AST、 ALT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接受联合甲巯咪唑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 FT3、 FT4,肝功能指标 AST、 ALT均显著小于参考组患者, P<0.05。结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提供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有较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合并症 甲巯咪唑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对老年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LRP老年患者 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 PCIA组)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 PCEA组),每组 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 24h、术后 24h和 48h时 FVC、 FEV1、 PEF参数变化;观察患者术后 5d的临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结论: PCEA可有效降低老年 LRP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评分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 标签: 术后镇痛 老年 前列腺癌根治术 肺功能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将耳穴压豆法结合穴位按摩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干预方式,就其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所产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按照手术先后顺序编号,并按照奇偶性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护理为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耳穴压豆法以及穴位按摩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占据显著优势;且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在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耳穴压豆法结合穴位按摩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干预方式,可有效推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可为术后患者的胃肠护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胃肠功能恢复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肾功能失代偿期IgA肾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取的是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62例肾功能失代偿期IgA肾病患者,依据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病例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需要比较的是护理效果上两组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间行比较,对照组低于研究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失代偿期IgA肾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具备在临床中大力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失代偿期IgA肾病 个性化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针对48例本医院诊治的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4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密歇根手功能调查问卷分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手臂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护理前密歇根手功能调查问卷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手部功能、活动能力分值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臂部烧伤 整形植皮 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运用在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中对促进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共45例,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共45例,行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的神经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早期中风偏瘫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80例脑卒中病患,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展开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接受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后,患者卒中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病情,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其心率变异性、心功能、不良反应等影响情况。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4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2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行优质护理。计算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心输出量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优于参照组,2组差异性明显(p<0.05);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使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不良发应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应用脐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行脐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应用脐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病人最终所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针 脾虚气滞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肾功能失代偿期 IgA肾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对象选取的是我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7 月间收治的 62 例 肾功能失代偿期 IgA肾病患者,依据奇偶数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病例 31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需要比较的是护理效果上两组的不同。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间行比较,对照组低于研究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肾功能失代偿期 IgA肾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效果显著,具备在临床中大力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失代偿期 IgA肾病 个性化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 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胃乏力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率为3.33%(1/30),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16.67%(5/30);常规护理组出现胃乏力发生率为16.67%(5/30),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33.33%(10/3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组胃肠道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恢复较好,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胃乏力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早期活动护理 胃乏力发生率 胃肠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中重度支气管肺部中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应用于支气管肺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中重度支气管肺部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实施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示总有效率89.19%、ACT评分(23.78±3.08)分均优于对照组54.04%、(20.59±3.9)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重度支气管肺部 多索茶碱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接受舒利迭吸入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以及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肺功能情况明显更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除物质生活评分项外,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而言,采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更佳,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舒利迭吸入剂治疗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康复期患者62例,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对观察组实行呼吸肌功能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期患者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呼吸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帮助其明显改善呼吸功能,适宜进行推广。

  • 标签: 呼吸肌功能锻炼 个性化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康复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效率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并对其实施急诊护理,分析急救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且均在入院48小时内脱离生命危险,其分诊时间为(0.68±0.38)min,转诊时间为(40.57±5.02)min,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急救效率;从神经功能评分上看,护理后的评分为(14.28±1.05)分,护理前的评分为(20.15±2.10)分,可见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 一氧化碳 中毒 神经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探讨此护理理念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 护理干预 ERAS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开展早期活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病例入选,以动态均分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一组为观察组,行早期活动护理,对胃肠功能指标进行检测,记录胃乏力发生情况。结果:在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肛门排气、住院等所用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早期活动护理 胃乏力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我院所收治的 140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纳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 70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研究对象遵循急救护理路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并对两组研究对象急救用时、急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急救用时、急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满意度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进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临床价值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类临床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表现症状主要有突发性呼吸困难、面色异常、发绀出汗、烦躁,还伴有咳嗽及咳痰为粉红泡沫状,严重时可致脑缺氧及昏迷 [1]。该病具有病情病情发展急快、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一般在患者刚开始发病时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140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现将具体实验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我院所收治的 140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 7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 38: 32,年龄在 61-73岁间,平均年龄为 66.7岁 ;试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 36: 34,年龄在 60-75岁间,平均年龄为 65.8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进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试验组依照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行院前急救护理,护理路径有我院科室主任、护士长功能拟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备齐急救物品,定点放置,便于随时取用 ;所有参与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均经过系统性培训,持证上岗,包括急救医师、急救护士以及驾驶员等 ;接到急救电话后,即刻出诊,在车上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病史,发病时间以及病情等等,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救,到达现场后,遵循急救护理路径中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予以处理 ;急救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急救护理工作之中,于临床护理路径表上 签名,明确已经执行的急救护理内容,却各项护理计划、措施均明确无误。     2结果     2.1 急救用时及急救成功率统计    由数据结果可知,试验组研究对象自接诊至抢救用时、接治至专业治疗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 70例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为 98.57%,对照组 70例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为 88.57%。试验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显著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急救护理路径是应用于急救工作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需遵循护理标准基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优质、高效的护理。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也是降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率,提高患者治愈几率的必要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备齐急救所需物品、仪器,将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救护理工作之中,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同时大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院前急救也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病情进行精准、全面的评估,并将医疗机械设备妥善应用于患者身上。护理人员也需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做出预见性判断,及时发现问题。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病较为急骤,且病情严重,需要在现场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救治,这也是提高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规范院前急救工作也就有其必要性。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院外发生突发性急危重症或事故时,医护人员在院外对其进行现场抢救,并将患者迅速安全的转运至医院救治的一系列流程 [4]。急性左心衰具有发病急且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不能随便移动,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否得到有效地抢救,是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重点,所以院前急救很有必要。临床护理路径是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的护理模式,实际上是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整体护理过程,院前急救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后,只需要 15分钟左右便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抢救 [5-7]。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抢救的效率,减少抢救时间。在本院接受救治的大部分急性左心衰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后,均得到成功转运,并在到达急诊科前,呼吸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急救護理路径的应用能够大幅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主动性,使护理人员能够有预见性的,按照规范化标准实施急救护理增进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提高护理安全 [8-9 ]。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了个性化护理流程,大幅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提高了急救成功率,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国宇 .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实际效果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 02): 109.     [2]杨秀森 .优化急救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 11): 76-78.     [3]李治,杨启蓉 .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 40): 1+14.     [4]佟朦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J].中国农村卫生, 2018( 06): 54.     [5]郭彩霞 .优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价值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 03): 517-51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资料,研究实施莫沙必利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将莫沙必利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结果:明显改善了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浆胃动素以及P物质水平、胃电图检测,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莫沙必利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推荐,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马来酸曲美布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