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临床上疝引起肠梗阻并不少见,但由Richter氏疝引起肠梗阻则因病变隐蔽,易引起误诊误治,常导致严重后果。我们1997~2003年共收治4例老年病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Richter氏疝 肠梗阻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长病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癌变风险增加,进而发展为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olorectalcancer,UC-CRC)。UC-CRC是长病程UC患者最为严重并发症。而多数UC-CRC都是由异型增生发展而来,因而识别高危人群,早期监测和诊断有着极其重要价值。目前临床上监测主要依靠内镜+病理活检,而随着技术发展,新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创新和应用,一些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可用于早期UC-CRC监测。本文就目前UC癌变监测现状、内镜监测及生物标志物监测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监测 内镜 生物标志物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分离成功H.pylori,并提出其可能是人类慢性胃炎病原菌,从而引起各国学者对H.pylori研究重视.通过十多年大量研究,已经基本确定H.pylori与4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③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④胃癌.目前对H.pylori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息肉关系尚无肯定意见.本文就近年H.pylori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研究新进展作一介绍.一、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H.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慢性感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达40%~70%,感染后可产生不同结局:多数为无任何症状H.pylori携带者,或仅有不同程度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可发生胃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MALT淋巴瘤.造成H.pylori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性因素主要有H.pylori、宿主和环境因素3方面.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功能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证据。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西方国家约10%以上的人群患有IBS,在我国IBS约占消化专科门诊1/4-1/3。了解和掌握其药物应用和治疗进展对提高IBS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药物治疗 功能性疾病 内脏感觉异常 消化系统 肠道动力学
  • 简介: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期消化性溃疡发生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胃溃疡发病率为5.2%,70以上增加至8.5%,并且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因而,针对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特点,合理选择临床用药对老年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致关重要.

  • 标签: 老年期 消化性溃疡 临床用药 合理选择 治疗
  • 简介: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以及细菌代谢产物改变等因素参与IBD致病过程。近年,细菌代谢产物丁酸盐因在IBD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抗炎症反应、预防IBD相关肿瘤发生等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就丁酸盐与IBD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丁酸盐类 炎性因子 结直肠肿瘤
  • 简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SalpingoGraphySSG)与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TrbeRecanlvlationFTR)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子宫输卵管造影和通水诊疗阻塞性输卵管不孕症介入新技术之一。我们自2000年10月起应用改良导管法行SSG和GTR治疗119例不孕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介入治疗 输卵管再通术
  • 简介: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相关调控因素。方法选20例肝炎肝硬变患者手术所取肝组织,以光镜、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cl-2,C-myc,C-fos和细胞因子,TGFβ,TNFα、iNOS。结果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细胞有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模式,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数量显著增加,凋亡指数分别为3.06+/-0.79%,0.56+/-0.2%(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C-myc,C-fos,TGFβ、TNFα、iNOS蛋白质表达,肝炎肝硬变者均为阳性或强阳性;正常肝为阴性。结论凋亡是肝炎肝硬变肝细胞死亡模式之一,而且其凋亡数量增加与Bcl-2,C-myc,C-fos,TGFβ、TNFα、iNOS高量表达有关。

  • 标签: 肝炎肝硬变 凋亡 细胞癌基因
  • 简介:目的构建及初步鉴定大肠癌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方法分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出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经酶切后分别和噬粒载体pComb3连接,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l-Blue菌株,将轻链和重链Fd基因先后克隆入pComb3中。结果从分离出淋巴细胞中提取到高质量RNA.RT-PCR分别扩增出约680bp大小K、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基因库,库容量达2.1×10^7。轻链K、λ和重链Fd基因均插入pComb3重组率为50%。结论构建了大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为筛选大肠癌相关抗体打下基础。

  • 标签: 大肠癌 噬菌体抗体库 FAB抗体
  • 简介: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是伴或不伴晚期肝病患者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出现以肺动脉压升高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为特点疾病。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目前尚无明确有效治疗药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 标签: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和慢性胃炎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胃镜检查,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口腔扁平苔藓和慢性胃炎相关性。结果:所选189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有182例患者慢性胃炎,口腔扁平苔藓症状与胃炎程度具有相关性,白色条纹状苔藓患者多为浅表性胃炎,而充血糜烂状苔藓患者多为浅表-萎缩性和萎缩性胃炎;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效果与胃炎程度有关,浅表性以及浅表-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萎缩性胃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扁平苔藓和慢性胃炎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慢性胃炎 关联性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切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p)菌株、宿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Hp根除失败原因,并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处理策略和方法,强调应遵循全国共识意见进行规范化治疗重要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耐药 三联疗法
  • 简介:在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等现代护理新模式深刻影响下。我国在10年前就明确提出把心理护理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然而据(护士进修杂志)载文称,10多年来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总体水平提高不大,至今尚未能突破传统护理模式。实际成效也不够显著。专家学者呼吁:要尽快地改变当前临床心理护理低水平徘徊状态,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心理护理方法和途径。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以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现结合多年实际工作谈几点认识。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 系统化整体护理 责任制护理 护理工作者 现代护理
  • 简介:瘦素(Leptin)是人类肥胖基因(obesegene,ob-gene)编码一个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1994年,Zhang等[1]应用定位克隆法(positionalcloning)从肥胖和糖耐量异常小鼠中首次成功克隆出ob基因及人类同源序列(位于人类染色体7q32),人和小鼠间ob基因编码序列同源性高达84%,基因高同源性提示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能高度保守性.

  • 标签: 瘦素 肝病 病理机制 肥胖 基因结构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病人舒适化诊疗服务也逐渐普及,其中无痛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疗作用更是日益突出。老年人群体因其特殊生理状况往往使消化内镜检查过程麻醉管理更为棘手。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老年人无痛消化内镜麻醉管理过程多方面事项包括评估、实施、药品对比及并发症处理方案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老年人无痛消化内镜麻醉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胃肠镜 麻醉管理
  • 简介:近几十年来可供抗感染用有效抗生素日益增多,但严重感染引起脓毒综合征(Spesissyndrome)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减低,多数认为阴性菌产生内毒素,才是脓毒血症重要原因。同时,胆道严重感染常有胆道梗阻、黄疸、胆道高压等多因素介入,使其病理生理情况更加复杂。我国对中医药治疗内毒素血症研究与临床取得一定进展。

  • 标签: 中药 胆道感染内毒素血症 病死率 阴性菌 胆道梗阻 黄疸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172例疑患肠套叠急诊患儿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86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利用X线平片检查施行诊断,观察组患儿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施行诊断,将两组患儿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灵敏度为76.74%(66/86),观察组患者诊断灵敏度高达97.67%(84/86),相比之下,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患儿诊断灵敏度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工作中应用效果极佳,具有诊断灵敏度高、无创性以及肠管坏死提醒功效等优点,值得在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小儿肠套叠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行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h、4h、8h、24h后VASi平分,分另lj为2.21±0.97、1.63±0.64、1.10±0.21、0.31±0.09,f氏于组4.12±1.34、3.71±1.13、2.45±0.98、1.61±0.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低于对照组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胃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外麻醉,相较于单纯全身麻醉,其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麻醉 胃癌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