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3将于2013年10月10-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您拨冗参加,比肩医学巨擘,分享学术精髓,交流临床心得!

  • 标签: 心脏病学 会议 国际
  • 简介:本刊已经进入以下国际重要数据库:①美国《化学文摘》(CA,ChemicalAbstractsSciFinderScholar),美国化学文摘社(CAS)2009年入库113篇,2010年入库91篇,2011年入库78篇。检索自SciFinderScholar2007。

  • 标签: 数据库 心血管病 国际 《化学文摘》 中国 2009年
  • 作者: 陈慧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张阿姨今年58岁,近一段时间来总是觉得头晕乏力,有时候会出现胸闷等不适。张阿姨到医院就诊,结果检查显示是高血压。听到高血压,张阿姨神情凝重,她身边患高血压的朋友太多了,知道这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而且听人说血压控制不好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对于张阿姨的疑问是真的吗?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呢?希望通过本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病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高血压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20例(C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20例(A组)和银杏叶片组20例(G组);C组:常规服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或利尿药,A组在C组基础上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G组在C组基础上加银杏叶片,选择同期2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N组),N组常规服谷维素。各组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各组均抽血清测TGF-β1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质量(LVM)。结果:G组TGF-β1浓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均低于C组(P均〈0.01),TGF-β1浓度与LVMI和LVM均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银杏叶片下调TGF-β1浓度,抑制高血压病患者心室重构。

  • 标签: 银杏 转化生长因子Bt 高血压 心室重构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50岁以上本市户籍人口脑卒中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韩村河镇6个自然村818名50岁以上本市户籍居民进行脑卒中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结果韩村河镇脑卒中患病率为19.30%。男性患病率为24.30%,显著高于女性(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性别^2=12.20,P〈O.01)。不同年龄、职业间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年龄^2=58.13X职业^2=29.70,P均〈0.01),其中70-75岁、未就业者发病率最高(分别为38.24%、34.39%),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该地区脑卒中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间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Ⅸ。=8.15,X文化^2=1.94,X婚姻^2=2.73,P均〉0.05)。结论韩村河地区5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男性、70-75岁、未就业者患病率较高,有必要针对性地做好这一地区的脑卒中防控工作。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新生儿期由于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损伤性疾病,轻者可治愈,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和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将CT和MRI技术应用于HIE的研究是儿科神经影像学诊断的重要分支。随着MRI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影像学诊断 MRI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损伤性疾病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第二十三届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GW—ICC&APHC)将于2012年10月11-14日在北京盛大呈献。GW—ICC&APHC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长城国际心脏学会议组委会、亚太心脏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等联合主办,ACC、ESC、WHF、AHA、APHA、IAS等23个国内外著名心血管学术组织和医院单位联合协办.

  • 标签: 心脏病学 会议 国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6~78岁,平均(67.4±8.4)岁。将患者按照随机平等原则分为体外反搏组(30例,采用体外反搏+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照组(30例,只采用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心电图和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记录胸痛发作次数。结果体外反搏组临床疗效显效17例(56.7%),有效12例(40.0%);对照组显效12例(40%),有效10例(33.3%)。体外反搏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vs.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胸痛发作次数、ST段下降幅度、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体外反搏组胸痛发作次数、ST段下降幅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反搏治疗较常规治疗疗效更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体外反搏 心电图 射血分数
  • 简介:目的探析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抗感染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茯苓四逆汤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2009年4月9~12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及我国南方15个省市27个学术组织联合主办、《岭南心血管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由林曙光教授、黄从新教授、黄德嘉教授、潘昭安教授、汀福田教授联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南方15个省,

  • 标签: 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南方 心血管病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国际 学术组织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在美国心脏学院会议的研究人员报告中,因喝人果汁感染导致南美锥虫爆发,主要是儿童,造成了数例房性心动过速,其中包括心房纤维颤动。大概有100人被确诊为急性南美锥虫,其中17人有房性心律失常。其中一位接受今日医学要闻采访的研究人员称。10例患者有房性心动过速,有持续的窦性心动过速,3例诊断为房颤。

  • 标签: 房性心动过速 经口感染 锥虫病 南美 爆发 美国心脏病学院
  • 简介: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伴左室肥厚(LVH)的高血压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将97例伴LVH的高血压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52例和对照组(B组)45例。B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三月后的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QTd、心率校正QTd(QTcd)。结果两组治疗后的QTd和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A组较B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能有效缩短伴LVH高血压者的QTd,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从而减少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可能。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美托洛尔 QT离散度
  • 简介:目的通过所遇的病例,学习有关文献,提高对ARVC的认识,特别是对中青年的不明原因心律失常,早期识别、预防猝死.讨论病因,目前普遍认为是常染色体遗传,可为显性、不完全外显及隐性.也提出心肌被脂肪组织所替代是慢性心肌炎引起的后天性损伤(炎症、坏死)和修复过程演进的结果.诊断主要依据心慌、头晕、昏厥等症状,结合心电图有典型的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室颤,QRS时限≥110ms,进一步可对其心脏形态及功能进行评价.组织学检查为诊断ARVC的金标准,但心内膜活检须注意取材部位,预防室壁穿孔等并发症.治疗目前主张一般情况用药物抗心律失常,严重者可植入除颤器,也可经外科手术治疗或心脏移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ARVC 病理组织检查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脉搏波速度(PWV)与心血管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70岁人群1701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测量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观察cfPWV与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cfPWV水平随血压水平升高而升高,在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糖尿患者中cfPWV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入选者和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糖尿人群中,年龄、男性、平均动脉压、心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cfPWV呈正相关(P〈0.001),体重指数与cfPWV负相关。结论在老年人群中,cfPWV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高血压相关疾病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心血管实施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在心血管科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应用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所选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报道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4周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及峰值压差(LVOTGradient).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天即出现LVOTGradient下降(P<0.05),而IVSd及EF则无明显改变.术后4周IVSd及EF出现明显降低(P<0.05),LVOTGradient也进一步降低.结论PTSMA术后的病人,超声心动图上左室流出量的梗阻及压差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善日益明显.

  • 标签: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化学消融术 超声心动图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对扩张型心肌(DCM)者发生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56例DCM者按是否伴有Ⅺ而分为时组(A组)和非Af组(B组)。分别测量两组的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并计算出Pd。同时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房内径,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6例中A组48例(30.7%),其中阵发性Af19例(39.5%);持续性Af29例(60.4%);48侧中无症状性Af7例(14.5%)。A组与B组Pmax、Pd及左房内径值均明显增加(P〈0.01);A组与B组比较,Pmax〉140ms,Pd〉40ms,左房内径〉42mm,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DCM伴Af者中无症状性Af是比较常见的;Pmax〉140ms,Pd〉40ms和左房内径〉42mm,这三项指标对预防Af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4例HO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8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8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27.8%,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室间隔厚度(V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ED)、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分级(SAM分级)、左室流出道(LVOT)流速、二尖瓣舒张期A峰、E峰、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舒张高峰充盈率(LVDPFR)、左室舒张高峰充盈时间(LVDPFT)水平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比较,均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改善HOCM舒张功能和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减低左室流出道梗阻,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益气复脉注射液 灯盏花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