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况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角色、躯体、认知、情绪及社会这5项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帮助改善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况,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依从性状况,分析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量表,随机选去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128名依从性查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干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护理组的患者依从性为90.63%,满意度为96.88%;常规护理组的患者依从性为15.63%,满意度为82.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周期,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为国家节约了卫生资源。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心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式,对其影像学特征、病理关系予以鉴别。结果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1.67%。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其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26)与参照组(n=22)。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4d后,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死疾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身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系统化护理 身体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对照各50例。对对照给予精神科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制定社会回归功能康复训练计划项目,开展集体健康教育,行为训练,心理疏导及个体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在患者入院、出院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结果出院时BPRS评分两组比较,研究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PSP评分两组比较,研究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促进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回归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中开展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190例。在入院后均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全体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在完成系统健康教育之后,全体患者的冠心病知识、健康行为等均显著比入院时有所改善(P<0.05)。结论临床上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疾病知识知晓率。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冠心病 治疗知晓率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中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系统康复训练),每组分别为34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起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系统康复训练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的干预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系统TIA150例,对其进行“ABCD2”评分,并记录患者的影像学检查(DWI和MRA)结果,随访观察90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DWI+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高危及中危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低危患者(P<0.05),ABCD2+DWI+MRA评分预测TIA各时间点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P<0.001)。结论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病的筛查过程中采用DR系统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11月114例等待接受肺结核病筛查的患者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实验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为57例,采用常规X线射片检查手段,研究组为57例,予以患者DR系统胸部摄影检查模式,比较两组肺结核病筛查结果。结果统计分析数据并进行比较,研究组检出率为(87.72%),常规组检出率为(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的筛查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对提升检出效果,帮助患者明确病情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有着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R系统胸部摄影 肺结核病 检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牙胶充填中采用两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根抗折性的差异。方法在2014年6月—2018年2月我门诊口腔科收治的根管治疗后桩核修复患者中选出296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桩核系统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铸造桩核,观察组患者应用玻璃纤维桩核,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牙根抗折性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桩核抗折力低于对照组桩核抗折力,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牙体折裂发生率54.55%与对照组的59.04%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牙体折裂多发生于根颈1/3,为可修复折裂,对照组折裂多发生于根尖、中1/3,多为不可修复折裂。结论热牙胶充填的桩核系统修复治疗中,钴铬合金铸造桩核的抗折力大,但是牙根折裂可能性大,玻璃纤维桩核多为牙颈部折裂,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患牙特点合理选择桩核系统修复。

  • 标签: 热牙胶 桩核系统 玻璃纤维桩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行为测试结果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起到明显的干预作用,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改进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8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均予以常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研究组45例均予以改进的颈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颈棘旁肌肌电波幅牵引前、牵引中及牵引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研究组牵引中、牵引后颈棘旁肌肌电波幅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变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应用改进的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放松其颈部肌肉,拉开颈椎间隙,实现良好效果。

  • 标签: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表面肌电图 椎间隙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根据住院床号奇偶性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系统健康教育 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取80例。将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则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50%,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对心血管专科护士急重症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专科护士,共6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培训,对两组护士急重症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1)理论考试得分观察组的总合格率为100%,对照组的总合格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操作得分观察组总合格率为96.00%,对照组总合格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培训进心血管专科护士时,利用系统化培训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促进护士急重症护理能力的显著提高,为安全护理提供重要的保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系统化培训 心血管专科护士 急重症护理能力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其病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81例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和危险因素,按照临床特征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痊愈组住院时间、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均优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是影响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加快、颈抵抗和肺出血是影响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项因素可诱发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的发生,应积极预后,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羟氯喹治疗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15例,按随机表将其分为实验组(n=55)、对照组(n=60),对照组泼尼松治疗,实验组泼尼松+羟氯喹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狼疮活动指数。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93.33%vs76.36%)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vs25.45%)低于对照组,狼疮活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羟氯喹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羟氯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整体护理)各28例。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6例(92.9%),护理满意27例(96.4%);对照组治疗有效20例(71.4%),护理满意21例(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确切,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采用肌注重组干扰素与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IU/d,肌注,连续治疗3个月),同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护理、鼻塞干预、咽部护理、高热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用药不良反应发病率为10.38%。结论经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达到较好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但仍然需要加强对高热症状的预防,控制用药不良反应。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肌注重组干扰素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探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情况。由于该疾病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均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和不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负面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对抗性,从而降低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治疗,我院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起到确切的作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良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