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措施应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74例进行观察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亚低温脑保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亚低温脑保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生脉饮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3d时显著升高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第1d、3d两组cTnT水平升高,治疗7d后,两组cTnT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快速减低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有效保护心肌,避免损伤。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为研发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病区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开展了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精神科 四肢 约束带 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保护心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保护心肌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名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助产技术,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会阴侧切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会阴撕裂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观察组会阴撕裂I度发生率(62.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观察组II度会阴撕裂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无水肿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18.0%)。观察组产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助产技术能够减轻对产妇会阴的损伤,降低会阴侧切率,有助于自然分娩和产后的快速恢复。

  • 标签: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 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酐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P7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SP70在第3、7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在治疗3d时显著升高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诱导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体内HSP70更好更快的表达,从而有效保护心肌,避免损伤。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HSP70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C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毛蕊异黄酮5mg/kg组(Calycosin5mg/kg组)、毛蕊异黄酮1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毛蕊异黄酮20mg/kg组(Calycosin20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毛蕊异黄酮治疗组造模前14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脑。按照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NDS)方法评价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利用干湿重法计算大鼠脑含水量,使用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半暗带区脑组织NF-kB表达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大鼠与假手术组(Sham组)相比,神经学评分和大鼠脑含水量显著提高,脑组织内NF-kB含量显著升高。Calycosin20mg/kg组与I/R组相比神经学评分显著降低,Calycosin2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的含水量与I/R组相比显著减轻;Calycosin20mg/kg组、Calycosin10mg/kg组和Calycosin5mg/kg组与I/R组相比NF-kB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毛蕊异黄酮可以降低脑组织NF-kB蛋白水平,减轻炎性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毛蕊异黄酮 缺血再灌注 NF-kB通路 脑水肿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取激素治疗和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肾损害患者的方法,明确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更好。方法本次所选80例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肾损害患者,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8月份—2018年08月份,抽样分组所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激素治疗,40例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脏的保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其数值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与肌酐均发生显著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肾损害患者治疗中,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激素 环磷酰胺 ANCA 小血管炎 肾损害 肾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术的体外循环处理与脏器保护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3月,对1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区域性脑灌注体外循环管理方法。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3.2±16.4)min、平均心肌缺血时间(52.8±9.3)min、平均下半身停止灌注时间(24.7±6.9)min。本组10例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未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术中实施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并配合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及右腋动脉插管区域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处理与脏器保护方法对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A型主动脉夹层 全主动脉弓重建 三分支血管支架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泮托拉唑四联疗法、胃粘膜保护剂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愈合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从本院抽出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联合治疗,治疗患者的总体疗程为14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入替普瑞酮50mg,疗程也是14d。结果两组的HP根除率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总体症状的具体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高(P<0.05),SI期愈合率和S2期获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作为基础的四联疗法。与胃粘膜保护剂联合起来改善服药,对患者总体症状和愈合质量,都有着良好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泮托拉唑四联疗法 胃粘膜保护剂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愈合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60例按照我院2018年1月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时间前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以30例为一组,以实施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仅能降低压力性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 精神分裂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在灌注肠损伤患者肠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意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依据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确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血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方面,经治疗管擦哈族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WBC水平、肌酐、腹胀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肛门排气以及排便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患者肠功能具有较理想的临床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控制血清炎性因子反应水平,降低肠系膜通透性,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氨酰&mdash 谷氨酰胺双肽 急性心力衰竭后缺血 再灌注肠 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阿托伐他汀对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的患者98例,随机编号并分组,单数组为观察组49例,双数组为对照组49例,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如下处理给予静脉滴注肝素、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疗程结束后即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肱动脉基础内径(D0)、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舌下含硝酸甘油的肱动脉内径(D2)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NO浓度均升高、EL、Hs-CRP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的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行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应积极推荐服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质量,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厄贝沙坦 钙离子拮抗剂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