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55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使用NIHSS评分表来评价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NIHSS评分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要明显高于NIHSS评分低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调节性T细胞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根据其认知功能表现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均为认知功能良好,观察组患者则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特征,并开展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内囊梗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额叶、枕叶、颞叶、皮层与皮层下等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中动脉供血区与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针对额叶、左侧颞叶、皮层及中动脉供血区发生梗死病灶患者需尽早开展认知功能筛查。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病灶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大肠癌癌组织及27例癌旁正常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与大肠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49例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与大肠癌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结论β-catenin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大肠癌 &beta -caten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中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了80例机械通气48h以上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将肠胃功能障碍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胃肠道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酸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中机械通气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预后有着密切联系,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是造成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早期积极预防肠胃功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胃肠道功能障碍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急切关注的焦点。医院工作不仅要有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必不可少,否则会严重阻碍医院的改革发展步伐。目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时有产生,一定要扎实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健康快速的长久发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实验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结果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颤发生率为24%,实验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70%。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时,房颤的发生率升高。TSH和房颤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以后的诊断中应引起注意。

  • 标签: 心绞痛 促甲状腺激素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氧化应激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5例草酸钙结石住院患者,随机挑选25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的晨尿,分别运用ELLISA法和TBA法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胎球蛋白-A(Fetuin-A)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MCP-1在结石组含量为212.45(59.24,673.50)pg/mgcr,在对照组为74.36(22.45,203.57)pg/mgcr,结石组高于对照组(P<0.05);胎球蛋白-A在结石组为320.80(42.28,1819.85)ng/mgcr,在对照组为787.94(187.03,3269.17)ng/mgcr,结石组低于对照组(P<0.05);MDA在结石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石组尿液MCP-1和MDA不相关,r=0.045,P>0.05;胎球蛋白-A和MDA不相关,r=-0.016,P>0.05。结论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在肾结石形成中起作用,但是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未参与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

  • 标签: 肾结石 MCP-1 胎球蛋白-A MDA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8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除成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及根除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Hp治疗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用AQ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研究了176名中医院校大学新生的逆境商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与AQ呈显著正相关(r=0.240,P<0.01);(2)回归分析发现,AQ=0.240×社会支持(F=10.669,t=3.266,均P<0.001)。结论大学新生社会支持越有效则AQ越高,并对AQ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逆境商 社会支持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川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RFLP检测123例宫颈癌病人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5例正常人群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分布及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194Trp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相关,等位基因Trp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OR=1.617,95%CI=1.101~2.374,P<0.05),Arg280His在两组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风险相关,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无关。

  • 标签: 宫颈癌 病例-对照研究 XRCC1基因 遗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方法将78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术中冲洗液温度不同,随机分为体温组和室温组各39例,比较2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膀胱痉挛间隔时间。结果体温组发生膀胱痉挛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室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冲洗液温度宜在36~37℃,可明显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脑梗死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T2DM脑梗死组96例与单纯T2DM对照组97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T2DM脑梗死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引起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故探讨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对揭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都是必要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间的关系,总结控制院感的手卫生管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14年1~6月份抽取了部分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执行情况、全年院内感染进行了统计,并总结了手卫生管理的相关措施,于2015年1月1日落实实施。统计2015年1、2季度手卫生执行情况,院内感染情况,并于2014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2015年1季度抽考六步洗手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较2014年1~6月,差异不显著P>0.05;全院手术感染率(1.25%)与2014年1~12月相比,感染率下降显著,差异P<0.05。2015年2季度抽考六步洗手法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与2014年1~6月相比,显著提升(P<0.05);手术感染率(2.15%)与2014年1~12月相比,下降显著(P<0.05)。结论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应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的复位压力与患儿个体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至2014年07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肠套叠180例病历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和套筒位置分别进行分组。分析复位压力与患儿性别、年龄和套筒位置的相关关系。结果性别分组间的复位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性别与灌肠复位压力无相关关系;年龄分组间、套筒位置分组复位压力有显著性差异且相关系分析显示年龄和套筒位置与灌肠复位压力具有相关关系。结论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的复位压力与患儿年龄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患儿的性别及套筒位置无关。

  • 标签: 水压灌肠 肠套叠 性别 年龄 套筒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录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72例。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每组患者36例,采用常会护理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一组称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80.56%,观察组患者则高达97.22%,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助于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预见性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西柳州地区妇女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及宫颈病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44例存在宫颈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C2-HPV-DNA检测,并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44例患者中,HPV阳性616例,HPV阴性1628例。其中,21~25与46~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26.58%。结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HC2-HPV-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宫颈病变 HPV感染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85例PMB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PMB发病原因以及不同因素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PMB发病主要由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所致,分别占89.4%、10.6%,二者在患者发病年龄、绝经年限以及出血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首次发病年龄>60岁和绝经年限>10年的患者发生恶性肿瘤危险性更大(P<0.05)。结论PMB发病主要由良性病变中生殖器炎症所致,患者发病年龄和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呈正相关,应加强对老年妇女疾病的筛检。

  • 标签: 阴道出血 绝经 病因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