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肠梗阻的可行。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粘连肠梗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部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难治周围面瘫的效果。方法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用面部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面部推拿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在治疗前,治疗15次后,治疗30次后记录评分反映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N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次、治疗30次后FNF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难治周围面瘫疗效较好。

  • 标签: 难治性面瘫 面部推拿 肌内效贴
  • 简介:目的快速评估达芬奇手术系统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有效和安全,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当前可得的最佳决策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CNKI、VIP、CBM、WanFangData以及专业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网站,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截至2012年10月9日。由2位研究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基于二次研究的数据采用定性描述方法报告研究结果,并根据再评价结果做出最终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结果共纳入21个研究,包括HTA7篇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14篇,涉及手术主要有前列腺根治术、子宫切除术、肾切除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胃底折反术。HTA和系统坪价/Meta关注的疾病不同,但结果均显示达芬奇手术系统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有效和安个性结果有所差异。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达芬奇手术系统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过和中的转换率、失血量和输血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手术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手术过程小的转换牢、失血量和输血率。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达芬奇手术系统针对不问疾病的临床有效和安全结果不一致。基于纳入的HTA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都缺乏前瞻随机对照试验。大多数研究基于观察研究,证据质址不离,决策并应综合证据情况审慎决策。

  • 标签: 达芬奇手术系统 安全性 有效性 快速评估 卫生技术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AOSC)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AOSC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手术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5例、肝叶切除+胆管引流术10例、胆囊切除术5例、胆囊造瘘术2例,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结石残留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胆汁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静脉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OSC患者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AOSC 手术治疗 并发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对改善内科患者服药依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内科患者110例,根据数据表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5例)进行针对护理,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中依从率98.1%,对照组总依从率8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时,实验组睡眠、精神、心理、饮食等均比对照组理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其予以针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服药依从,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具有较高安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内科患者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钱子巴布剂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方法对新西兰白兔和豚鼠进行皮肤给药,以新西兰白兔为模型研究马钱子巴布剂对皮肤的刺激,以豚鼠为模型研究马钱子巴布剂的过敏。结果马钱子巴布剂应用,新西兰白兔的皮肤无任何刺激反应,豚鼠的皮肤也无过敏反应。结论马钱子巴布剂的的皮肤刺激和过敏实验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外用型新型剂。

  • 标签: 马钱子巴布剂 皮肤刺激性 过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三项 III期临床试验,观察辅助每日一次使用吡仑帕奈治疗继发性全身癫痫发作的疗效,分析吡仑帕奈在抗癫痫治疗中的安全和有效。方法:三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 1480例患者,均为部分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强直,服用 1~ 3种抗癫痫药物 (AEDs)不能有效控制的成年或 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附加抗癫痫药物,共同治疗抗药性部分发作型癫痫。按每日一次 8mg或 12 mg给药,在剂量滴定期,起始剂量均为 2mg/d,然后每周增加 2mg/d直至目标剂量,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的患者可将剂量减至之前可以耐受的剂量,对其药效和安全进行评估。试验期间, 85%以上的患者同时服用 2~ 3种 AEDs;约 50%的患者同时服用至少一种可诱导 CYP3A4导致吡仑帕奈的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的 AEDs,对比安慰剂和吡仑帕奈多次给药的效果,观察癫痫发作的百分比变化率。结果: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吡仑帕奈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控制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吡仑帕奈主要不良反应有眩晕、困倦、头痛、共济失调等 ;吡仑帕奈 8 mg和 12 mg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吡仑帕奈治疗难治癫痫部分发作,能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基本耐受。

  • 标签: 吡仑帕奈 抗癫痫 安全性 有效性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和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则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肾衰竭治疗中,要比间隙治疗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 间歇性 血液透析 肾衰竭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维持血透析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中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通过延续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血透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习惯改变、血压降低和体质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5),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血液渗透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剂量和酸中毒状态分别对机体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306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维持血液透析病例检测透析前血清HCO3^-、pH、血清白蛋白、标准化蛋白代谢率(PCRn)、Kt/v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参试患者均为标准HCO3^-透析,持续时间平均(100±37)月,排除标准为: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恶病质状态。结果平均年龄为(61±13)岁,Kt/v为(1.34±0.15),PCRn为(1.09±0.06)g/(kg·d),血清白蛋白为(39.3±3.3)g/L,BMI为(20±2.3)kg/m^2,HCO3^-为(21.0±2.4)mmol/1,pH值为(7.36±0.06)。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Rn(P〈0.05)、HCO3^-(P〈0.05)、pH(P〈0.05)显著正相关,但与Kt/V和BMI无显著相关,血清HCO3^-和PCRn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HCO3^-浓度和PCRn对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显著意义,而Kt/v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影响,将参试患者分为2组,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6.9±2.3)g/L,而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41.1±2.8)g/L(P〈0.05);相应组PCRn分别为(1.08±0.07)g/kg/d和(1.09±0.06)g/kg/d(P=NS)。同时结果提示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透析剂量无显著相关(Kt/V范围:0.95到1.82)。结论对于Kt/v达标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酸中毒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为负影响,同时与膳食蛋白摄入(通过PCRn进行评估)无关。当机体存在中度到重度代谢酸中毒状态时,PCRn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膳食蛋白摄入情况,可能与机体内源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 标签: 酸中毒 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标准化蛋白代谢率 K t/v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癫痫的有效。方法: 20例难治癫痫患者自主参与,为其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发作减少率于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分别为: 10.0%、 15.0%、 35.0%、 35.0%、 45.0%、 50.0%;缓解期为 1年的患者有 2例,发作缓解时间为 2年的患者有 1例。治疗有效的患者平均发作减少率分别是: 75.0%、 85.0%、 75.0%、 75.0%、 90.0%、 75.0%,最高是术后 2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结论:为难治癫痫患者予以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平均发作减少次数可提升,不良反应可减少,疗效优良。

  • 标签: 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 难治性癫痫 治疗效果
  • 简介: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CLBBB)在临床上不多见,常被误诊为室心律失常,应当对这种心电图异常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就两份心电图进行分析。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新生儿黄疸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可行。 方法: 将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 86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 43 例,基础护理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病情变化,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治愈率( 97.6% )远高于基础护理组( 79.1% ),且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护理组。 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综合性护理干预 血清胆红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的可行。方法以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100例为对象,开始时间为 2019年 1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1月,均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共检出 81例( 81.00%),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共 65例( 65.00%)。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T段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门诊进行青光眼诊疗的患者施以综合的随访护理之后对其用药依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门诊部进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经诊疗后,于院内简单地给予其健康宣教,嘱按时用药,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患者经诊疗和院内简单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以积极、综合的随访护理。3个月后患者来院复查时,调查统计患者的用药依从状况,并将两组患者相比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8.3%,对照组依从率83.3%,两组相比照,观察组用药依从远远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于门诊进行青光眼诊疗的患者施以综合的随访护理干预,可大大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对其疾病的治疗亦有着重要的正面促进作用,推荐于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门诊 随访护理 依从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对糜烂胃炎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录糜烂胃炎患者;共计70例,均分为两组;病例选取时间:起于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分析饮食指导与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有效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认知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糜烂胃炎的病情治疗干预阶段,采取饮食指导措施与健康教育措施,强化患者的日常饮食行为,并综合提升患者的健康认知程度,使得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效率提升,并综合优化患者的康复质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糜烂性胃炎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