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1以来,中柬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经贸关系发展迅猛,而2013年“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出台后双边关系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髙度.本文以三位(投资FDI+贸易Trade+援助Aid)一体(外交)的中柬关系为主轴,讨论中柬关系在“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前、后的范式转换,考察如果中国能适当地规避、降低其中的相关政策与道德风险,中柬关系可能将逐步从“恩庇-侍从”的援助国-受援国的交往模式,逐步转变为互利共赢、相互依存的“发展命运共同体”.

  • 标签: 柬埔寨 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援助 中柬关系
  • 简介:<正>这是一本预测性的书,作者一开头便指出: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十年。这十年将于2000年宣告终结,并迎来人类文明的另一个千年盛世。本书主要论述90年代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向。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是总部设在美国华

  • 标签: 亚太地区 人类文明 社会主义 福利国家制度 生活方式 年代
  • 简介: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十不惑,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同时,科学分析和总结取得成就的原因,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当代中国 结构经济学 北京大学 经济学家 21世纪 林毅夫
  • 简介:围绕"法治国"的论争贯穿了明治制宪以来近代日本公法学史。在论争的过程中,以美浓部达吉、佐佐木惣一为代表的民权学派与以穗积八束、上杉慎吉为代表的官僚学派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而在民权学派内部,以美浓部达吉为首的东京学派与以佐佐木惣一为首的京都学派在观点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场论争使得德国"法治国"思想在日本逐步系统化与成熟化。

  • 标签: 近代日本 法治主义 民权学派 官僚学派
  • 简介:南海文化遗产需要以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为基础,以遗产展示、文化传承、观念认同为核心,以旅游开发利用加强合作为重要载体.通过概述南海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保护现状与不足,文章提出了南海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文化旅游视角,并提出南海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路径.

  • 标签: 南海 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海上丝綢之路
  • 简介:中国的20可界定为从1911至1976年的作为"漫长的革命"的短20。中国在这个"短20"中表现出两个独特性:第一个独特性集中于这个"短世纪"的开端,即在革命建国过程中的帝国与国家的连续性问题;第二个独特性集中于这个"短世纪"的终结,即革命与后革命的连续性问题。革命与连续性的问题,凝聚了中国的"短20"的重要秘密。无论是对20中国历史的解释,还是对当代中国及其未来的讨论,都离不开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判断。

  • 标签: 中国 短20世纪 独特性 连续性
  • 简介:列宁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经典概括和系统阐述.其中充满辩证统一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向新的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可能性.20以来的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没有摆脱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分析框架.

  • 标签: 列宁 帝国主义论 资本主义 历史定位
  • 简介:今年5月,俄中两国首脑在莫斯科会晤并签订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的协议,决定把两国经贸关系提高到21所要求的水平.落实这些协议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际利益.

  • 标签: 俄中 经贸合作 目标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启示人们,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本国实际有机结合,走有“本国特色”的道路,是下个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

  • 标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 新阶段 当代中国
  • 简介:时值国际妇女节,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关于女性艺术展览的特别话题,两位谈话者均为女性,所以对于女性问题,她们之间有一种理解,一种共鸣。提问者董慧萍是美术馆专业人员,而策展人姚玳玫是学者,一直关注民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此番跨界策展,其角度是女艺术家们所留下的女性形象,仿佛是她从前的文学研究的补充、延续,好比给一本书配上了插图。我们翻开这本书,观看不同时代的女性,也即是观看女性所处的各个时代。

  • 标签: 女性艺术 女艺术家 艺术展览 策展人 女性问题 谈话者
  • 简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把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 ,  20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总结20社会主义运动中两者相结合的历史 

  • 标签: 历史经验 普遍性特殊性 特殊性相结合
  • 简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把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 ,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总结20社会主义运动中两者相结合的历史 ,  20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

  • 标签: 历史经验 普遍性特殊性 特殊性相结合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往来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间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上,有一批党建读物荣获第六届“本钢杯”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其中《走向21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获奖读物之一,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党建读物.

  • 标签: 中国共产 向21世纪 党建 党的建设 共产党人 第二届理事会
  • 简介:作为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丛书研究系列的第一部专著,由荷兰莱顿大学包乐史教授与中国厦门大学吴凤斌教授合作著述的<18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以下简称)一书,已于2002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及荷兰国家档案馆藏的荷兰文档案为主,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18末(亦即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后期)吧城华人社会的若干侧面进行的考察和剖析.

  • 标签: 《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 荷兰东印度公司 华人社会 历史风貌 公馆档案 《公案簿》
  • 简介:影响20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分层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地权是经济因素的核心部分;由生产性要素收益及生产生活支出所决定的农户"家计"状况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农户的贫富状况。非经济因素指的是社会声望与政治权力。在乡村社会分层问题上,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其中经济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图式,导致地主阶级统治局面的形成。

  • 标签: 中国乡村 社会分层 地权状况 社会结构