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区神经鞘瘤(jugularforamen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 入路 髁旁-颈外侧 入路 枕下乙状窦后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经皮锥间镜技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干预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PSQI评分。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好,减轻了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综合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