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方式在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且采用信封化分组,对照组进行经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且术前术后均给药阿托伐他汀治疗。按照就诊顺序将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化他汀治疗;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强化剂量安托伐他汀治疗。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等各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常规剂量,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各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采用经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药物,观察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间接收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入组研究,将患者的病情作为划分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并同时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结果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血小板抑制率也相对较优(p<0.05)。结论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 辨证用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结果出院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5.23%,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7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的焦虑和抑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状态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CI治疗冠心病过程中运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人,均采用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借助随机法将其划分成实验组与比较组,每组35人。实验组采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比较组采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抗凝血功能、血小板凝集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小板凝集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比较组接近(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效果显著,抗凝血能力强,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心病 凝血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经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椎体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